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析

2016-09-27 09:10冯仕礼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冯仕礼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从小学阶段,学生就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中的精华——诗歌。但是,由于这些古诗的创作年代久远,语言的运用也和现代汉语有差别,怎样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增氧学生的诗词修养,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现阶段正在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总结了几点建议,组织成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86-01

中国一直都被称为"诗的王国",韵律优美,铿锵有力的古诗词一直都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文化瑰宝。因此,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国的诗词讲求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识记,特别是那些经典的诗词背后还蕴含着诗人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但是要做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感受力和热爱,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诗歌本身的特点有效果的安排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欣赏古诗、背诵古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于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有自己的如下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1.紧扣诗眼,提纲挈领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属画龙点睛之笔。只要抓住了诗眼,鉴赏古诗时就能提纲挈领,准确理解诗义。一首诗因诗眼使人更觉灵动与透彻,透过诗眼可以洞悉诗人的内心,可以把握诗歌的精髓。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绿"字,经过诗人多次的捻须苦思,改动十多次,终究凝聚成全诗的"眼睛",这一个"绿"字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千里江岸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又在这无限生机中隐约表达出诗人奉诏回京的别样滋味。"绿"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外显,凸显了该诗的神韵,使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

2.创设情境,让学生看一看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作为教师,要借助这些媒体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可以使声、形、色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造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宽信息传递的渠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古诗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再现诗文画面、感受诗的意境、感悟诗情,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之意境。 如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文未出,声画先行,学生眼前展现的是一幅诗人站在黄河边观赏山川美景的中国水墨画,耳边回响的是古琴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渔樵问答》。此时,学生仿佛就置身于诗人当时的情景之中,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当时诗人在想些什么,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接着的学诗明理打好基础。

3.领略诗意境界

古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所创造出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古诗讲究的是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创造意境。小学教材中收录的古诗凝练优美,往往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多,情感体验相对较少,古诗中的语境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可从补充材料、反复诵读、情景再现、联想对比、借助多媒体课件等多个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文,领会意境,通过多读、多想、多听、多看,还原描绘的形象,从而由表及里,品味特有的意境,领会蕴含的道理,促进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升华。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课上为学生补充一些与古诗相关的资料,还原诗人的写作背景,诗人当时正携妻子流落在外,听到混乱多年的"安史之乱"被平息的喜讯后不禁大喜若狂,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此诗,这样便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喜欲狂"的激动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之情。又如教学《登鹳雀楼》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读首先读通读顺了解大意,然后再读找出美的画面,然后再读进入诗境,感悟作者内心,经过这样反复诵读之后水到渠成地读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哲理。又如教学《江雪》时,首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字词,然后指导他们进行联想,通过想象飞雪漫天、寒江独钓的画面,体会冰天雪地的世界里诗人内心的孤凄之情,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融入到全诗所表现的意境中,体验诗人孤高清傲的情操。

总之,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在古诗的教学中,诗句的理解, 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归宿到能力的培养上。 我们在教古诗要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朗读能力; 二是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三是诗的欣赏能力。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另一位先哲也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都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古诗教学来说,它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而言之,把握好以上三个环节,小学古诗教学就能达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兼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施茂枝;小学语文第二册古诗教学建议[J].云南教育;2002年Z1期

[2]单永贵.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0年09期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拟古诗”之我见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