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之帘

2016-09-26 15:50肖复兴
特别文摘 2016年18期
关键词:凉棚帘子竹枝词

肖复兴

在以前,无论城里,还是乡间,夏天时各家的房门前,一般都会挂一个帘子。那帘子,在城里讲究的可以是玉帘,在乡间可以是苇帘或草帘。一个帘子,既可以开门纳凉迎风,又可以挡住蚊虫。

清竹枝词有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说的老北京城的夏天,无论官宅民宅,都要在院子里搭凉棚,所谓老北京四合院讲究的“天棚鱼缸石榴树”老三样中的“天棚”。同时,要在各家窗户前安纱帘。在没有电风扇和空调的年代,凉棚和帘子成了度过炎热夏天的必备用品。特别是帘子,即使是再贫寒的人家,可以不搭凉棚,但是门帘子,哪怕只是用便宜的秫秸编的,也是要准备的。

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80年代甚至90年代,那时候,不少人家用塑料线绳和玻璃珠子穿成珠串,编成帘子。还有用旧挂历捻成一小截一小截圆筒状,就像炮仗里的小鞭差不多大小,用线穿起来,挂历上明星或山水的绚丽色彩,变成了印象派的斑驳点彩。在房外阳光和屋里灯光的照射之下,小风一吹,光斑闪闪,跳跃着无数的小精灵一般,很是流行一阵。

当然,这只是住四合院或大杂院才有的风景,人们搬进楼房,这样的帘子渐渐被淘汰在历史的记忆里了。记得当年在天坛东门南边新建的一片简易楼里,我还曾经见过有人家挂这样的帘子,是用旧挂历编的,很是精致,风摆悠悠的样子,多少还有点儿老北京的风情。如今,这一带人去楼空,要拆迁了,时代的变化,帘子只是其注脚之一。

窗户,对于老北京人度夏而言,更重要了。老北京,一般人家,大多不是玻璃窗,是那种纸窗,即使不可能家家都像有钱的人家换成竹帘子或湘帘子,起码也要换上一层窟窿眼儿稀疏的薄薄的纱布,好让夏天的冷风透进屋里来。这种糊纱布,即竹枝词里说的“糊冷布”。那时候,我们管它叫“豆包儿布”,很便宜。

门帘和窗帘(没有窗帘的,换成窗纱布),无论对北京城一般人家,还是皇公贵族,其重要性,在夏天如同要换上凉快一些的衣服一样,是肌肤相关的事。所以在皇宫内务府的衙门里,专门有帘子库,就跟武器库一样,有专门管帘子库的官员。1949年后,前辈作家叶圣陶老先生,在东四八条住的院子,就是清时帘子库的官员留下来的。现在想想,会觉得有几分好笑,居然帘子还需要官员专门管理,而且,在夏天刚刚到来的那几天,这帮管帘子的官员要上下紧忙乎一阵呢。话又说回来了,要是没有了帘子,慈禧太后别说是夏天到颐和园避暑,就是垂帘听政,都有点儿麻烦了。

夏天换帘子这样的传统,一直到我小时候还存在。那时候,我住的大院里,各家都会在这几天换冷布,换纱帘。别看换冷布和纱帘这活儿简单,但弄不好会糊不平,糊不结实,容易进蚊子。所以,一般都会请裱糊匠,连窗户纸和冷布一揽子活儿,都交给了裱糊匠。那些天,裱糊匠都会忙得脚后跟直打后脑勺,从这家忙完跑到那家去。现在,我们的大院里那些残存的旧窗户,还可以看见能够支起窗户露出纱窗的挂钩和支架。这是那个逝去的年代,给老北京的夏天留下的一点儿记忆的痕迹。

(摘自《北京晚报》 图/廖新生)

猜你喜欢
凉棚帘子竹枝词
凉棚与岭南水乡地方社会
帘子背后的秘密(上)
帘子背后的秘密(下)
镜中的帘子
镜中的帘子
葡萄沟里的“像”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麻涌凉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