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武侠、温世仁

2016-09-27 00:53宇文正
台声 2016年1期
关键词:副刊文坛联合报

副刊、武侠、温世仁

宇文正YUWENZHENG

台湾《联合报》副刊组主任

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南加大东亚所硕士,有作品集十余部

两则有意思的报道及预告,报道是1960年4月9日《联合报》第三版所刊,标题《盗印集团判刑 文坛人心大快 著作家一致喝彩》,内容大致是说盗印王蓝《蓝与黑》、孟瑶《穷巷》、谢冰莹《爱晚亭》、张漱菡《意难忘》等大批文艺书籍的一个台湾最大盗印集团,经地院宣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科罚金五百元……”文坛称快。从这则新闻——可见到著作权法初觉醒的时代氛围,——可管窥当时的畅销书若干(可以合法出版的作品,若不畅销谁要盗印?)。但我阅读时,视线却逗留在以下这段话:“以李景伯为首的此一盗印集团,除盗印上述各书外,另于四十六年底在台北鸿文印刷厂翻印大陆小说《江湖情侠》,又在台北美明印刷厂翻印匪书金庸著《碧血剑》,经警局在被告李识荆与李景伯家中查获之大陆书翻印本十六种达七百余册移送法院……”

《江湖情侠》是否为三○年代同名爱情武侠电影的原著,不得而知,但“匪书金庸的《碧血剑》”大家就很熟了。

在1979年9月7日《联合报》副刊则刊登一则预告:《金庸:武侠文坛的奇人》,内文说道:“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巨流中,武侠小说是一条很特殊的支流。知识分子对他的态度相当暧昧,往往是既喜欢,又不愿承认……事实上,武侠小说却拥有广大的读者,上自达官显儒,下迄贩夫走卒,乐此不疲者不乏其人。而衡诸武侠文艺,固然有许多无聊之作,但既有消遣读者之效果,又能与正统文艺相颉颃之精彩作品,也不在少数。旅居香港的金庸先生就是武侠小说的奇人,其作品不但具备永久之趣味,更具备永久之价值……最近,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将由远景出版社正式在台湾发行,本刊征得金庸先生的同意,将他的一些力作交由联副转载,首先推出的是《连城诀》,并自今日起开始刊布,这是台湾报刊首度公开发表金庸的作品,除向作者致谢外,并请读者拭目共赏奇文。”这一篇文案里,除了推介金庸,且扼要地说明了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里的微妙地位。与前一则报道相距十九年,当年的“大陆书”终于在报刊上连载了。两岸的开放,也大约从这个时期慢慢展开。

我接触武侠,是从租书店开始,上大学后移向报纸副刊。现在书房里有一整套远流出版社金庸全集的第一版,是老公大学时买的,我说:“你真有钱!我都是借的、租的、报纸上天天追踪读来的。”

我与武侠缘分真的不浅。我进联副之前,曾在明日工作室任职,与温世仁先生有短暂的相处,那是令人怀念的时光。2003年冬天他突然辞世,隔年明日工作室与联副洽谈,以创办“温世仁武侠小说百万大赏”来纪念一生热爱武侠,且具侠义风范的温先生,2005年展开了第一届的武侠大赛。

我记忆里,温先生最欣赏的武侠小说家是古龙,认为他风格明快,不拘泥传统,也不比附历史。我当然最爱金庸,他问:“金庸有什么好?”我没有和他争辩。有回说起《红楼梦》,他也用一样的句法问我:“到底《红楼梦》有什么好?”感觉他喜欢明快,不喜琐细。

我从未跟温先生正面辩论过任何歧见,因为我只待两个多月便离开明日,离职的时候也还是个“新人”。没想到他年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与温先生的缘分。武侠小说百万大赏第六届起与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合作,两岸合办,更名为“温世仁武侠小说大奖”,至2014年,第十届圆满落幕后,随着明日工作室在台主要业务结束而画上句点。这个奖,让我们看到武侠薪火未绝,吴龙川、赵晨光、施百俊、徐芷葳、沈默……这些名字,我会继续追随。

猜你喜欢
副刊文坛联合报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台湾选出年度汉字
报纸副刊的问题探析
京台老字号热络互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