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脑血肿扩大对脑出血微创手术预后再出血的影响

2016-09-23 06:2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头颅血肿脑出血

王 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南阳 473000



术前脑血肿扩大对脑出血微创手术预后再出血的影响

王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南阳473000

目的探讨术前脑血肿扩大对脑出血微创手术预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头颅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血肿扩大组35例,脑血肿未扩大作为血肿稳定组52例,记录2组血压及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记录术后再出血率。结果血肿扩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75.26±21.63)mmHg、(109.06±13.25)mmHg、(33.51±7.58)cm3,均显著高于血肿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ALT、GGT分别为(53.26±14.11)U/L、(167.64±28.14)U/L,均显著高于血肿稳定组,Fbg为(1.41±0.22)g/L显著低于血肿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恢复良好率(17.14%)显著低于血肿稳定组(48.06%),术后再出血率(17.14%)显著高于血肿稳定组(3.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扩大患者伴随血压升高、肝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异常,易增加术后再出血率,诱发不良预后。

脑血肿扩大;微创手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再出血率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性出血,占脑卒中的20%~30%,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脑出血预后较差,1个月内病死率高达35%[1]。脑血肿扩大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症状,易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诱发不良预后。脑血肿扩大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血液升高、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研究表明,脑血肿扩大者的残疾率、病死率明显高于脑血肿未扩大者。本文比较分析脑血肿扩大者和脑血肿稳定者的血液指标、血压、术后再出血率及预后,探讨早期预防脑血肿扩大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8—2014-08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拟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根据术前头颅CT检查情况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稳定组。血肿扩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61.23±2.19)岁;有吸烟史12例,饮酒史9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1例,脑叶6例,丘脑8例。血肿稳定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40~77岁,平均(60.18±3.08)岁;有吸烟史17例,饮酒史12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3例,脑叶8例,丘脑11例。2组均发病3h内完成头颅CT检查。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颅内血管畸形、严重肾功能障碍、合并全身感染、凝血机制异常等。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血肿扩大诊断标准血肿体积计算参照多田公式,取首次头颅CT影像学上血肿横截面最大面积层面,记最大长径为A;记与之垂直最大横径为B,高密度血肿影的层面数与层厚乘积记为C;V=1/2(A×B×C)。将首次头颅CT检查测得血肿体积记为V1,术前再次行头颅CT检查测得血肿体积记为V2。V2较V1血肿量净增30%以上提示出现血肿扩大。1.3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微创手术治疗。术中行局麻,根据术前头颅CT确定脑出血最大层面处的中心点作为穿刺点;于穿刺点处取垂直手术切口,并行钻孔,常规切开硬脑膜,术中尽量避免重要血管,到达脑出血部位后抽吸10~15mL出血量,留置引流管,局部缝合头皮,引流管另一端与一次性闭式引流装置连接;待血肿引流完全后拔除引流管。术后遵医嘱予以脱水、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头颅CT。

1.4观察指标(1)术前血压及平均血流量情况;(2)观察2组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等血液指标变化;(3)术后6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伴随轻度缺陷但未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轻度残疾:有残疾但可独立生活;重度残疾:伴随严重残疾且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植物生存;死亡;(4)记录2组术后再出血率。

2 结果

2.1术前血压及血肿量比较血肿扩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出血量均显著高于血肿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前血压及血肿量比较±s)

2.2术前血液指标2组术前PLT无明显差异(P>0.05);血肿扩大组ALT、GGT显著高于血肿稳定组,Fbg显著低于血肿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前血液指标比较±s)

2.3预后血肿扩大组状态良好率(17.14%)显著低于血肿稳定组(48.06%),病死率(14.29%)显著高于血肿稳定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2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血肿扩大组术后再出血6例(17.14%),血肿稳定组术后再出血2例(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

表3 2组预后比较 [n(%)]

3 讨论

血肿扩大是脑出血后常见并发症,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液仍从破裂血管处外渗,造成血肿体积增加。目前,临床常根据一段时间内头颅CT血肿体积变化情况,了解脑出血患者是否存在血肿扩大[3]。血肿扩大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血压水平、血肿形态、饮食史、血肿部位等存在关系,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4]表明,持续颅内高压是颅内脑血管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学者指出,将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降低血肿扩大发生几率[5]。本研究血肿扩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出血量均显著高于血肿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表明,持续高血压与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有相关性。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肝功能损害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因素[6]。本研究中血肿扩大组ALT、GGT明显高于血肿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GGT是临床检测肝脏功能的敏感性指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性。国内研究表明,肝脏是分泌凝血因子的重要来源,一旦肝脏受损,其合成能力会明显降低,导致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也逐渐降低,易造成Fbg大量被降解,引发止血障碍[7]。目前,临床上已将低Fbg作为评估是血肿扩大重要指标。

本组研究中,血肿扩大组状态良好率显著低于血肿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研究指出,血肿扩大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本组研究结果相符。有研究指出,血肿扩大会增加对颅内组织的压力,加重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诱发意识障碍等,可能增加病死率[8]。本文血肿扩大组术后再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凝血机制异常、高血压等有关[9]。

综上所述,与血肿稳定者相比,血肿扩大伴随高血压、高平均血流量、肝功能损害、低Fbg,易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术后出血率。因此,临床应加强对脑出血患者血压、肝功能及凝血指标的检测,了解其是否存在血肿扩大高危因素,早期预以积极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

[1]王少博,张振平,邹志才,等.脑内微出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6):375-378.

[2]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病学杂志,1996,29(6):379-381.

[3]李旗,刘振宝,潘晓春,等.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6):453-456.

[4]王鹤,郑兆聪,陈宏颉,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及防治手段[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10):1 074-1 077.

[5]熊军.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J].河北医学,2014,20(1):82-84.

[6]李继红,宋明浩,李志祥,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因素及预后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 337-1 339.

[7]王彤宇,刘建杰,孙明礼,等.自发性颅内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6(2):107-110.

[8]赵兴利.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0-113.

[9]齐智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85-86.

(收稿2015-08-16)

R743.34

A

1673-5110(2016)16-0084-02

猜你喜欢
头颅血肿脑出血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油菜花
嵇康·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