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2016-09-22 17:07李冯
成才之路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成功感合作能力

李冯

摘 要:展示,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对生物课堂上展示的形式、实施策略,以及课堂展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发挥展示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现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展示;自信心;合作能力;成功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85-02

生命以展示而自信,课堂因展示而精彩,高效课堂上学生的展示无处不在,是课堂的核心和灵魂,展示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课堂的成败。什么是展示?就是学生将自己或本组的预习成果、探究成果或讨论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展示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课程规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进行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因此,课程内容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建议。初中生物教材共有84个学习活动,并且在每一章的前面都有学习要点和活动提示,试图通过学生的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结果,都应该通过活动展示,来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因此,展示是课堂高效达成目标的推动力。

二、课堂展示的形式

课堂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口头展示:如一问一答,一问多答,这种展示简便易操作,但形式单调,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感。(2)黑板展示:如白板或展板的书写展示等。不少学校的教室中有多块小黑板让学生书写展示,这样的展示更全面、更充分,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一一评价到位。(3)行为展示:如表演肢体语言、手势、表情、姿态展示等,行为展示经常作为口头语言展示的补充。(4)实物模型展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全身心投入,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学生易于享受成就感。

三、课堂展示的实施策略

1. 适切性

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展示形式,如“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通过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将观察到的生物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显微镜强大的功能,促使学生学习显微镜的基本功能和构造。还可让学生到台前对照显微镜,给全班学生讲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在学习人体各系统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上台扮演相应的器官,一边利用手势、姿态、表情等进行表演,一边用语言描述这些器官的功能。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动手制作的模型很多,如细胞的结构、肾单位的结构、叶片气孔的组成等。周敏老师在“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授课中,将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进行了有机结合,如通过实物模型和口头描述相结合展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组成,通过展板展示概念图的构建,通过相机拍摄投影展示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等。

2. 全面性

“面向全体学生”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有面向全体的意识,课堂展示不能成为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的“专利”,可以通过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或活动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示。比如,周敏老师“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节课中的活动一“观察池塘生态缸”:(1)辨认自制生态缸中的各种生物,并分类填写在表格中。(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基本都认识。)(2)找出池塘生态缸中的非生物成分,填写表格。(这是对上节课知识点的应用)各组汇报观察结果。这两题难度系数较低,尽量让组内学习较薄弱的学生来展示。而活动中的(3)(4)(5)(6)题,难度层层递进,让学习较好的、会分析的学生来展示,其他同学有的学习展示同学的思维方法,有的进行更正和补充。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展示,都能得到发展,并且课堂的利用效率相应提高。

3. 完整性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通过科学探究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开展“种子的萌发条件”探究活动,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后,教师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对比,对照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进行修正。这样的展示利于在学生脑海中对实验过程形成整体性,易于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让每组根据方案进行实践,再通过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设计方案时,有些小组跳出常规思维,没有设计水、温度、空气这三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方案,而是设计了阳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和资料查找发现,确实有一些种子的萌发受光照的影响。

概念图的搭建是展示完整知识体系的途径之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比如,周敏老师“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节课中的活动二中,学生展示的内容是“分析生态系统、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重新排列这些概念,并画出连接线,构建生态系统概念图”。这个活动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挑战,将所学知识用网络串联到一起,这不仅需要学生对单一概念的理解,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还要深刻理解生态系统中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实例介绍,自然恰当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而学生自己也感觉是花了力气完成任务的,他们也很想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现出来。这一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4. 生成性

每节课既有教师精心预设的环节,也有课堂即时生成的学习资源,老师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在预设范围内就忽略它,如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不仅能促进学习,还能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比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展示活动一中,有人将蟾蜍说成黑斑蛙,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普及蟾蜍和黑斑蛙的相关知识,在学生进行活动时,周敏老师利用相机即时生成图片投影到大屏幕,学生看到自己被展示在大屏幕上,心里美滋滋的,激发了学生参加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四、课堂展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调节课堂沉闷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展示

课堂上,教师有时过于威严或内容单调、缺乏生气,导致学生不敢或不愿展示。周敏老师“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课堂上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展示。教师通过家乡美的图片和诗意的描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浓厚的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觉是在和朋友、老乡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对老师没有畏惧感;通过优美的家乡生态风光的简要介绍很自然地创造了学习情境,让学生有身临生态系统中的美好感觉,带着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入活动一“观察池塘生态缸”,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指导小组融洽合作,让学生乐于展示

教师通过对学生性格特点及学习情况的了解,指导组员进行合理分工,组长在组内统筹安排,选择一名组员代表发言,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小组成员在小组内活动成效显著,学习效果稳步提升,小组合作团结融洽。当组员代表小组展示时,无论展示结果怎样,组员都要给予肯定的目光或赞赏的话语,让他感觉到为小组争了光,也满足了他的表现欲,使得每个组员都愿意并乐于展示。

3. 课堂展示需避免的情形

课堂展示还要避免这样几种情形出现:展示结果偏多,忽略过程展示;展示正确的结果偏多,忽略错误的呈现,课堂容易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走到底,没有精彩的课堂生成,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展示只在公开课时进行,常态课几乎不展示,让学生感觉展示只是走形式,不能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展示后,缺少教师或其他同学及时的点评,展示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展示得怎么样,也无法查漏补缺。

五、结束语

总之,课堂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尽情展现的舞台,课堂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自信。通过研究发现,展示欲和表现欲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展示环节,让学生通过展示实现自己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展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原军.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06).

[2]冯武军.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0(08).

[3]张革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促进生物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17).

[4]蒋炳军.初中生物课堂探究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成功感合作能力
高职药学类专业新生学习成功感研究*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中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和学习成功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