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6-09-28 05:43赵玉侠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16期
关键词:畜牧局养殖场疫病

赵玉侠

(渑池县畜牧局,河南 渑池 472400)

渑池县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赵玉侠

(渑池县畜牧局,河南渑池472400)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是,重大动物疫病给畜牧业造成的风险也日益突出,尤其是禽流感和口蹄疫等疫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畜牧业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既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同时也要提高广大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才能进一步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渑池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1 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

近年来,渑池县动物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发生的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1.1落实防疫责任,健全应急机制

建立了“六位一体”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畜牧局与兽医站、动物疫控中心与包乡技术人员及动物防疫员、乡(镇)政府与规模场法人逐级签订了责任书,细化各项指标和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格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成员,修订和完善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法定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专项应急预案,成立了渑池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小组,落实应急专项储备资金30万元,更新、充实了应急物资储备。建立了以畜牧技术人员为骨干的80人应急预备队和现场诊断专家组,加强对应急预备队员的培训。实行县、乡畜牧部门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并实行节假日值班向县政府、市局备案制度,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做到立即报告,迅速行动,果断处置。

1.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健全防疫队伍。全县有乡级动物防疫员60名,由县畜牧局管理,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拨付,每人每年3 000元。每个行政村都配备有村级防疫员,共288人,由乡镇农办管理,每人每年960元的劳务报酬由乡镇政府纳入财政预算720元和畜牧局列入专项支出240元。二是加强防疫员培训。县畜牧局成立了由4名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畜牧兽医师组成的培训组,制定了系统完善的培训实施方案,建立了基层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采取定期集中培训、分批培训、以会代训、实践技能操作培训等形式,使防疫员都能够按照免疫操作规程进行防疫,掌握常见动物疫病防治知识,切实提高了基层动物防疫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质量。三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在管理模式上,乡级防疫员由县畜牧局负责选拔、考核、聘用;村级防疫员由各乡镇负责对防疫员的选拔、考核、聘用。在长效机制上,建立基层动物防疫日制度,各乡镇兽医站负责辖区内乡、村两级防疫员的日常管理,每村每月固定1-5日作为动物防疫日,由防疫员按防疫日到各村开展防疫工作,做到防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在考核机制上,制定了《渑池县动物防疫考核验收细则》,把动物强制免疫、标识佩戴、免疫档案建立和疫情报告等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定期对乡、村两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挂钩,防疫员考核成绩达93分以上的发全额工资,每下降1分扣20元,对考核成绩低于70分的或违规操作、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解聘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同时,严格奖惩措施,根据全年考核结果,评出16名先进防疫员,颁发《先进防疫员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1.3规范疫苗管理,提升免疫质量

一是疫苗订购科学化。建立强制免疫疫苗订购逐级申报制度,即由各乡兽医站根据畜禽饲养量提出疫苗使用计划,县畜牧局统一组织订购,既保证了疫苗的正常供应,又避免了订购疫苗过量而造成库存积压、过期失效的浪费。二是疫苗发放台账化。健全疫苗管理制度,指定专人发放,建立出入库台账,对每批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失效期等都详细进行登记造册,发放人和领取人亲自签名,确保每瓶疫苗从县到乡再到场(户)都能快速准确地追溯。三是冷链管理制度化。加强县、乡、村三级冷链设施建设,县疫控中心有30 m3的冷库1座、配备低温冰柜2台,各乡兽医站都配备有冰箱,防疫员配备了冷藏箱,建立疫苗仓储温控记录,每天记录仓储温度,保证疫苗规范储藏。四是督导检查常态化。每月开展一次督导检查,重点核对疫苗领取发放数、仓储温度、追溯当场到户情况,对养殖企业自行采购疫苗的,要详细登记疫苗来源、品种、数量等信息,确保疫苗规范管理、科学使用。

1.4创新工作方法,推行“联合防疫”

为了进一步强化乡级防疫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畜牧局创新工作方法,采取“联合防疫”新模式,即由一名乡级防疫员组织所包区域的几个村的村级防疫员组成防疫小分队,在所包区域逐村逐户开展排查,逐头(只)免疫,并建立完善档案。一是扩大了宣传。小分队走街串户,在开展防疫的同时,积极宣传防疫知识、疫情信息和强制免疫的重要性,增强了养殖场户对动物防疫的认识。二是加快了防疫进度。“联合防疫”小分队集中了防疫力量,防疫员按各自分工实行流水线作业,避免了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提高了免疫进度和疫苗的利用率。三是确保了防疫质量。采取“联合防疫”新模式,稀释的疫苗能快速用完,减少疫苗浪费,保证疫苗质量,同时乡村级防疫员在免疫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学习,避免打假针、打空针、打飞针、剂量不足、漏头漏只的现象,确保了免疫效果,提高了防疫员的工作实践能力。四是提高了应急能力。充分发挥了每个队员的特长,及时处置免疫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杜绝防疫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可为养殖户解决饲养、管理上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畜禽的疾病诊治问题,很受养殖户的欢迎。

1.5实行公开承诺,强化防疫监管

为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从源头上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该局进一步加强规模养殖场(小区)监管,推进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防疫规范化管理。一是实行公开承诺。在全县统一制作了350块免疫明白栏,张贴在全县235个行政村和100多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的醒目位置,明白栏内明细了动物免疫项目、免疫标准、固定防疫日、防疫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内容,覆盖率达100%。二是强化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审查监管。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规范办证申请程序,对养殖场(小区)选址、布局、设施设备、人员、制度等情况进行逐条逐项现场审查。对防疫条件不达标的,审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严把现场审查关。三是强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的日常监管。制订《渑池县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实施方案》和《规模养殖场监管制度》,明确规模养殖场防疫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实行“一对一”监管。监管责任人每月不定期到场巡查,重点检查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档案建设、防疫消毒、强制免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饲料兽药使用、出栏报检等情况,建立巡查记录。对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小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使养殖场(户)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1.6加强疫情监测,严防疫情传入

为准确掌握动物疫情动态,科学评估和分析区域内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准确做出动物疫病预警预报,渑池县畜牧局狠抓了三项具体措施予以落实。一是规范兽医实验室。根据河南省兽医实验室建设标准,对实验室进行全面装修,购置实验仪器设备等器材,于2011年5月通过了河南省畜牧局考核验收,兽医实验室能力得到提升。日常运行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和质量管理手册规范进行,严格实行责任制,操作按规程,实验有记录。二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制订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和计划,严格按照“目标明确、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工作原则,坚持种畜禽场与商品畜禽场相结合、规模场与散养户相结合,科学设立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调查结果,开展分析评估,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坚持日常监测与集中监测、普遍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大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效价的监测力度,重点加强种畜禽场、养殖小区、活禽交易市场、畜禽养殖密集地等地区的畜禽疫情监测。同时,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作用,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准确了解农户养殖的畜禽健康状况。县、乡畜牧兽医部门都设立和公布了疫情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疫情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核实排查,坚决果断、科学稳妥处置各种疫情隐患。

2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动物防疫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学习、宣传《动物防疫法》工作不够

畜牧兽医部门对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学习、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群众对《动物防疫法》的内容了解还不多,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山区,群众依法做好动物防疫的观念还比较淡薄,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还不够,强制免疫难度大,逃避检疫的情况时有发生。

2.2管理体制不顺

乡镇畜牧兽医站属条块双重管理,业务上由畜牧局指导,人、财、物归属乡镇政府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管理和领导上的混乱。由于人、财、物三权到乡镇,畜牧局无法行使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工作上不能形成合力。

2.3防疫员工作量大、经济待遇低

近年来,该县畜禽饲养量逐年递增,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常年工作在防疫第一线,承担着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免疫标识佩戴、消毒灭源、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档案填写和检疫监管等工作,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村级防疫员每年补助不足千元,除去走家串户交通费、电话费所剩无几,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如交通工具、路途坎坷及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等,都直接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稳定性。

2.4动物免疫应激反应补偿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随着动物强制免疫病种增加,动物出现免疫副反应甚至死亡的机率加大。在损失补偿方面,由于机制不健全,防疫人员常因动物免疫副反应与畜主发生纠纷,养殖户就对防疫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妥善解决,直接造成养殖户和防疫员之间个人矛盾,致使今后工作陷入被动。

3 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媒体报道、发放资料、培训教育、科技下乡、在动物规模饲养场内制作大字标语、科普宣传栏、安放警示牌和责任公示牌等形式,加强对《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动物疫病防疫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科学养殖,依法防控知识,提高养殖户知法、懂法、自觉守法意识、督促养殖户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病原及时消灭,防止病原扩散蔓延。

3.2理顺管理体制

必须坚持以业务部门管理为主,乡镇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原则。乡镇畜牧兽医站应作为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在乡镇或区域派出的机构,人员、业务、经费都由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好乡镇畜牧兽医站与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关系,既要履行好县级畜牧兽医部门作为乡镇派出机构的职责,又要主动接受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协调和指导。

3.3提高工作待遇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动物防疫员的投入,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员待遇,劳动报酬应参照村级干部待遇,从事多年的老龄人员也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以激励有知识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动物防疫工作。同时引入绩效工资制度,将年终考核与工作能力、业务成绩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感。

3.4健全补偿机制

建议政府部门应将免疫反应病死畜禽的补偿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完善赔偿机制,简化中间环节。落实国家强制免疫政策,这项资金应作为动物防疫机构的专项储备经费,只有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才能使疫苗反应得到及时抢救,死亡反应及时补偿到位,防疫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畜牧局养殖场疫病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Reliability-based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using incremental shifting vector strate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南岭村“畜牧局”的变局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某市畜牧局机关办公室遴选公务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