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2016-09-23 06:27张红梅张红亚梁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新乡神经功能神经

张红梅 张红亚 梁炜

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乡 453000 2)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00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张红梅1)张红亚2)梁炜1)

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4530002)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000

老年脑卒中;抑郁;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增加了卒中后的病死率、残疾率[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主要成员,国内外研究均证实BDNF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2-3]。本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2013-09—2015-09我院住院治疗的首次发病的老年卒中患者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60~84岁,平均(69.6±4.5)岁;均符合2010年《中国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意识清楚,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配合检查;(3)既往无精神疾病病史;(4)卒中2周内入组。排除标准:严重痴呆、失语、失认、意识障碍、既往有抑郁症病史者。本研究经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1)抑郁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并采用HAMD评估卒中后患者抑郁症状:轻度抑郁:7~17分;中度抑郁:18~24分;重度抑郁:>24分 。(2)神经功能障碍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表(NIHSS)评分:轻度:2~4分;中度:5~15分;中重度:16~20分;重度:>20分。(3)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共14项,两部分内容:躯体生活自理量表,评估上厕所、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等6项;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等8项。总分≥22说明功能障碍明显。(4)BDNF检测:患者空腹12h后于采集前臂静脉血5mL(非抗凝),室温下静置1h,4℃离心,2 000r/min,10min,取血清置于-80℃冰箱待测。使用BDNFELISA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由技师对所有标本一次性解冻,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对测定者屏蔽分组情况。批内误差<9%。

2 结果

2.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情况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发生抑郁症43例,总发病率43%,其中轻度抑郁19例,中度抑郁16例,重度抑郁8例。抑郁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70.3±4.1)岁。非抑郁组男38例,女19例,年龄(69.4±5.1)岁。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抑郁组与非抑郁组HAMD、NIHSS、ADL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比较脑卒中后抑郁与非抑郁组比较,HAMD及NIHSS评分升高,ADL评分及血清BDN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与NIHSS、ADL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相关性分析患者抑郁程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83,P=0.000),与ADL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呈负相关(r=-0.629,P=0.000;r=-0.728,P=0.000)

表1 脑卒中后抑郁与非抑郁组HAMD、NIHSS、ADL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比较

注:与非抑郁组比较,△P<0.01

3 讨论

脑卒中是多种因素引起脑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脑部疾病的总称,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理健康,也损害了患者的心理健康,脑卒中后抑郁就是其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9.5%~21.7%,国内报道为55.26%[4]。本研究为43%,与以往相关报道基本一致。

目前尚不明确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机制。BDNF参与了神经细胞营养、修复和再生的调控,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因此脑卒中后抑郁可能与BDNF有关[5]。本研究显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BDNF水平及ADL评分呈负相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越低,抑郁症状越明显;BDNF可能成为老年脑卒中后预测抑郁发生及抑郁程度判定的指标之一。

[1]AyerbeL,AyisS,CrichtonS,etal.Thelong-termoutcomesofdepressionupto10yearsafterstroke;theSouthLondonStrokeRegister[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14,85(5):514-521.

[2]PandeyGN,DwivediY,RizaviHS.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eneandproteinexpressioninpediatricandadultdepressedsubjects[J].ProgNeuropsychopharmacolBiolPsychiatry,2010,34(4):645-651.

[3]梁炜,张红梅,张红亚.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与自杀行为的关联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26-730.

[4]李云.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0):6-8.

[5]张国平,王莉莉,王海燕.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缺损程度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6):612-615.

(收稿2016-01-17)

R749.1+3

B

1673-5110(2016)16-0111-01

猜你喜欢
新乡神经功能神经
新乡医学院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为新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一道“法律保险”
“神经”病友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