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IL-6及IL-10水平与神经纤维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6-09-23 05:27蔡文婷李小毅毛春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腓肠振幅细胞因子

蔡文婷 李小毅 毛春谱

江苏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无锡 21406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IL-6及IL-10水平与神经纤维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蔡文婷李小毅毛春谱

江苏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无锡21406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IL-6、IL-10水平与神经纤维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血清IL-6和IL-10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L-6+组和IL-6-组,以及IL-10+组和IL-10-组。比较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电生理检测结果以及温度感觉检测结果。结果IL-6+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IL-6-组(P<0.05);IL-6+组患者腓肠神经SNAP振幅以及腓总神经CMAP 振幅明显低于IL-6-组(P<0.05),IL-10+组患者腓肠神经SNAP振幅以及腓总神经CMAP 振幅、MNCV、F波最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IL-10-组(P<0.05);IL-6+组WDT明显高于IL-6-组(P<0.05);IL-10+组WDT明显高于IL-10-组(P<0.05),IL-10+组CDT明显低于IL-10-组(P<0.05)。结论血清IL-6和IL-10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纤维损伤程度有相关性,细胞因子IL-6和IL-10可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过程中发生作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L-6;IL-10;神经纤维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的长期并发症(糖尿病),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受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涉及外周神经纤维。大外周神经纤维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感觉丧失、肌肉无力,而小神经纤维损伤与疼痛、麻醉、脚溃疡,以及自主神经症状有关[2]。临床实践中,DPN诊断常通过调查问卷,很少涉及临床评价和电生理检测,神经传导研究(NCS)可记录神经受累的范围和程度,确认是否出现轴突损伤和(或)存在脱髓鞘[3]。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IL-6、IL-10水平与神经纤维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电生理及温度感觉检测对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经诊断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4],年龄45~85岁。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无认知功能障碍(简易精神状态评分≥27/30);(3)未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病;(4)无严重全身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衰竭、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5)未使用镇痛或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治疗方法。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所有患者在纳入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静息抽取肘正中静脉血2 mL,加入5% EDTA抗凝管中,于1 h内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和血浆并保存于-80 ℃冰箱内待测。IL-6和IL-10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试剂盒购买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参照试剂盒检测说明书操作。

根据血清IL-6和IL-10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L-6+组和IL-6-组,以及IL-10+组和IL-10-组。IL-6+组43例和IL-6-组57例,IL-10+组14例和IL-10-组86例。

IL-6+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IL-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组和IL-6-组年龄、性别、病程、BMI、腰围、疼痛程度、空腹血糖、肌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组和IL-10-组年龄、性别、病程、BMI、腰围、疼痛程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前1个月,通过0~10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定疼痛强度。比较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神经电生理测定采用丹麦Keypoint.net肌电图仪。受试者均在屏蔽、安静的环境中,仰卧放松,室温保持在22~25 ℃,皮肤温度控制在32~36 ℃。检测患者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左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幅度(CM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振幅,并记录左腓总神经最小F波潜伏期。 皮肤交感反射(SSR)的检测方法:记录电极采用表面盘状电极,置于手心记录,手背参考,采用电剌激,以鞍形电极剌激腕部正中神经或内踝的胫神经(带通滤波器0.1~100 Hz),记录SSR值。比较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电生理检测结果。

温度感觉检测采用TSA-II温度感觉神经检测仪(以色列梅多克公司生产)检测。在特定安静的房间内,要求患者心无杂念,并通过1个30 mm×30 mm电极附着到左脚的背表面的皮肤传递热或冷刺激。为确定检测温阈值(warm detection threshold,WDT)和冷检测阈值(cold detection threshold,CDT),首先将皮肤置于32 ℃的温度5 min,然后以缓慢的速度(1 ℃/s)降低或升高温度,直到患者感觉到冷暖,停止刺激,记录温度。连续检测4次,并记录平均值。比较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WDT和CDT检测值。

2 结果

2.1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电生理检测结果比较IL-6+组腓肠神经SNAP振幅以及腓总神经CMAP 振幅明显低于IL-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组腓肠神经SNAP振幅以及腓总神经CMAP 振幅、MNCV、F波最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IL-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温度感觉检测结果比较IL-6+组WDT明显高于IL-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组WDT明显高于IL-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组CDT明显低于IL-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电生理检测结果比较±s)

表3 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温度感觉检测结果比较±s)

3 讨论

DP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高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均被认为与该病的发生有关[5-6]。高血糖的治疗失败提示早期生化介质包括山梨醇、蛋白质和脂蛋白糖基化,一旦被激活,可导致积累的脂氧合酶激活、氧化,引起神经生化途径损伤。葡萄糖和氧化糖化蛋白可与神经元和内皮细胞的不同受体作用通过激活的炎症信号,破坏线粒体的新陈代谢氧化应激,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7-8])。

白介素在免疫系统起关键作用,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抗炎和促炎两大类,促炎包括TNF-α、IL-4和IL-6等,抗炎包括IL-2、IL-10等,其中一部分白介素细胞因子还具有神经保护功能[9-10]。本研究结果显示,IL-6和IL-10上调血清水平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腓肠神经SNAP和腓总神经CMAP幅度下降,高水平IL-10的血清水平减少腓总神经MNCV和最小的F波延迟,表明该细胞因子可能与轴突变性和脱髓鞘相关联。高水平的血清IL-6和IL-10导致糖尿病患者对温度感觉的敏感度下降,这可能涉及轴索、神经纤维损伤。4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血清IL-6表达水平与SNAP和CMAP波幅呈显著负相关。IL-6是促炎细胞因子,可能会影响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参与DPN在运动的病理过程。IL-10被认为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已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IL-10能够增加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11]。此外,本研究还发现IL-6高水平表达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提示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可能参与IL-6等细胞因子的活化过程。

综上所述,血清IL-6和IL-10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纤维损伤程度有相关性,细胞因子IL-6和IL-10可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1]李剑波,成玉泽,石敏,等.血衆同型半腕氣酸与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相关性[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14-17.

[2]甄燕,高素红,武春林,等.度洛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BDNF、IL-6 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A):36-37.

[3]Isabel C,Costa J,Castro J,et al.Neu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s to detect early small-fiber dysfunction in transthyretin amyloid polyneuropathy[J].Muscle Nerve,2014, 49(2):181-186.

[4]王素红,张哲成,刘娜,等.高同型半耽氨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交感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J].天津医药杂志,2012,40(6):547-549.

[5]Tesfaye S,Boulton AJM,Dickenson AH.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ainful 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J].Diabetes Care,2013,36(9):2 456-2 465.

[6]刘明生,胡稽蕾,崔丽英,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700例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173-176.

[7]Massie R,Mauermann ML,Staff NP,et al.Diabetic cervical radiculoplexus neuropathy:a distinct syndrome expanding the spectrum of diabetic radiculoplexus neuropathies[J].Brain,2012,135(10):3 074-3 088.

[8]阮园,谢晓竞,马建华,等.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血清IL-6、8-iso-PGF2α检测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6):3 138-3 140.

[9]Vincent AM,Callaghan BC,Smith AL,et al.Diabetic neuropathy:cellular mechanisms as therapeutic targets[J].Nat Rev Neurol,2011,7(10):573-583.

[10]禹亚丽,程远,田艳娟9 度洛西汀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 090-3 191.

[11]Zychowska M,Rojewska E,Kreiner G,et al.Minocycline influences the anti-inflammatory interleukins and enhan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phine under mice diabetic neuropathy[J].J Neuroimmunol,2013,262(12):35-45.

(收稿2015-07-19)

R587.2

A

1673-5110(2016)18-0029-03

猜你喜欢
腓肠振幅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VAC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效果分析
腓肠神经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