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变,阅读之变,生活之变

2016-09-21 10:33张菡四川成都报道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读书语文学生

本刊记者_张菡 四川成都报道

高考之变,阅读之变,生活之变

本刊记者_张菡 四川成都报道

2009年至今,尤其近三年,语文课的文学比重越来越强,开始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尤其诸子百家等。现在高考愈发重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命题愈发重视对价值理念的考查。高考语文,通过加大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加大阅读文本长度和增加作文题目选项等,实际上都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就是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继而修身立德,为国为民。

明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就要面临全新的高考模式了;也就是说,现在初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们,都要参加新高考。图为2015年全国高考落幕,一名学生仰头,“终于考完了”。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有100多所大学在立。彼时,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招生考试时间由学校决定,并未同时举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时间安排赶赴不同大学多次高考。学生可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开始。此举适应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200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里指出:“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动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的规划与保护。”同年,《论语》开始成为浙江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分值占到近20分。

……

时间已至2016年。两年前,改变已些许发生。2014年9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选择上海市、浙江省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温儒敏教授

高考之变

“新高考”制度下,学生需要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项考试涵盖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通用技术、信息技术14门科目,只须“合格”即表示通过考试。此外,语、数、外被单列出来,作为高考必考“第一梯队”三科目,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作为选考,同时设置等级性成绩;一面折算其中3门算入高考总成绩,另一面,供高校招生作为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由学生自选的等级性考试均采取随教、随考、随清的考试办法,只要学生觉得自己可以参加考试,也能在高一、高二期间考完上述科目。但每个学生最多选考3门。

外语考试被开了一道口子。根据上海方案,外语允许考生考两次,并且可以取其中较高的一个成绩作为高考成绩使用。等至2017年,上海高考只有一天时间,仅测试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成绩。

温儒敏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山东大学特聘“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

温儒敏去年8月的时候在微博里呼吁:“高考指挥棒已开始部分朝正面指挥,要跟上!”

“往常高考语文试卷的题量较少,我看今后会大增。今年北京卷光是试卷文字量就近万(而一般省市卷只有五六千),全国卷题量也增加了。如果还是采取惯常复习方法,阅读量和阅读速度都上不去,思维狭窄,如何能应对未来的高考?很可能有15%的考生连题目都做不完。”

《中国青年报》于2014年底总结了高考全面改革后预计将出现的八大变化,在此抄录编辑,以供参考——

变化一:改变高中生活

高考语文,通过加大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加大阅读文本长度和增加作文题目选项等,实际上都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就是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

整个高中阶段,要在三年完成14门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并选考其中3门计入高考总成绩。至于将来的操作层面,选考范围设于“语数外”3门以外的所有11门科目之内,还是仅限于以往的定义标准“文理科合并”的6门“政史地理化生”,有待进一步证实。

如果没有考好,有第二次考的机会和改变科目的机会。

变化二:改变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的课表、同一门课的学习难度、需要参加的考试以及相应的教材文本,老师教学的教案,都不一样了。

变化三:改变高考计分的方式

学业水平测试按照等级方式打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三个科目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呈现,不同等级所占比例不同;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变化四:改变综合素质评价的用途

改革前,综合素质评价多由中学使用,是老师指导学生的依据;改革后,成为高校招生的参考。

变化五:改变自主招生的方式

改革前,自主招生从春节后就开始,学生要参加多所高校组成的联盟联考;改革后,自主招生没有了名额分配,有的只是一张统一的时间表。

变化六:改变高考加分项目

改革前,全国性的加分项目有11个,地方性加分政策多达上百项,这还是已经“瘦身”过的数字;改革后,取消了所有全国性的鼓励加分项目,保留了扶持性的加分项目,如烈士子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归侨、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边疆、山区、牧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此外,地方性的加分项目还要大幅度减少。

变化七:改变偏才、怪才升学之路

改革前,特长生与自主招生为主;改革后,在各种文体活动与比赛中展现才华,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将是学生向上发展的一条道路。

变化八:你会赶上这些变化吗?

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

2017年全面推进;

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也就是说,明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就要面临全新的高考模式了;也就是说,现在初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们,都要参加新高考。

改变已迫在眉睫。

“倒逼”

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制度改革,对整个现行教育体制的冲击,是颠覆性的。

研究了11年高考改革的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认为,“新高考”将对目前的中学、高校教育改革形成“倒逼”“中学要考虑,怎样育人而不是育分”;“高校也要研究,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招收什么样的人才合适”。

不过,张民选同时也说,现行的“新高考”方案可能只是本阶段结合现实的最佳方案,但高考改革绝不会止步于此,“美国、英国到现在还在改他们的考试制度呢,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我们的方案也只是试行,要真正实施后才能看出效果来。”

针对“新高考”制度,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曾说:“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可能。”

跨越两个世纪的多年中国高考路,一路分分合合,“文理不分科”最终将“成为可能”。而学生与家长将要面对的,是教育思路的改变,也是教育方式的改变。

网络上,一些学生家长直陈自己的担忧:“如果改革改的只是考试方式,录取方式不改革,高考的竞争压力就难以改变,在这种竞争压力下,考生只能考得越好才越有竞争优势。虽然考试分散了,但以前只有高三紧张,现在可能年年都紧张。”其中,家长所说的“录取方式的改革”,将成为高校招生的头等难题。

“新高考”方案最大的举措是取消文综和理综,取消分数,改为等级制。那么,录取时如何划分数线?还需要划定分数线吗?

如今,高考划定分数线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当地的本专科录取分数线,一是大学在当地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如果选考科目没有分数只有等级,当地划定本科线和专科线的唯一依据是语数外三门成绩。

这就意味着,将来录取是无法分批次的,“构建新的录取模式”也必将成为大学亟待解决的燃眉之急。姑且推测,某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招生,某学生语数外三门分数高出该校调档线50分,应该录取没问题了,如果他的物理成绩是C,或者D,怎么办?大学到底是录还是不录呢?反之亦然。那高校招生需要“分而治之”,针对语数外以及自选科目制定双重标准吗?……

因此,现在看来,过去的老路子已然走不通了。“新高考”制度的实施,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已初现端倪,即将面临的难题也必定会层出不穷。

阅读之变

从“新高考”可看出,语数外三门科目仍是重中之重,而自选科目,出发点更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可推断,经过“新高考”洗礼的学生,将更具备自主性与多样化,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与“题海”教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要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同年12月,教育部已启动高中新课标的修订工作,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

“新高考”改革,惊醒多少梦中人,不但引发语文教学“地震”,而且吹动阅读蜕变之风,学生与老师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

可以确定的是,对阅读量广度与深度的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语文教育改革育人新的方向。

而学生群体即将面对的,便是教材内容以及阅读文本与阅读方式的直接更替。在有限的课余生活中,更广泛更适己的阅读,将在“新高考”中助得学生一臂之力。以往韩寒郭敬明小清新之流的消遣式阅读,已不再被需要了。

孟子云:“读书须知人论世。”以前,教育界争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样的改革趋势下,已成为一个伪命题。语文最终将与一个人的终身成长,与修身立德结合起来。《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里,修身的步骤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来总括八目。而涵养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乃为修身养德的切入点与最终成果,因中国传统文化里,圣人乃“五德”齐全,无一缺失。

因此,只有读经典,才能知悉如何修身,进而厘清其中脉络,知人论世才成其为可能。

《说文解字》里,考,老也,从老省;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这里可看出,“考”与“孝”均“从老省”,证明此两字意义相同。

《孝经》中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到“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从古至今,古时上京赶考,如今全国统一高考,都是个人成年的开始,也是“考取功名”“扬名后世,以显父母”的开始。考即是孝,孝即是考,因此,从这里也可看出考试的“考”字意义之变迁。

推孝于国,从注意个人的身体开始到理解父母的心情到忠于国家,报效民族,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孝。中国人历来重视的“孝道”,从全国性的考试里,也就这样被彰显了出来。

温儒敏在微博里也分别谈到了老师,家长,教材以及阅读,不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现部分摘录如下:

老师与家长——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读书?老师要当读书种子。读书多视野阔的教师,语文课就是不一样,那种味道是模仿不来的。不迷恋所谓优质教案,不醉心多媒体,不羡慕表演性质的课,挤时间,沉下心来读书,补上大学期间来不及学的那些基本的书。我们很难改变大环境,那就营造好小环境吧,做好自己,也就能教好学生。”

“上午为北大‘国培’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班讲课,指现在语文百病丛生,病根在于只是精讲精读加反复操练,少读书甚至不读书。即使要让学生考得好,也要引导多读书,拓展视野,何况这是为一生打底子的事。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中也并非不能多读书,关键是老师自己先要喜欢读书。我建议试用1加X方法。”

“老师死板又缺少书香,学生自然不喜欢读书,家里成天看电视打麻将,孩子难以养成阅读习惯;老是要求‘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就很累;凡看书就要求读写结合、指向作文,那就大煞风景;不让孩子读闲书,等于抹杀读书兴味;提倡所谓‘价值阅读’,那就限定了读书功能,也会败坏阅读兴趣。”

教材——

“读‘蒋氏中学基础国文三种’(经贸大学出版社新版),含字词、句与章、体裁与风格三本。系已故国学家蒋伯潜蒋祖怡父子(即北大蒋绍愚教授的祖父和父亲)联袂为中学生撰写的自学辅导书。用小说的形式逐一阐说各种语文知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使语文生活化了。现今的语文老师也值得阅读。”

阅读——

“我在延吉的会上建议,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改变语文课过分精读精讲加反复操练的做法,想办法激发阅读兴趣,举一反三传授读书方法,并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只要学生对读书有兴趣,阅读量扩大,思维拓展,语文素养也就顺理成章得到提升,考试成绩也不会差。今后高考中考都会考阅读面。”

2009年至今,尤其近三年,语文课的文学比重越来越强,开始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诸子百家等。对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也表示,现在高考愈发重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命题愈发重视对价值理念的考查。高考语文,通过加大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加大阅读文本长度和增加作文题目选项等,实际上都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就是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

学者“秋风论道”在今年1月9日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论语研读课的期末考试上出了两道论述题:“以下二题选其一 ,自拟题目,予以论述,须引用《论语》章句为论述依据。一、互联网经济社会中,还有必要修身以成为君子吗? 二、反腐行动已进行两年,政府官员约束自己,但也出现明显消极疲怠现象。假设你给政府官员上课,如何鼓励其自律而又服务公众?请拟一份演讲稿。”

可以想象,这两道论述题将成为上海市浙江省以后语文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题目,要求的不仅是阅读量,而且重视经典在生活中的切实运用。

再看最近流行的战国片《芈月传》,且先不争论好坏,剧本里诸多对经典文本的引用,经典之风,国士之貌,已悄然兴起。

生活之变

钱穆先生1982年写给孙女钱婉约的信里曾提到:“圣人所讲道理,不必即能行之当世,但即在孔子当世,闻其教而受益的也就不少了,如颜渊即其一例。你该问自己如何来学孔子,且莫管孔子之道不能行于当时,此始为切问而近思。《论语》一书涵义甚深,该反求诸己,配合当前所处世界,逐一思考,则更可深得。重要当在自己做人上,即一字一句亦可终身受用无穷。”

最近流行的战国片《芈月传》,且先不争论好坏,剧本里诸多对经典文本的引用,经典之风,国士之貌,已悄然兴起。

“超级驴友“郦道元撰注《水经》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南怀瑾先生在1997年为“儿童中国经典文学诵读”乐园介辞里曾说道:“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类的老祖先,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扩充到怎样去为‘生活’,怎样好好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当然,其中还包括了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文明。”

同时,他感叹道:“其实,一般的人们,太多年青现代化了,根本不知道过去传统教育方法,是有多么轻松愉快,儿童们在歌唱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人所说‘弦歌不绝’,就是这种境界。尤其是所采用的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很尊敬它叫做经典。而且所谓这些经典的古书,它本身的文字,便是文学的艺术作品,所以也叫它是文章。好文章,就是文学的艺术,一定可以朗朗上口,便是很有韵律的歌唱。无论古文和现代的白话文,这个道理都是一样。因此古人把最难记的算术,和其他天文、地理、物理等学识,都编成歌诀来唱,声声朗诵。那便是最高明的方法,使儿童不用绞尽脑汁去背记,自然而然的进入记忆,一生到老也不不容易忘掉。”

南怀瑾先生所说的“轻松愉快的传统教育方法”与“文学的艺术作品”,有两个人可拿来说一说。此二人,均是旅行高手,且为玩学结合,学以致用的典型——一是太史公司马迁,二是地理学家郦道元,二人均有著作流传千古。

此二人青少年时期均游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司马迁年少颖悟,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我们现在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时间远远超过十年,至于了解整个社会应该读些什么书,至今还未自然而然地形成系统。当时的聪明人通读古典文献,甚至不需要十年,传说东方朔就是“三冬,文史足用”。

司马迁壮游了大半个中国,剩下来没有走到的地方,入仕后又补充了一些,脚踩各地不同地气。他巡游的过程,对《史记》的形成影响颇大。清人牛运震曾评价《太史公自序》:《史记》全书纲领体例,《自序》中莫不灿然明白,“高古庄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奥衍宏深”。

而郦道元少时起就志于地理学研究,尤喜研究各地水文地理、自然风貌。每到一处,均游览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并寻访当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简直可称作“超级驴友”。

同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如《山海经》《汉书·地理志》《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为日后地理学研究和著述打下基础。他撰注《水经》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甚大。

如今的书店里,我们会看到各种学习资料、考试指南堆满整个书架。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地花样翻新。

以此二人一生来看,试问今人能做到多少分毫?而此二人,阅读与其生活,也是丝毫不可分离。

传统文化领域,还有一人。2001年,龚鹏程先生由温儒敏教授引荐,入北大,后开始讲学。在北大的讲录《有文化的文学课》里,主要谈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翻译一下就是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只因文化是由文学涵养而成,生活也可由阅读造就。

在这本讲录的自序里,龚鹏程先生写道:“例如读李白诗而不懂道教,读王维诗而不懂佛教,能成吗?中国文学,与儒道佛,经史子学以及书法绘画诸艺、时空邦国社会等等共生,彼此相连,互为骨血。不能明白这些,仅抽提、孤立地讲作品与作者,你以为做得到、讲得好吗?不懂这些而用西方文学理论来解析中国文学,你又以为能行吗?”

“实则康有为有诗尝云:‘别有遁逃聊学佛,伤于哀乐遂能文。’文人创作,不过是心迹之外显,创作主体并不在作品本身。其所以创作,并作成这样那样的作品,原因都不在作品上。新批评以作品为唯一依据,实是胶执筌蹄,未究心源。而作者之所以能成文,又或因感时伤事、或因逃禅修道、或因征圣宗经,原因亦皆不能仅在作者身上求。陆游教子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外的东西,才真正是诗里面的东西。诗中所有,均自诗外得来。所谓外缘研究,恰恰是内在之本。作诗如此,读诗亦然。近人横剖内外、割裂文学与其他人文知识及活动,真是未之思也!”

所谓表里如一,表即是里,里即是表。生活是里,阅读是表;时移世易,阅读也可为里,生活便是表。

今天,我们的生活里,所言的“终身教育”这样一个概念:是要一辈子在学堂里,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如果拿这样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教育相比较,会看出其中差别。

传统教育不是让你去读一辈子的书,读书是学以致用的,用才是学的落点。学是为了以后不学,不是要学到死。如太史公司马迁,十年读的书,一辈子用不完。所以古人才感慨:“书到今生读已迟。”原来是好几辈子都用不完。

如今的书店里,我们会看到各种学习资料、考试指南堆满整个书架。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地花样翻新。

第八届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获得者,华夏学宫创始人兼校长易菁先生曾谈到:“教育的本质是建立在个体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给每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提供最佳条件。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教育就是伴随这个过程。其实教育的本身没有目标,只有过程。大家都明白教育决定未来人类的生存方式。教育本质的丧失意味着人类未来的衰落。教育是从何时开始衰落的呢?当历史留下来的人类文明在人们心中开始粉碎的时刻,便是教育开始衰落的时候。当我们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却拾起了教学实验,做一些无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的事,用虚拟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不断的去更换内容和方法,这样我们就走进了教育的死胡同。”

后记

《学龠》是钱穆先生有关治学之门径与方法的文稿合辑。其间,先生对《朱子读书法》的阐释摘录如下:

须是紧着工夫,不可悠悠。又不须忙。只常抖擞得此心醒,则看愈有力。

“今按:朱子教人读书工夫,即是养心工夫,又即是处事工夫。养得此心,自能读书,自能处事。然此心又须在读书处事上来养。所谓内外交相养,吾道一以贯之也。”

如今日看得一版,且看半版,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版。

“今按:此是读书秘诀,盼天下聪明人切记。”

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满,己力欺得他过。

“今按,读书人千万莫将自己意见凌驾在书本上,但却不要将自己聪明精力远落在书本后;能循此求之,读一书,必有一书之得。一书既得,便可渐及群书。此乃读书要诀,千万切记。”

阅读与生活,为人处事,知人论世,皆可谓“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TIPS_

温儒敏谈龚鹏程——“做学问如同呼吸饮馔。这个“呼吸饮馔”,也就是生活方式。”

龚鹏程先生治学之路,又是非常扎实的。人们看他研究兴趣广泛,而且方法有点“野”,往往就先入为主,怀疑他的根基不实。其实龚先生治学之路非常坚实,也很值得学界去研究和反思。

当下培养文史人才的办法是先概论,后立题,再用题目(或者项目)牵引材料做文章,读书、积累、体验和感觉的过程是大大缩短了的。而龚鹏程是靠大量读书和思考,靠自己对学术的整个生命的投入和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视域和方法,非常稳步扎实。

据说龚鹏程大学一年级就注解庄子,大三写《古学微论》,那时他还没有系统学过训诂,但总是带着问题去校勘切磋,虽然所得可能比较稚嫩,但他这是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辨识去摸索学问途径,由实践到认知,有他自己的生命体验浸透其中,为后来学术发展打下基础。这就可以理解,为何龚鹏程做学问的路数和当下台湾或者大陆绝大多数学人都不一样,他的著作总是别具格局,新见迭出。当然,非常庆幸,龚鹏程年轻时碰到许多通达的老师——六十年代台湾还有这样一批读书种子,延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他们并未像现在许多势利的学究那样扼杀了龚鹏程的才情和个性。

龚鹏程就像是一条“漏网之鱼”,没有被现代学术的网所罩住,他始终保持有自己的个性、情操和批判意识,他喜欢独辟蹊径,而不太愿意照章办事,陈陈相因。龚先生的著述大都是古典文史方面的,但总能读到那种鲜活、潇洒和跳脱的气息。龚鹏程说他做学问不是一种职业、休闲或者为了某种很实际的目标,很多情况下就是随性的,如同呼吸饮馔。这个“呼吸饮馔”,也就是生活方式,是以学养性,是令人羡慕的境界。龚先生向来看不起学界流行的那些束缚思想个性的规矩,但也因此往往被学界某些人视作异端。他是学界的性情中人,他的才情、学识加上批判眼光,常常能引发学术振动,引起思考和探究的冲动。

猜你喜欢
读书语文学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聪明的学生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