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中华国学扬智慧风帆

2016-09-29 18:43冀玉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学学校文化

冀玉峰

进入21世纪,所谓的“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对作为巨大精神文化宝库的国学,却知之甚少。 2011年11月,密山市逸夫小学提出了“国学育人”的理念,构建“国学教育”办学特色,旨在发挥国学“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教育功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具有民族灵魂、现代智慧的中国人。

一、优化校园氛围,体验国学

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学校着重彰显国学经典,多元的视觉与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1.百米古诗词长廊。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能够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优良传统和开拓创新获得成功的情感。充分挖掘学校围墙平面资源,以底蕴厚重、持久耐用的黑色大理石为原材料,采用了便于学生阅读的楷、宋、隶、行四种书写体进行刻制。学校领导和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尝试雕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建起了百米中华诗词长廊。精选了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中46首,其中五言诗30首,七言诗16首。清晨和课间,学生驻足诗词前朗读、欣赏,“润物细无声”,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

2.国学经典走廊。为引领学生走进国学经典文化,感悟华夏文脉,学校根据各楼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儒家学派为主,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为重点内容,每楼层一个主题,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国学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一楼设计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的《三字经》《弟子规》两个蒙学内容。二楼主题是早期儒家最具代表性的“四书”,基于“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认知考虑,让学生从小就能触摸到国学文化的精髓,为他们今后成长做好铺垫。三楼主题是儒家的“五经”,精选了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名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濡染学生践行忠信、义理。四楼设计了诸子百家的经典名著,以名片、名言的形式一一做以介绍,实现了文化经典与视觉空间艺术的有机结合。

3.“国学园地”宣传板。为营造更为浓厚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学校成立了“国学园地”板报宣传小组,组织设计了图文并茂、生动丰富的华夏文明、经典诵读、笔墨春秋、国粹天空四个板块,每月一期展示在一楼最为显著的位置。“国学园地”的开辟,使学生在上下楼举手投足间,了解国学经典的基本知识和深厚哲理,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4.国学经典阅读专栏。为了弘扬国学经典,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激励学生阅读,各个班级开辟了“国学经典阅读专栏”。一至五年级的学生根据年段学习诵读的不同内容,或抄写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名句,或给古诗词配画,或自编经典诗文手抄报……虽然学生的笔墨稚嫩,但主题鲜明,构思精巧,色彩鲜艳,充分地展现了他们在国学经典教育学习中的收获。锻炼了学生抄写、材料收集、排版、美工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优化阅读途径,感悟国学

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学校构建了国学诵读校本课、经典晨读、课前诵读、自主诵读四个基本阅读途径,感悟高尚的民族精神和做人的道理,在情感升华的过程中传承国学。

1.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国学经典校本课程。选拔有一定编辑能力和国学素养的教师组成编委会,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发了一至五年级5本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每个年级的经典诵读内容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古诗部分,收集了本年级教材以外的又与教材相关联的经典诗词;二是经典诵读部分,按照各年级学生的需求及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分别安排了《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四书”“五经”《陋室铭》《少年中国说》等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每一册分上、下两学期,古诗和国学经典各为15课,共30学时内容。各册读本主要由课题、古诗文、 注释、译文和赏析、背景几个板块组成。国学经典诵读读本由各年级语文教师任课,并纳入课表和教学常规管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诵读、探究、交流,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2.国学经典晨读。学校安排每周一至周五早7:10-7:30的晨读,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由班主任和学生“小老师”组织进行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配乐吟诵,学生自主选择。经过实践,学生的记忆能力显著提升,国学经典的积累量大幅度提高。优美的节律、丰富的经典文化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晨读中的“古诗配画交流”更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感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3.课前诵读。即在课前候课的时间里,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和表演。候课时间较短,因此主要内容为古诗词。日常化的诵读活动强化了学生的记忆,通过“熟知、想象、升华”这一感悟过程,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培养健全人格。

4.自主诵读。学校建立电子图书网络系统,实现“国学图书班班通”,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查阅。30个教学班均设立了图书角。容纳了学校集中配备、自编国学欣赏、学生自备交流三方面的图书。让国学读物走近学生身边,拓宽经典阅读范围,增厚学生国学知识的积淀。每每课间都会看到这样一幕: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埋头看同一本书;有的学生被一些段落的精彩描写打动了,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其他学生慢慢围上去聆听、讨论,有的学生将自己所学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深刻地感悟在点点滴滴中生成,促进了个体感悟到整体感悟拓展。

三、优化活动延伸,传承国学

1.国学文化节。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国学文化节系列活动。国学经典诵读展示、经典古诗文歌曲表演、古诗配画比赛、古典诗词书法展览、国学经典专栏评比、国学经典手抄报评选、古诗词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赛激趣,以赛促读。活动中学生诵国学、唱国学、书国学、画国学,多姿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是精神的洗礼、灵魂的超越、人性的回归和情感的升华。

2.国学广播。学校创办“国韵馨香”校园国学广播站。为学生构建传承国学体验交流平台。开辟了“古诗仿写”“阅读心得”“我说诗文”“经典故事”“经典歌曲”专栏。全校学生可以自主地把自己阅读国学的成果以自己喜欢方式在广播中分享给全校学生,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

3.国学大学堂。为进一步拓宽国学教育渠道,让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学生心中生根,逐步实现知识学问的积累、文化品位提升、道德品质的提高。学校开设“国学大学堂”。选拔了6位具有较高国学修养、对国学教育认识深刻、富有工作热情的教师组建了国学讲师团。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围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采用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讲解、互动交流、观看视频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授课,两周一课时,为国学传承、学生成长构建新的平台。

4.特色学习活动。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拓展国学教育,对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成立了中国画、书法、对联、茶艺、乒乓球、传统礼仪、中华诗意、武术等学习小组。选派有专业素质、有专业特长,具有任课能力和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全校学生打破年级制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基础,自主选择课程参加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自主学习国学的空间得以拓展。

四、优化生活实践,和谐成长

在学生通过阅读懂得中国儒家经典的同时,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在国学实践中养成健全人格。开展了“五常”实践活动,即以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实践活动。仁,每天与家人、同学和谐相处;义,每天做一件感恩的事。礼,每天的行为语言文明;智,每天学习进步一点点;信,每天兑现自己的承诺。“做一件同学开心的事”“我给爸妈端杯水”“每天一份自主作业”“文明语言在口中”“说到做到我能行”等班级自主活动丰富多彩。尽管这些不能涵盖“仁义礼智信”的深刻内涵,但具象化的、与学生现阶段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知识、能力、品德、情感等内化为一种持续、稳定、发展的品质。

在国学教育过程中,引领学生继承中华国学、弘扬智慧风帆。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启迪了心灵真善美,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文化修养、知识智慧等协调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语言、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音乐艺术、运动武术等知识。传统思想、美学、哲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佟 馨

猜你喜欢
国学学校文化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校推介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