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藤村的“爱心小调”

2016-09-21 03:42莫尔佳
关爱明天 2016年8期
关键词:关工辅导志愿者

本刊记者 莫尔佳

牛藤村的“爱心小调”

本刊记者 莫尔佳

星期五下午三点,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牛藤村村支部书记林水清早早来到村口的“留守儿童之家”,整理桌椅,摆上签到本,等待村里放学的留守儿童前来参加村上组织的“周五学校”活动。“现在村里有29名留守儿童,周五下午基本都会过来看书做作业什么的。我们还安排了青年志愿者为他们辅导功课。”林水清说。

林水清的另一个身份是牛藤村关工小组的主任。牛藤村关工小组始建于2012年,由在职、离职村干部和老党员组成。自成立以来,该村关工小组的成员们便积极投身到关爱工作当中: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支持青年创业、结对帮扶特困或特殊青少年……谱写了一曲简单却动人的基层关工委关爱小调。

留守儿童的学习之家

自2012年起,牛藤村关工小组陆续投入4.8万元,组建了“留守儿童之家”。这个仅有30平方米的“小家”,由活动室和读书室组成。活动室里有着十余套课桌,最前方的墙上还挂着一台电视机;而读书室里,不仅有着1000多册儿童书籍,还配备了两台电脑。“电脑是联网了的,学生可以在上面查学习资料。更重要的是,利用它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联系。”林水清说。

牛藤村“留守儿童之家”自建立以来,便坚持每周五组织留守学生开展活动。孩子们到这里阅览课外书籍、辅导家庭作业、接受安全宣传教育、观看爱国教育影片,还与“五老”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交心谈心。“孩子们在这里接受的辅导都是免费的,”迎接镇镇长陈千胜说,“除了‘五老’外,我们还有13名青年志愿者,每周轮班过来为孩子辅导功课。”据陈千胜介绍,这些青年志愿者大多来自镇政府和镇上的学校,都是大学毕业生。“我们镇上要求年轻干部必须来这里为孩子服务,这保证了‘周五学校’的‘教师资源’的充足和持续性。”

在“周五学校”进行集中学习后,孩子们的进步明显,不少家长尤其是隔代的家长感受更深。他们表示,娃娃们变得更爱学习也更有礼貌了。林永清说:“那些因为父母常年离家在外性格有些孤僻的孩子,出门、回家都开始会和爷爷奶奶打招呼了,这些变化让他们惊喜交加。”他告诉记者,现在每逢节日,留守儿童之家还会做一些庆祝活动。“比如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就给孩子们买了小礼品发放,还对这一年来表现得好的孩子进行了表彰,激励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进步。”

协调帮扶助力青年创业

除了关爱留守儿童,牛藤村关工小组也非常重视村里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和事业发展。据了解,牛藤村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青年技术培训。此外,关工小组的成员还积极争取相关部门资源,努力优化青少年创业大环境,通过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帮扶行动,提高青年就业创业能力。

牛藤村8社的退伍军人曾元,复员返乡后以养猪为生。积极上进的他,在参加了关工小组组织的技术培训后,萌生了将自家养猪业“做大做强”的念头,于是找到了关工小组,希望能协助其创办养猪家园。牛藤村关工小组在了解曾元的情况后,积极为他争取创业贷款和技术支持。“我们陪着他去了信用社,为他做了担保;还协调了镇上的畜牧站,派遣专业人员和他对接。”现在,曾元不仅养猪业开展得有声有色,还当选了8社的社长。“村里像曾元这样的年轻人不少。只要他们有这个意愿,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给予他们支持。”林永清说。他表示,今后牛藤村关工小组还将继续加强阵地队伍建设,给村里的青少年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关爱帮扶。

牛藤村周五学校

猜你喜欢
关工辅导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关工传真
我晚年的“关工梦”
关工传真
关工传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