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型梗死的疗效

2016-09-23 06:26白伟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丁苯进展缺血性

白伟利

河南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安阳 455000



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型梗死的疗效

白伟利

河南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安阳455000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artery,LSA)供血区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ranchatheromatousdisease,BAD)型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LSA-BAD型梗死头颅DWI典型影像学特点,筛选出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及羟乙基淀粉等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d、14d后应用NIHSS评分和治疗14d后应用mRS评分对2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于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7d后对照组进展加重率为47.4%,治疗组为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对照组治疗7d和14d后分别为14.9±4.6和10.6±2.8,治疗组分别为9.3±2.2和5.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d后mRS评分,对照组为2.4±0.4分,治疗组为1.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LSA-BAD型梗死有显著疗效。

丁苯酞;豆纹动脉;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SA-BAD型梗死

LSA-BAD型梗死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具有显著的独立相关性,是卒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研究观察丁苯酞治疗LSA-BAD型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LSA-BAD型梗死(急性期)头颅DWI典型影像学特点,收集2014-01—2014-12于我院住院治疗的LSA-BAD型梗死患者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龄32~81岁。入选标准:(1)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2];(2)发病6~48h,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3)头颅CT或MRI证实并排除脑出血;(4)符合LSA-BAD型梗死(急性期)头颅DWI典型影像学特点。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者;(2)发病6h内入院符合静脉溶栓标准行溶栓治疗者;(3)任何近期(30d)内活动性出血;(4)2周内有过手术治疗者;(5)精神疾病、痴呆不能有效配合患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各38例。治疗前2组性别、年龄、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给药方法及临床判定标准遵照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用药。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1次/d;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1次/d;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mg,1次/d;羟乙基淀粉500mL静滴,1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瓶100mL)静滴,100mL/次,2次/d。2组均治疗14d。控制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血管病危险因素,根据病情酌情处理血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d、14d后应用NIHSS评分和14d后应用mRS评分对2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于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1)改善:NIHSS评分减少18%~100%;(2)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0~17%;(3)进展加重:NIHSS评分增加。

1.3治疗过程中观察全身情况密切关注血压,监测凝血常规,记录不良反应,症状进展加重后行头颅CT排除脑出血。

2 结果

治疗7d后对照组进展加重率47.4%,治疗组为23.7%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14d后mR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7 d后临床疗效评定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2011年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ischemicstroke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中提出了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arterydisease,PAD)型脑梗死这一新的病因诊断名称,即由于穿支动脉口粥样硬化或小动脉纤维玻璃样病所导致的急性穿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3],为我们对于穿支动脉病变患者的识别提供了诊断思路[4]。由主干动脉分出的穿通支入口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或闭塞,即BAD,BAD型梗死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具有显著的独立相关性,是脑卒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LSA-BAD型梗死的诊断,MRA、CTA及DSA等影像学技术难以证实穿支动脉开口部闭塞,而只能通过穿支动脉闭塞形成的梗死灶形状特征来判断。LSA-BAD型梗死(急性期)头颅DWI有其典型影像学特点:水平位头颅MRI梗死灶在基底核下部小,越向上方梗死灶越大,达3个层面以上;若以冠状位MRI检查时,这种下小上大的影像更为清楚可见,呈香蕉状延豆纹动脉走形分布,对LSA-BAD型梗的诊断更有价值。LSA-BAD型梗死可能有以下两种机制:(1)大脑中动脉(MCA)M1段粥样硬化斑块部分或完全堵塞穿支动脉开口,或直接延伸进入穿支动脉造成[5]。(2)LSA穿支动脉本身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穿支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研究发现,BAD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6]。LSA-BAD型梗死引起临床神经功能恶化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穿支动脉一般来说是终末动脉,几乎无形成侧支循环的可能。(2)在BAD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狭窄的基础上,血压降低或血容量不足造成脑组织灌注不足,致缺血半暗带向梗死发展。一项应用灌注CT研究豆纹动脉供血区腔梗患者神经症状恶化的研究表明,发病24h内灌注CT显示MTT增高、CBF下降是脑卒中进展的预测指标。(3)神经功能恶化与神经解剖直接相关,皮质脊髓束主要穿越LSA供血区的后上部分,内囊后肢及放射冠区,由于逐步堵塞穿支动脉近端或远端到近端的血栓延展,导致梗死灶扩大,或水肿形成都可能进一步造成皮质脊髓束功能受损而使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病情进展[7]。

丁苯酞是近年国内研发的一种新型药物,为芹菜籽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遵照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用药,推荐在脑梗死急性期使用,其机制可能与以下药物作用有关:(1)解除微血管痉挛、提高脑缺血区域的血流量。(2)直接作用于缺血区脑线粒体,避免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缩小脑缺血的梗死面积[8]。(3)促进侧支循环,增加微血管数量,重构缺血区微循环,保持微血管结构形态相对完整,增加缺血区灌注,改善全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保护缺血半暗带组织,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9]。

因LSA-BAD型梗死引起临床神经功能恶化最可能的解释是灌注下降和(或)缺血区快速建立充足侧支血流能力的下降,在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可在通过抗解除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抗自由基等多途径改善缺血脑组织灌注、保护脑组织,最大程度促进神经组织的恢复和防治卒中进展加重。丁苯酞在LSA-BAD型梗死临床应用取得的良好效果为我们治疗进展性卒中的提供了思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YamamotoY,OharaT,HamanakaM,etal.Characteristicsofintracranialbranchatheromatousdiseaseanditsassociationwithprogressivemotordeficits[J].JNeurolSci,2011,304(1/2):78-82.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3]GaoS,WangYJ,XuAD,etal.Chineseischemicstrokesubclassification[J].FrontNeurol,2011,15(2):6.

[4]李珂,王献,洪丽.急性脑梗死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1):1 143-1 144.

[5]周佳佳,徐子奇,罗本燕.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预测与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7):494-495.

[6]BangOY,HeoJH,KimJY,etal.Middlecerebralarterystenosisisamajorclinicaldeterminantinstriatocapsularsmall,deepinfarction[J].ArchNeurel,2002,59(2):259-263.

[7]KonishiJ,YamadaK,KizuO,etal.MRtractographyfortheevaluationoffunctionalrecoveryfromlenticulostriateinfarcts[J].Neurology,2005,64(1):108-l13.

[8]施晓耕,黄如训,刘春玲,等.丁苯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8):488-489.

[9]田云玉,易继平,姚晓喜,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14-16.

(收稿2015-08-31)

安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50153

R743.33

A

1673-5110(2016)16-0051-03

猜你喜欢
丁苯进展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