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亨特张》
——揭开了城市的“华美之袍”

2016-09-28 10:08李思琦
戏剧之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写实

李思琦

(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朝阳 100024)

《神探亨特张》
——揭开了城市的“华美之袍”

李思琦

(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朝阳 100024)

【摘 要】近几年来,在中国的许多影视作品中,城市往往被描绘成光鲜的、披着华美“袍子”的繁华都市。高群书导演的《神探亨特张》一反常态,赤裸裸地揭开城市的华美之“袍”,用写实手法将首都北京街角巷里最真实、丑陋的一面暴露在观众眼前,探寻“袍子”下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神探亨特张》;高群书;写实

张爱玲在小说中写道“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如果将我们生活的繁华都市看做一个生命体,它又何尝不是披着光鲜的“华美之袍”,掩盖角落里如“虱子”一样存在的社会乱象呢?

《神探亨特张》改编自真人真事,主人公原型是北京双榆树派出所的便衣民警张惠领,张惠领七年时间里抓捕违法犯罪者1600多名,被誉为“神探亨特张”。影片跟随张惠领的视角,随着张惠领抓捕违法分子的踪迹,深入北京城底层,直击光怪陆离的社会乱象,撕开繁华大都市光鲜的“华美之袍”,展现了卑微苟活的社会众生相。

面对众声喧哗的电影市场,《神探亨特张》远离了商业片角逐的游戏,怀着深切的人文情怀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在北京城最底层的土壤中开出了一朵“现实之花”,本文旨在探讨电影如何使用纪实手法深刻地挖掘和呈现生活本真。

一、用“散点透视法”观照现实

“散点透视法”是中国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观察事物的一种独特方法。区别于“焦点透视法”的固定视角,“散点透视法”强调艺术创作者视点的移动变化,创作者可以自由穿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之间,站在不同的立足点,将所要描绘的事物统统展现在一张绘画上。

《神探亨特张》将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法”运用在电影的叙事上。高群书导演“将摄像机扛到大街上”,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中关村一带,呈现了不加修饰的实景。这里外来务工人员群居,鱼龙混杂。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北京,没有国际化大都市繁华气派的现代景象,而是拥挤的人群、肮脏的街道和无章的街头乱象。在肩扛和手提摄影机偷拍跟拍的晃动影像中,在长镜头和自然光源的真实还原中,我们跟随主人公张惠领的步伐,调查和抓捕罪犯,穿梭于北京城街角巷里。从张惠领的主观视角出发,电影实现了对底层社会百态的观照,将“散点式”的人物和事件“珍珠项链”式地贯穿了起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困苦挣扎的底层人民。其中包括携家带口艰难讨生活的碰瓷儿夫妇、倒卖假钞却致使女儿不幸离世的单亲妈妈、银行门口持刀抢劫的杀人罪犯、满嘴荒唐言的假算命先生、屡教不改的盗窃集团头目张发财等。

与此同时,影片在刻画底层人物生活的同时,还零碎地穿插了一些现实社会的弊病现象。例如,广告贴手们熟练地在大马路上粘贴小广告;公交车上的年轻女孩儿因不愿让座而与大爷、大妈争吵厮打;险些上当的已婚妇女有时间听江湖骗子算命,却没时间为警察抓捕骗子作证等。这些以碎片化的方式出场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导演在创作的时候也并没有将焦点着重放在几个人物或者事件上。

电影运用白描手法,客观、细腻地观察和捕捉了北京底层人民的真实人生。正是这种平淡如水的散点化叙述方式,促成了该电影独树一帜的纪实风格。

二、用“非典型化”手法还原生活

首先,从影片整体的叙事环境来看。影片为了尽可能还原北京城街角巷里的真实场景,用全知视角来记录和呈现真实世界。影片大量采用长镜头、固定镜头和跟镜头,以追寻张惠领的脚步,记录碰瓷儿、偷盗、诈骗等道德乱象。比如,影片在展现碰瓷儿夫妇、算命骗子和假钞女的作案过程时,我们看到的影像,都是从张惠领所在位置出发拍摄的长镜头。这种纪实风格,对影片叙事环境提出了要求。

在晃动的镜头中,我们看到的是没有被过滤的北京乱象。一系列无修饰的真实生活景象就这样被镜头还原了,包括停满汽车的窄巷、脏乱差的街角、交通拥堵的街道等。影片正是从这样的纪实角度出发,没有着意强调和塑造典型环境,呈现着不加粉饰的现实。

其次,电影《神探亨特张》人物形象的塑造,区别于高群书以往的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高群书善于在正邪较量中高扬时代精神和英雄主义理想。[1]不管是《风声》中的共产党特工,还是《西风烈》中的“四大名捕”,高群书导演都赋予了他们英雄人物的光环。而《神探亨特张》中,我们看到的正反派人物都是生活中可以触及的普通人,在现实的泥土中生根发芽的常人。

电影以“神探”张惠领这个人物为叙事基点,围绕老张抓捕东北盗窃集团头目张发财的主线展开叙事。作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改编电影,《神探亨特张》既没有为正面人物戴上“光环”,也没有为反面人物铺撒“阴影”。影片中,张惠领不是绝对的英雄人物,他有显赫的功绩,也有面对“负能量”环绕的焦虑和苦恼。张发财也不是丧心病狂的绝对大反派,例如,在和张惠领的对峙中,他给张慧领发了一条短信,称“就在你的辖区,三天为限,我偷够十万元,捐给今天的小女孩,偷不够我告老还乡”。可见贼王张发财挑战法律权威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玩笑和戏虐式的玩世不恭。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都彰显着不加粉饰的现实质感。高群书导演在电影中尽可能地将两个主要人物“生活化”地表现了,使之更加契合整部影片的纪实基调。

除此之外,张惠领和贼王张发财在天桥上的两次正面交锋设计也显得充满生活的质朴感。以往警匪片中的正反面人物交锋,通常伴随着剧烈的冲突,但高群书导演在《神探亨特张》中却平淡地处理了这一情节。桥下正反势力正在紧张地进行拉锯战,而桥上的贼王张发财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有人要输了”,张惠领反问“是吗”。高群书导演在电影中刻意地将许多正面冲突处理成了“平静湖面上荡起的一阵波澜”,弱化了电影的戏剧性,增强了电影的纪实性。正是在此基础上,影片顺理成章地将张惠领和张发财这两个人物形象“非典型化”了。

三、用非职业演员营造“真实感”

电影《神探亨特张》一大显著特色在于,参与表演的许多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是发迹于微博的意见领袖和文化名人。例如,影片中扮演主人公张惠领的张立宪,是一名著名的出版人;贼王张发财则是由著名民谣歌手周云蓬扮演;碰瓷儿的奔驰车主的扮演者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此外,@慕容雪村、@作业本、@票爷等微博红人也在影片中纷纷出场,客串骗子小偷。

相对于职业演员来说,非职业演员更能跳出职业演员经常受限的规定情境,他们的表演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现实还原。[2]非职业演员在表演和呈现人物的时候,呈现的表演技巧和痕迹更少,他们在对人物角色进行揣摩的时候,更多的是依照对于生活的认知和参考。非职业演员的表演更能够营造出一种质朴和笨拙的“真实感”,契合电影纪实风格。

除此之外,这些电影中出现的微博红人和社会名流,在现实生活中属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精英阶层,在网络、影视、出版平台上担任“社会观察家”的角色。高群书导演邀请这些精英们去反串表演违法分子和底层人物,有其升华现实的用意在。这些人作为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本来就在现实中反思和审视着中国社会的弊病,他们对于底层人民的观察是其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在对普通人民真实生活的认知上,他们超越了银幕前的许多观众。换句话说,这些精英们对于劳苦百姓的生活困惑与生存焦虑有更深刻的感受力。这些演员既无职业演员刻意的表演痕迹,又带有自身对现实的深刻解读,他们换位思考之后的质朴表演形式是建立在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之上的。故而,这种表演,又完成了对电影纪实本意的一种超越。

四、用音乐升华现实

除了表演形式外,电影《神探亨特张》中的音乐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图。该影片是一部近似纪录片又非纪录片的纪实风格电影。高群书导演在纪实风格之上,用三段音乐完成了对电影超越生活的升华。

该部影片主要穿插了三首歌曲,包括影片开头主人公在聚会时高歌的《现象七十二变》、电影中反复响起的民谣《沉默如谜的呼吸》和片尾结束时的《北京》。影片中,主人公张惠领唯一一次直抒胸怀是在面对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发生的。他称自己每天一睁眼就开始面对接连不断的“负能量”,虽然闹心但却无可奈何。其实,影片刚开始时,张惠领在酒桌上的那首《现象七十二变》就已经提前向观众暗示了这位中年“神探”的不安与困惑。其中的一些歌词,例如,“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就像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等,正是对张惠领人生迷茫的表达。

影片中反复响起的插曲《沉默如谜的呼吸》,正是片中贼王张发财扮演者周云蓬的代表民谣。这首歌的歌词和曲调简单却深刻,歌中唱道“千钧一发的呼吸,水滴石穿的呼吸,蒸汽机粗重的呼吸,鱼死网破的呼吸……”这种沉默如谜的,不就是电影中,北京城底层民众在生存困境中奋力挣扎的呼吸声么?片中违法分子面对镜头的申诉和告白,不就是被我们忽略掉的呼吸声么?碰瓷儿集团的女头目面对审讯女警,为自己申辩道“你是北京警察,我是北京下岗女工,我们不去做小姐就不错了”;而碰瓷儿团伙的奔驰男更是给民警们上起了课,称“我觉得这个社会啊,是一个劫富济贫的社会,富的要劫,穷的要济”……这些最卑微、最底层的违法者都通过镜头为自己告白,伴随《沉默如谜的呼吸》这首歌缓缓的倾诉,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些卑微生命的“沉默呼吸声”开始为观众所重视。

此外,影片结尾曲《北京》也同样是在揭开繁华都市的华美“袍子”下,人们被掩盖的生存焦虑。三首音乐辅助影片实现了对现实的深刻描绘和提高升华,是导演主观意图的酣畅表达。

五、结语

《神探亨特张》撕开了城市华丽的“袍”,使如“虱子”般隐藏的人性“短板”和社会弊病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影片最后,贼王张发财计划落空,张惠领面对一直对自己猛追不放的违法分子家属,说道,“你要是愿意,就给我打下手,跟我一起抓贼”。这样的开放式结局,给“病态”的城市和“病态”的人一个反思自我和救赎自我的机会,引人无数感慨。

参考文献:

[1]李彦姝.《神探亨特张》:先锋理念与反先锋叙事[J].电影批评,2012.5.

[2]吕海坡.高群书导演电影研究[J].河北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26-02

猜你喜欢
写实
浅析舞台美术的写实与写意之美
浅议《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