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陶艺大师林国隆水里蛇窑第三代传人

2016-09-27 00:53作者丨国龙
台声 2016年1期
关键词:陶艺传统文化

作者丨国龙

台湾陶艺大师林国隆水里蛇窑第三代传人

作者丨国龙

林国隆,台湾水里蛇窑陶艺文化园区第三代传人,台湾工艺之家协会荣誉理事长。1958年出生于南投陶瓷世家,1983年承袭水里蛇窑第三代,投入古窑振兴。1994年至2015年,获邀海内外大专院校、小区、学会共演讲150场次。1995年至2014年,共主办8届国际陶艺研讨会、协办台湾岛内陶艺相关活动62场次。1998年,担任南投县陶艺学会第二届理事长;2009年,任台湾工艺之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8年,获台湾省政府民俗技艺特别贡献奖;2000年,以6.68米“千禧双口陶瓶”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2008年,荣获台湾工艺研究所“工艺之家”。

2000年,倡导“慢生活”的台湾水里蛇窑第三代传人、陶艺大师林国隆,联合傅林木仓和蒋逢荣,以传统手挤坯法的方式,制作出“千禧双口瓶”,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高度最高的陶器。由此,也打响了水里蛇窑的知名度。

精湛技艺 几代传承

台湾水里蛇窑,位于台湾南投县水里乡顶崁村,邻近日月潭,由制陶师傅林江松建立于1927年。它是目前台湾现存最古老的窑,因远观状似蛇故称之“蛇窑”。

蛇窑乃源自福州,水里蛇窑是台湾现有最具传统乡土文化的柴烧窑,窑身长达百余台尺,以木柴为燃料,柴灰落在坯体上,以致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和朴拙的质感,为现代窑所无法取代。

水里蛇窑传承了南投陶业200多年来的技艺,如镂空、镶嵌、化妆土、压印贴花、刮雕等技法为陶品创造了特殊的美感。

1937年,第二代继承人林木仓接管蛇窑。二战时,水里蛇窑受台湾总督府委托,制作协防作战的防空缸、地下陶制大型管线等战时用具,以及百姓所用的民生必需品。战后,随着塑料、五金制品的兴起,传统陶艺受到了重大冲击,蛇窑所出产品几近无市可销。就在传统柴烧窑面临困局时,林国隆执掌蛇窑,并引导蛇窑成功转型。

如今,在林国隆的辛勤耕耘下,水里蛇窑终于走过那令人唏嘘的心酸岁月,成为陶艺教学、陶瓷文化推广与小区发展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未来将更引领着产业朝着窑场本质的薪传、艺术生活化的广度与深度推广、文化思想的聚集与分享,用在地力量带领台湾文化的前进。

工厂现场

承接祖业 记录历史

“需要我回来继承祖业吗?”身为家中独子,林国隆在高中即将毕业时这样询问了父亲。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传统窑场受到塑料等工业制品的取代,此冲击也让水里蛇窑逐渐走向夕阳产业。

然而,父亲仅说了一句话:“虽然传统烧窑的行业已经是夕阳产业,但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它。”就此,林国隆便知晓传承家族事业是父亲的心愿,因此担负起了继承家业,振兴蛇窑的责任。

为了不让台湾最古老的蛇窑消失,林国隆极力思索其生存之道。最后,他决定先充实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考上了联合工专陶瓷玻璃工程科。

第一天到学校报到时,他便告诉后来影响他最深的陈焕堂老师:“这科系是我的第一志愿,也是唯一志愿,因为我家里工厂快倒了。”

这番话,让林国隆得到了这位恩师的关注与帮助。在求学与业界实习之余,他思考着水里蛇窑生存的价值所在,并发现蛇窑除了具有生产传统陶瓷的能力之外,最珍贵的价值莫过于“文化”与“历史”。

这样,林国隆对家业就有了非常清楚的定位,只要记录着历史,就有其文化价值。

为了唤起人们对传统制陶技艺的重视,林国隆决定将水里蛇窑定位为文化教育与生产制造并存的角色,转型为台湾第一间将传统窑业工厂发展至具有国际水平的水里蛇窑陶艺文化园区,开创窑业历史的新页。

陶艺教学现场

生活点滴 创意不朽

在水里蛇窑,你看到的每件作品的创意,无不源自点滴的生活。早期,水里蛇窑所在地为聚落的生活重心,涵盖生活、职业等等的需要,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蛇窑衍生出在地独有的生活文化。

当时,居民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将蛇窑应用在于生活层面上,制陶师傅勤俭持家的生活理念,以及在地居民如何发挥社群的力量,将当地发展成为台湾重要的陶瓷重镇等故事般的情境,都是可以让现代人细细品味和想象的。林国隆将此延伸,发展出来许多原创且浪漫的想法,并加入台湾元素。如今,他已成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人物之一。

2000年,林国隆联合水里蛇窑的两位大师傅林木仓和蒋逢荣,以传统手挤坯法的方式,制作一个高约6.68米的“千禧双口瓶”,缔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水里蛇窑的知名度也一并打响。后经由各大媒体的宣传,水里蛇窑成为家喻户晓的观光工厂。

林国隆认为,台湾的工艺文化不能只锁在台湾,因此也举办过数次的国际性的陶艺研讨会,邀请全世界知名的陶艺家,来水里蛇窑进行陶艺的交流。

同时,林国隆还心系台湾的文化教育,自2011年开始,担任亚太创意技术学院茶陶创意研究所、文化创意研究所副教授,以及台湾中兴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副教授。

此外,林国隆还获得各界的邀请,进行了数百场的创业、创意、设计、经营管理等演讲活动。还受邀到大陆,以及韩国、阿根廷等地演讲。

追求本真 寻求突破

水里蛇窑一脉相承的“土”思想,正是水里蛇窑本质代代相传的感动。

林国隆很清楚,只有走向“艺术生活化”,陶艺才能达到永续传承的价值,唯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表述当代陶艺的语言,文化才能真正的进入大众的生活中。

水里蛇窑烧出的作品往往以符合时代背景意义作为创作题材,强调实用与艺术同时兼具的使用价值,使其工艺满足生活化的需求。

林国隆坚持利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单纯的色系,并在细节的部分加以装饰、组合,细心巧妙地表现出陶的简洁、素雅、沉稳、随性、古朴的风格特征,不加约束、不求刻意,以自己的语言来表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20几年来,林国隆不断钻研古法的柴烧技术,寻求技术的突破,至今已烧出了专属水里蛇窑的风格特色。火红的痕迹、斑点落落的鱼卵、流瀑般的落灰、粉光的金银彩、倾泻而下的兔毫等,以最简单的造型,凸显柴烧更细致的质感变化。

历经多年努力,林国隆不仅在作品上以及文创产业的经营上获得了各界的肯定,也为台湾的传统窑业注入一股永续发展的生命力。

《共生壶》

《春鸣壶》

《丝情瓜意》

《观自在》

《夏蝉水滴》

《战马》

猜你喜欢
陶艺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