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法老人”让青少年走好人生路

2016-09-21 03:42莫尔佳
关爱明天 2016年8期
关键词:光和热人生路法制

本刊记者 莫尔佳

“懂法老人”让青少年走好人生路

本刊记者 莫尔佳

年逾古稀,看起来面容清矍的付训,“干起活”时可不含糊。

付训是资阳市雁江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笑称自己只是个“懂点法的老人”。自2001年离休以来,付训无偿为未成年人担任刑事法律援助60余件、民事法律援助200多件、调解青少年纠纷100多起。在雁江区的各个学校、社区,都时常能见到他为青少年上法制课的身影。

和付训相处时,很难忽略他不断颤抖的双手。“这是小脑指挥不灵导致的,多年的老毛病了。”谈及此,付训显得云淡风轻。这一“小恙”并没有影响他致力于青少年法律维权和帮教工作的热情。甚至在2012年初被确诊患淋巴癌后,付训仍然笑对人生,关爱青少年之心坚若磐石,一如既往地奔走在学校、法院、看守所的路途里,穿梭于乡镇、部门、青少年之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让特殊青少年走好人生之路

“大多数孩子犯错,都是一时冲动。他们都很年轻,我有责任让他们的未来不因年少无知时犯下的错毁于一旦。”付训说。

2007年12月,雁江区伍隍中学3名学生参与斗殴,致人重伤。付训得知此事后,前去与涉案学生谈法、谈心,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心痛改前非;又会同雁江区教育局、当地派出所和学校,多方走访、调查,被害者的伤害赔偿也在他的多次调解协调下得到圆满解决。最终,这3名学生被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得以回到校园,重返人生坦途。“我记得当时学校的校长给我说,没有我,他们都不知道拿这几个孩子怎么办。”说到这,付训露出一副“我有特殊的关爱技巧”的神情,“其他协调工作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愿意听我的,能改正错误。”他略显自豪地说。

洗涤蒙尘的心灵

付训经常走进看守所、戒毒所、劳教所,他不仅为失足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取材辩护;还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2009年,我去看临江镇一名15岁的失足少年。那孩子非常抗拒交流,我就耐心和他谈人生、谈未来。后来这孩子开口就哭,说自己很想家,很想爸爸妈妈。”说到这事,付训颇为感慨:“这些孩子非常敏感,满足他们已受过创伤的幼小心灵的渴望,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重树生活信心至关重要。”

社会上,一部分人对违法犯罪人员总是投以鄙视的目光,甚至殃及子女。付训很看不惯这样的行为,他说:“违法犯罪的人固然可恨,但他们的子女不仅无辜,还需要更多的关爱。”因而,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关心、帮助“两劳”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雁江区丹山镇的徐某,三次锒铛入狱。他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由于父亲是“坏人”,三个孩子显露“破罐子破摔”的情绪。了解情况的付训,不但时常上门或到校对他们进行思想开导,鼓励他们立志成才,还在生活上对他们给予大力支持。几年过去,在付训的关怀下,徐某三个子女现都已有了正当职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能够使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现生机,是让我最满足的事。”付训说。

付训在关心下一代岗位上奉献光和热 摄影/王采

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

现在,付训是雁江区多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他为师生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用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上法制辅导课,致力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我现在也没其它什么事情可做,趁着身体还能动,希望把肚子里的法律知识教给这些孩子,让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能稳稳当当地走下去。”这是付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身体力行的真实写照。他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谱写了一曲法治关爱的新篇章,唱响了夕阳风采的赞歌。

猜你喜欢
光和热人生路法制
忍冬
瞻前顾后走好人生路
漫漫人生路,感恩每一场遇见
风雨人生路
为小人物喝彩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守规矩才能走好人生路
情人节追爱礼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