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烟叶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研究

2016-09-25 12:58陈彦春赵遂生李致新吉贵峰赵翠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烟农烤烟烟叶

陈彦春, 赵遂生, 侯 鹏, 李致新, 吉贵峰, 赵翠萍

(1.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2.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基于DEA的烟叶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研究

陈彦春1, 赵遂生1, 侯 鹏2, 李致新1, 吉贵峰1, 赵翠萍2

(1.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2.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以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为例,对其种植规模进行分析评价并尝试测定其适度规模。首先对106户河南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的生产成本收益数据进行了描述分析,运用DEA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效率结构和非参数前沿分析,结果表明,(1)当前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2)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烤烟适度种植规模为1.87~4.6 hm2。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提高烟农综合管理水平、引导烟农正确看待适度种植规模和积极扶持适度规模烟农等建议。

DEA;山区烤烟种植;适度规模;河南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种植是缓解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矛盾、稳定种粮农民收益预期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1-4]。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农场是烟叶生产的重要组织载体,探究烟叶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是实现其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衡、稳定烟叶种植收益以及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河南省是中国传统优质烤烟主产区之一,烤烟生产集中化趋势逐渐显现的背景下,烟叶生产稳定性成为行业上下近年来关注的焦点话题[5]。张培兰等[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重庆市山地烤烟种植区80户烟农的烤烟种植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出重庆山地烤烟的最优种植规模为1.2~1.67 hm2。由于对烟叶生产适度规模进行实证测算的文献偏少,其他学者对其他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测算和界定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黄新建等[7]以土地收益率为参照标准,计算出4.67~10 hm2是江西省家庭农场水稻种植的适度规模。许海平[8]实地调研海南省农垦系统的 88家国营植胶农场后,从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视角出发界定海南农垦国营植胶农场天然橡胶的最优生产规模约为866.67~1 333.33 hm2。杨钢桥等[9]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湖北6县市农户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内总体户均耕地经营适度规模为2.439 hm2,劳均耕地经营适度规模为1.162 hm2。张忠根等[10]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农地经营状况的统计分析得出:从农户家庭主要经济资源的经营效益看,平均经营效益较高的农户经营规模为0.2 hm2以下和高于0.67 hm2;从人均收入角度看,0.67 hm2是保证农户获得相当收入水平的一个临界种植规模。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基于规模报酬可变(VRS)的DEA模型对106户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成本和收益数据进行效率结构分析和非参数前沿分析,尝试测算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的适度种植规模,并提出对策建议。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分析同类型生产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一种工具[11],FARRELL M J[12]最先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CHARNESA等[13]以相对效率概念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使数据包络分析发展为一种分析与评价决策单元效率的方法。DEA模型主要包括基于规模报酬不变(CRS)的DEA模型和基于规模报酬可变(VRS)的DEA模型,前者主要用于测量决策单元的综合技术效率,后者可将综合技术效率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进一步对决策单元的投入要素进行效率分析提供了可能。目前,数据包络分析主要应用于决策单元投入和产出效率的分析和测算[14],也有学者将DEA方法运用于测算烟叶生产[6]和金融机构[15]适度规模。

2014年,课题组在三门峡、洛阳、许昌、南阳等河南省山区烤烟种植区进行调研,目的在于了解山区烟叶家庭农场当前的种烟收益情况。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有效率92.2%。本研究所用数据即来源于此次实地调研,依据数据的可靠性和充分性,选取种烟收入(元·hm-2)为产出变量Y,烟叶种植面积(hm2)、用工量(日·hm-2)以及物质与服务费用(元·hm-2)分别为投入变量X1、X2和X3(表1)。

表1 烟叶家庭农场生产投入、产出变量解释Table 1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put and output variables of tobacco family farms

2 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根据研究区域烤烟实际种植规模,并结合烟农、基层烟站和烟草公司等多方的建议,本研究按种植规模大小将106户烟农分成5组(表2)。从表2来看,(0,1)和[1,2)规模组“每公顷用工量”投入最少,但“每公顷平均收入”明显低于其他规模组,这可能受烤烟种植规模的抑制,烟农后期须租借烟叶存储场地和购买烘烤服务导致种烟成本增加,影响了烤烟的实际经济效益。[2,6)规模组的“每公顷平均收入”在所有规模组中最高,为27 730.5元,表明这一规模下单位土地回报率最高;[2,6)和[6,10) 2个规模组“每公顷平均物质与服务费用”在所有调查烟农中为最低,表明随着烤烟种植规模的扩大,分摊效应使得烟农平均物质与服务费用逐渐下降,在[6,10)处下降至最低值。其次,样本数据中“每公顷用工量”与烤烟种植规模完全正相关,即随着烤烟种植规模的扩大,“每公顷用工量”的绝对数逐渐增加,但增速有所降低,这可以解释为当种植规模较小时,烟农家庭用工承担了较高比例的劳动量。家庭用工形式的劳动质量和效率明显优于雇工形式,从而导致较小规模内的烟农“每公顷用工量”低于较大规模组。随着烤烟种植规模的扩大,烟农逐渐倾向于采用增加雇工的方式作业,自身则偏于烟叶生产管理。

综上,从单位面积烤烟收益及各项投入要素之间的对比来看,[2,6)和[6,10) 2个规模组比较其他规模组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烟叶家庭农场最优适度规模并不简单等同于单位土地收益的最大化,而是各项投入要素回报率的均衡。因此,在前述分析基础上,需要对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适度种植规模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表2 样本数据分组统计与描述分析Table 2 Sample packet statistics and its descriptive analysis

数据来源:根据调研数据整理而得。

Data 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research.

3 河南省山区烤烟种植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3.1烟农投入要素的效率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运算,得到结果(表3)。106户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平均为0.644、纯技术效率平均为0.673、规模效率平均为0.96,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说明烤烟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和土地等要素投入尚未达到最佳配置组合,烟叶家庭农场经营者仍需在采用先进烤烟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从表3看出,烟农烤烟种植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为0.644。分组中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为[2,6)和(0,1)规模组,分别为0.732和0.726,表明[2,6)和(0,1)规模组内烟农的投入要素和产出变量间匹配度较高,投入要素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其次,纯技术效率反映了烟叶家庭农场对烤烟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实际应用水平,烟农烤烟种植的纯技术效率平均为0.673。分组中(0,1)、[2,6)和[10,+∞)规模组显著高于平均值,表明该规模组内烟农较注重采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第三,规模效率是衡量烟叶家庭农场是否在最佳的投入规模下进行经营。规模效率均值为0.96,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烟叶家庭农场要素投入规模较为科学。其中[6,10)、[1,2)和[2,6)三个规模组规模效率高于总体平均值,(0,1)和[10,+∞)规模组在投入要素的结构和规模上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具体地看,(0,1)规模组由于种植规模较小,烟农可以投入较多的精力,便于精细操作和管理,且该规模可基本满足中小型烟草机械对作业地块面积的最低要求,因此纯技术效率较高,不足的是规模效率优势不明显;[1,2)规模组中,纯技术效率显著低于总体平均水平,规模效率优势明显。结合烟叶生产实际情况,该结果可解释为这一规模烟叶家庭农场出于节约雇工管理费用往往放弃雇用专人协助烟田管理,而自身管理能力又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降低了烤烟生产的整体管理水平,引起纯技术效率的下降;[2,6)、[6,10)和[10,+∞)三个规模组具有较强的规模效率优势,更易于采用效率更高的新型农业机械和管理技术,且雇佣专职管理人员提高了烤烟生产的整体管理水平,加之该规模组烟农易于得到烟草行业的物质扶持和技术指导,因此这一规模内的烤烟种植更具优势。进一步的横向对比发现,[2,6)规模组的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明显高于[6,10)和[10,+∞)。因此,通过与样本数据描述分析的结果进行交叉对比,进一步推测[2,6)应该是本研究尝试测算的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的适度种植规模。

表3 样本数据技术效率分组统计Table 3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ample statistics by groups

3.2烟农要素投入结构和规模的投影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推测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烤烟种植的适度规模与[2,6)规模组存在重合。为进一步测算河南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烤烟适度种植规模,对样本数据进行非参数前沿分析。

多投入多产出数据分析过程中易产生投入松弛量和产出松弛量,DEA非参数前沿即是采用分线段的形式对决策单元生产过程中因投入松弛(或产出松弛)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分析[16],并给出决策单元投入要素在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的调整量,借此可以更加精确地判断样本烟农投入要素的合理性和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烤烟种植的土地规模状态。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非参数前沿分析,并提取显示规模无效的信息,得到结果(表4)。表4中,纯技术效率是“每公顷烤烟收入”原始值占目标值的百分比,直观反映了烟农调整投入要素后烤烟收入的增长空间;径向调整量即为决策单元调整投入要素规模和结构后烤烟收入增加的绝对值,松弛调整量是在维持产出水平不变时,决策单元在结构和规模两方面可对投入要素做出的最优调整。

观察表4,烤烟种植面积低于0.6 hm2的烟农存在较高的“每公顷用工量”松弛量,考虑到该规模内家庭用工在劳动投入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在对家庭用工进行折算过程中,家庭用工投入时间偏多造成了名义上的用工投入偏多。随着烤烟种植规模的扩大,“每公顷物质与服务费用”在0.67~1.8 hm2区间出现较大的松弛量,其原因可能是该规模内的烟农在物质投入方面投入过量,如为保证烟叶生长期养分需求和提高烟叶质量而过量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造成了不必要的物质费用支出。从第51号烟农(1.87 hm2)开始,烟农各项投入要素的松弛量渐趋平稳并处于较低水平,且经过对投入变量按照松弛量调整后,“每公顷烤烟收入”绝对增加值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该表征可持续观察到第72号烟农(4.6 hm2),表明该规模内烟叶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达到了较好的均衡状态,烤烟种植规模比较接近适度规模,这一推断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描述分析和效率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超过4.6 hm2后,“烤烟种植规模”和“每公顷用工量”两个投入变量几乎同步出现了较高的松弛量,且对投入要素进行调整过后,“每公顷烤烟收入”增幅基本不超过25%,虽有个别决策单元表现出了符合适度规模的特征,但并不影响对整体结果的判断。因此,推断1.87~4.6 hm2为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的适度种植规模。

表4 106户烟农中非技术有效烟农的DEA非参数前沿分析Table 4 The non-parametric frontier analysis of DEA on non-technology effectively farmers of the 106 tobacco farmers

续表 106户烟农中非技术有效烟农的DEA非参数前沿分析continuing table The non-parametric frontier analysis of DEA on non-technologyeffectively farmers of the 106 tobacco farmers

4 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106户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烤烟生产成本收益的描述分析、效率结构分析和DEA非参数前沿分析,得出结论:

(1)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烟叶家庭农场经营者在烟叶种植技术应用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尚未达到最佳状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应结合实际,大胆尝试应用先进的技术、将农机与农艺结合,不断探索符合具体情况的烟田管理方法,向技术和管理要效益。

(2)发展烟叶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是烟叶生产集中化背景下的现实选择,分析表明:在1.87~4.6 hm2范围内,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的投入产出结构相对合理,其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投入产出比处于较高的均衡水平。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应正确看待适度规模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将烟叶种植面积控制在适度规模范围内,同时应避免忽视要素回报率而片面追求烟叶种植规模的现象发生。

4.2建议

4.2.1 提高烟农综合管理水平 烟叶家庭农场经营者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接受和应用程度,继而影响烟叶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实证显示,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分别为0.644和0.673,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农业部门、烟草行业(如烟草公司和烟草专卖局、卷烟企业)和烟叶生产合作组织等应加强对烟叶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技术培训和方法指导,引导其转变传统烟叶生产管理方法,提高烟农综合管理能力,培育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烟叶家庭农场经营者队伍。

4.2.2 引导烟农正确看待烟叶种植适度规模 本研究对山区烟叶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算的结论对山区烟农合理确定种植规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应区分超小规模和偏大规模,并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引导烟农科学认识烟叶种植适度规模。具体来说,在小规模烟叶种植户较多的地区,应引导烟区农户正确面对烟叶集中化生产的趋势,积极开展烟区农村土地流转,使烟农种植规模趋近最佳种植范围;针对种植规模明显偏大的烟农,通过政策引导和实践对比,使其逐渐意识到烟叶种植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主动调减烟叶种植面积。

4.2.3 积极扶持适度规模烟农 适度规模是各类生产投入要素处于最佳均衡的体现,通过测算得出,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最佳种植规模为1.87~4.6 hm2。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促进适度种植规模范围内的山区烟叶家庭农场发展,同时烟草行业也应出台具体针对适度规模种植户的倾斜性政策,共同使适度规模种植户成为山区烟叶种植的主体,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其他烟农合理调整烟叶种植面积,使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佳水平,减少资源浪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1] 郑少锋.土地规模经营适度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1998,19(11):8-12.

[2] 张红宇.现代农业与适度规模经营[J].农村经济,2012(5):3-6.

[3] 孙林,傅康生.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阻碍因素与转型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5,19(1):81-84.

[4] 夏益国,宫春生.粮食安全视角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5):56-64.

[5] 苏新宏,等.河南烤烟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基于 DEA-Malmquist指数法[J].中国烟草学报,2016,22(1):130-137.

[6] 张培兰,史宏志,杨超,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重庆山地烤烟适度种植规模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6):87-92.

[7] 黄新建,姜睿清,付传明.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求实,2013(6):94-96.

[8] 许海平.国营农场最优经营规模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8):96-104.

[9] 杨钢桥,胡 柳,汪文雄.农户耕地经营适度规模及其绩效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3):505-512.

[10] 张忠根,史清华.农地生产率变化及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生产率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1):67-73.

[11] 郭京福,杨德礼.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综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38(3):236-241.

[12] FARRELL M 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1957,120(3):253-290.

[13] CHARNES A,COOPER W W,RHODE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429-444.

[14]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6-65.

[15] 谢朝华.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3):45-48.

[16] 张冬平.农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215.

(责任编辑:马红春)

AnalysisonoptimalscaleoftobaccofamilyfarmsbasedonDEA

CHEN Yanchun1, ZHAO Suisheng1, HOU Peng2, LI Zhixin1, JI Guifeng1, ZHAO Cuiping2

(1.Sanmenxia Tobacco Company of Henan Province, Sanmenxia 472000,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griculture is in the critical turning-period that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mode and from resource-dependent to factor-intensive mode.Optimal scale is the dire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which is also a reflect of the balance between labor, capital, land and other inputs in the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paper first described and analyzed the production cost-benefit of the 106 tobacco family farm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Henan,then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efficiency and non-parametric frontier of the sample by DEA,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overall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obacco family farms are at a low level;(2)1.87~4.6 hm2is the optimal scale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Henan,during which all the inputs reached a better balance. Las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obacco-planting family farms,we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proposals: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farmers,guiding farmers to look at optimal scale correctly and support the optimal-scale farmers,etc.

DEA; flue-cured tobacco of mountainous areas; optimal scale; Henan

2016-03-18

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HYKJ201312);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支持项目(HYKJ201413)

陈彦春(1965-),男,河南三门峡人,高级农艺师,从事烟叶生产技术推广与科技管理。

赵翠萍(1971-),女,河南长垣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000-2340(2016)04-0568-06

F 323.8

:A

猜你喜欢
烟农烤烟烟叶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二)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一)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