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辅导员的压力管理及应对策略

2016-09-23 09:14付云沛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业压力高校辅导员应对策略

付云沛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近年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以高校辅导员的压力为研究主题,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和压力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随着各地高校扩招的开展,高校辅导员面临诸多压力,有来自社会、学校方面的压力,如社会认知度不高、工作繁琐、负担较重;也有来自自身发展方面的压力,如职称晋升难、工作成就感低等。高校扩招导致辅导员工作量成倍增加,同时对辅导员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辅导员更加专业,更加尽责,这些情况导致辅导员经常处于高压状态。

因此,研究分析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提出更为科学的压力应对策略,解决辅导员工作压力大、工作疲倦等问题,对优化地方高校辅导员群体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

1.缺乏综合性素养

很多辅导员并非科班出身,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知识不熟悉,所以在工作中就要靠自己“摸石头过河”式地学习和向前辈请教经验。当他们在解决大量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时,就变身为“生活导师”或者是“救火队员”。新时期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内心脆弱,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和习惯,对于缺乏工作阅历的辅导员来说,如何具备综合素养,灵活地与形形色色的学生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引导学生学习与生活,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2.角色定位不明确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他们既是教育者、管理者,又是协调者,还是学生生活的服务者。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广,职责界定模糊。辅导员几乎每天都会陷入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当中,包括对上级领导的文书工作、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长此以往,就会模糊辅导员的角色,让人感觉辅导员是教师又不是真正的“老师”。

3.个人发展前景不明朗

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和繁杂性,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处理学生事务之中,因此辅导员不能像学术型的授课教师那样进行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少,科研水平较低。而且分配各辅导员的课堂教学任务很少,导致辅导员理论水平提升缓慢。由于部分高校没有积极实施国家新出台的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没有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角色,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问题,这就使得绝大多数的辅导员感到前途迷茫,工作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成因分析

1.社会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期望值高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育和管理的双重职责,他们在高校中既有教师的身份也有管理者的身份。不仅如此,从高校辅导员的长期发展来看,他们还会成为大学生人生观、职业观的引导者,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现并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保护他们的权益,担当起服务者的角色。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高要求和高期待,与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的社会认可度低、工作压力大、经济收入微薄等相矛盾,容易造成辅导员的心理不平衡。

2.辅导员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国内的高校扩招,入学人数不断增长,家庭经济差、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不断涌现,导致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辅导员不仅要树立辅导和服务的意识,还要具有辅导和服务的能力。当前大学生多为90后,注重个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理性思考,享乐主义明显,意志力不强,因此就会有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就业不顺利、与人交往不和谐等各种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产生无疑是增强了辅导员工作的挑战性。

国内高校辅导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陷入了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分配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就很少。然而,高校评定职称主要还是靠科研学术成果,辅导工作做得再好科研水平不达标,职称晋升也是无望的。由于受到高校编制的限定,辅导员走行政提拔之路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此外,高校对辅导员在职业发展方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是空缺的,加之辅导员工作的发展空间不大、晋升程度低,导致辅导员的工作荣誉感和充实感降低,不少辅导员会另寻出路。

3.辅导员专业知识欠缺、阅历有限、工作成效不显著

高校辅导员大部分是留校的毕业生,或者是从学校其他行政部门转过来的工作人员,也有是招聘的本科生或硕士生,非科班出身,而且新时期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内心脆弱,学生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和习惯,对于缺乏工作阅历的辅导员来说,如何灵活地与形形色色的学生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对他们工作的一项挑战,也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道难题。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应对策略

1.提升社会对辅导员的认同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对一个职业的认可度越高,从事该行业的人的职业发展也相对较为迅速。一个人是否选择从事辅导员的工作并且是否一生都从事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的。辅导员是保证高校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支极为重要的队伍,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他们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

2.优化辅导员的管理机制,增强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优化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完善晋升和激励制度,消除辅导员对职业前景的忧虑,使辅导员各司其职,提高工作热情。同时,各高校要完善对辅导员的管理制度,关心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设立专项培训基金来培养辅导员,消除辅导员职业晋升的后顾之忧。

3.提高辅导员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平衡工作与生活

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辅导员的时间不能完全由自己支配,绝大部分时候他们需要按照学校领导与学生的节奏来支配自己的时间,同时还会受到各种意外事件的影响,使时间管理的难度加大。所以,辅导员更要积极地改变这种状况,学会控制和管理时间。还可以通过培养一批学生干部来辅助管理学生日常事务,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4.增强辅导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水平及规律,学会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保持乐观良好的心境和情绪。辅导员的工作繁杂琐碎,职责范围广,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为了能更好地驾驭这份工作,辅导员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坚守育人的信念,对自己的职业保留一份崇高感和优越感。

参考文献:

[1]刘翀,马世超.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来源结构探索、特点及应对策略[J].成人教育,2012(6).

[2]衷欣,涂春华,许静.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压力管理策略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24).

[3]钟小川.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与管理策略探讨[J].高教研究,2012(2).

[4]郑海龙.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压力及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2008(21).

[5]张伟.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分析及应对策略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6]钱宗霞.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

猜你喜欢
职业压力高校辅导员应对策略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