电子科技大学:不一样的“成电效应”

2016-09-21 03:42李怡霏
关爱明天 2016年8期
关键词:电子科技关工委大学

本刊记者 李怡霏

品牌巡礼·走进高校

电子科技大学:不一样的“成电效应”

本刊记者 李怡霏

笔者赶到电子科技大学时,雨正大,校关工委副主任王振兴教授正打着伞站在路口等着,老人家虽年过80,却中气十足:“小心路滑,走这边……”

走到学校关工委办公室,已有几位关工委人员等着。校关工委副主任罗东迎上来笑道:“王老师是我们当中年纪最大的,偏偏只有他和你认识,就算我们担心雨天湿滑,他也坚持要出门接人。”

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明东说,学校里面的老教师们是“最可爱的人”,大家执着、认真、责任感强。“找准切入口,发挥自身优势,我们的劣势是年龄大,但我们经验足。”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电子科大的学生人数每年维持在7万上下,这里是一个小型社会,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区、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学生们在这里产生交集。如何培养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让大家在即将踏入社会时准备充分,这些是学校老师直面的问题和重要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关工委老人们从旁着手,开启了不一样的“成电效应”。

勿忘故事

成电关工委成立于1993年,最近几年,校关工委刚刚进行调整充实,成立了“思政和人文素质教育组”“本科教学督导组”“研究生教育指导组”“科技活动指导组”4个工作组。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宣讲革命故事、教导年轻教师、学生……关工委人员开展多样活动,引导学生们“走进成电,走进国史”。

品牌档案

品牌“成电故事”

年限20年

内涵 积极发挥关工委老同志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重大纪念日前后,组织老同志与学生代表座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积极传递正能量。

成果 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弘扬成电精神,立德树人,让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初心。

自成电关工委成立伊始,“成电故事”的宣讲课就在校园中展开,至今已有二十年有余,如今,“成电故事”已经成为成电每届学生的“必修课”。

从1956年开始建校的艰苦讲起,学生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当年3月才确定地址,9月就开学,上课时,学生们坐在地上,手里捧着木板当桌子用,时间一长,整个人都是僵的。冬天冷得起冻疮,夏天热得汗水长流,就这样的环境,学生没叫苦,老师也没喊过累。”王明东说,那些年的艰苦跟现在比起来就像天方夜谭。学校建立之后,许多华侨响应国家号召,不惜举家迁回国内,放弃国外的大好前程,赶回这里来报效国家,培养祖国的下一代。

“学校没有桌椅,老师和学生吃饭时就蹲在地上,脚下是脏兮兮的土泥巴,手里是香喷喷的大海碗,大家照样吃得香。”讲这些故事的都是学校建校时的老教师,配上当时的老照片和资料,学生们一开始有不屑,后来也渐渐听入了迷。那个年代离大家太过遥远,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学生们很少主动去探寻这类问题。在听了这些“老古董”的描述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开始认识学校。

2015年时,学校请了10位建校时的老师宣讲“成电故事”,开学时的27场讲述,场场爆满。王明东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演讲来引导学生爱校、爱党、爱国。”“成电故事”不单只是学校的情况展示,它包含着这个学校以前的发展历程,它将学校厚重的历史底蕴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现在,“成电故事”已成学校的品牌之一。

此心向之

这些年来,成电关工委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宣讲。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学校都邀请了老战士、老党员讲抗战故事、革命历史故事,讲党课。“学校有马列主义课,也有马列学院,一些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并不比老师低,讲革命历史还是得请老战士们现身说法,学生才能接受。”王振兴说,“抗战”“建党”这类故事中,学生往往会对一些细节感兴趣,与讲课老师产生交流和讨论,这样才能带动课堂活力。“比如有一次,讲到抗战时期某次战役时,学生和老师就一个问题引经据典,辩论了很久,那堂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今的抗战老兵们,大多年迈,甚至很多生活不能自理,但收到我们学校的邀请时,身体好些的老兵都愿意来给学生上课。”王振兴说,这些老兵上课时非常认真,他们背负着国家荣辱,讲起当年的情况总是激动不已,他们上台前会仔细整理自己的领口、袖口,步伐坚定,他们严肃地对五星红旗敬礼,这些细节都感动了在场的学生,这类演讲总是会赢来阵阵掌声。

学生们大多单纯,这类家国情仇的历史总能引得大家的情怀展现,照本宣科早已不可取,真才实学才是学生接受的基本条件。王振兴经常在微信上和学生交流知识点。

“有学生夸我年轻时尚,跟这群年轻人在一起,不努力融进他们的世界,我们就得落后退步了。”因为学生的习惯改变,老师也大多去适应社会变迁,该改进的就改进。王振兴给学生们上过思想政治课,在开通微信之后,学生们开始在这上面和他交流,有时候一个问题能占用他一个上午的时间,在看到他整天捧着手机不放之后,有同事好奇,他答道“和学生微信辩论”,同事感叹:“我连电脑都玩不转,打字根本就跟不上这群孩子的速度,有时候太慢,他们就不耐烦了。”

电子科技大学邀请老兵们给学生讲述抗战故事

坚持真我

成电还邀请老政工、老支部书记参与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学校经常会组织“马列经典读书会”“组织员培训会”等活动,罗东说,这类活动针对性强,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这类目标明确、坚定党性的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在此类活动中,学生反响很好,大部分愿意多次参会,比如某次读书会上,学生座无虚席,在会上和老师辩论,提出的问题是老师都未想到的,非常新颖。”

作为重本大学的学生,大部分自身文化素养不低,在接受这类的培训上比较积极,又因为年轻,思维开阔,不时的新思想总能出其不意地给老师们惊喜。“不要小看现在的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大部分已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准则,我们能做的只是正确引导。”

当然,老教师们除了关注学生,对年轻教师的教导也不能大意,“他们的年纪和学生差不多,难免压不住场,经验不足还得靠老教师们传经授道。”罗东笑道,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分界线不像小学中学那么泾渭分明,在大学中,老师们高高在上是行不通的,得和学生打成一片,融进去,“都是成年人,交流起来只能靠真心。”这也是他佩服校关工委老同志的地方,“七八十岁的人了,能上网能打趣,一些时兴的用语和新闻,我们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和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了。”

成电的老人们一直保持“二八少年心”,常年和年轻人打交道,让他们活出独特的“时尚感”,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一直兢兢业业走在关爱这条大道上,艰难不惧,乐观前行。

猜你喜欢
电子科技关工委大学
西安展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2S1广州弘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13B广州市码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