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只为更安全

2016-09-29 21:59
世界汽车 2016年9期
关键词:星级车型汽车

包崇美

2016年8月5日,2016第三届中国汽车安全日暨C-NCAP十周年活动在天津成功举办。本届汽车安全日活动主要分为3个环节:C-NCAP十周年成果分享会、全球首次公开车对车垂直碰撞试验、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功能体验和先进汽车安全技术展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于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赵航、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世界NCAP秘书长David Ward、澳大利亚NCAP CEO James Goodwin、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洧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文宝忠等领导和来宾齐聚天津,共同分享10年来的中国汽车安全成果。国内外汽车安全技术专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技术人员以及全国两百家媒体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众多领导和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2006年8月29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C-NCAP的首次碰撞在当天下午3点准时进行。随着2006-01号车以50km/h的速度撞向刚性壁障,C-NCAP测试正式拉开帷幕。如今,C-NCAP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中,C-NCAP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消费者买车提供客观公正的参考信息,也为推动中国汽车安全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在C-NCAP十周年成果分享会上,众多领导和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如今,C-NCAP已经成长为国际知名汽车安全评价体系。十年的不懈努力与精益求精,无数次科学严谨的标准化试验,不仅让C-NCAP成为了汽车产品安全研发的风向标,更让C-NCAP成为了汽车安全的代名词。未来10年中,C-NCAP将会持续提升评价标准,引领汽车行业持续提升安全水平。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和严格要求,更多的还需要依靠国内外汽车企业和专家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因此,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推动C-NCAP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汽车工业发展潮流中继续发挥其行业引领的作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于凯

NCAP为各个国家的车辆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今全球已经有9个评价体系,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参加这次C-NCAP十周年纪念活动。十年来,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NCAP体系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试验设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汽车安全的评价搭建了最为高级的试验平台。全球NCAP产生的数据和相关评价信息,是汽车标准非常重要补充的方面,也为NCAP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推动力。

——世界NCAP秘书长David Ward

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作为VIP参加C-NCAP十周年的庆祝活动,非常高兴看到C-NCAP在过去10年取得的成功。澳大利亚NCAP与中国的合作非常密切,我们也希望和C-NCAP管理中心将来有更多的交流合作。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出口到澳大利亚,我们认为,与中国开展更紧密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澳大利亚NCAP CEO James Goodwin

从2006—2016年,C-NCAP在中国走过了10年。所谓十年磨一剑,这10年正是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之际,C-NCAP已成为汽车产品开发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指标。更重要的是,C-NCAP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了老百姓购车的重要参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秉承给予用户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保护的车辆安全开发理念,从成立至今,一直将车辆的安全性能作为整车开发的重要指标。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一体化整车安全开发体系,在这个体系建设过程中,C-NCAP作为中国最权威的车辆安全评价体系,一直是泛亚及通用汽车开发安全策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被动安全是基础,主动安全是未来,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汽车的主动安全更值得大家的关注和思考。预防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未来汽车安全技术将是呈现出被动安全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高度融合的趋势。相信在未来的10年、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C-NCAP会继续引领中国汽车安全开发技术的发展,为主动安全技术的全面融合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引导。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刘启明

C-NCAP在中国汽车安全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安全评价组织。C-NCAP采用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的评价体系,并公开发布参与评价的车辆信息,促使企业以更高的标准进行开发和生产,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为中国道路的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安全第一已经是吉利汽车发展战略之一,‘造最安全的汽车是吉利汽车追求的目标,我们将安全作为产品最重要的属性,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体系,保证该战略的实施。在吉利汽车发展自身安全的同时,我们非常希望C-NCAP以及其他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高校及研究院等,在汽车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等关键领域展开广泛合作,解决国内汽车难点问题,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发展。

——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冯擎峰

C-NCAP十年回顾

C-NCAP由最初的起步,到如今的壮大,经历了汗水与艰辛,也收获过荣耀与赞誉。在C-NCAP十周年成果分享会上,播放了一段时长约3分钟的短片,它记录了C-NCAP 10年来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和经典时刻,也印刻了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辉煌进程。当然,作为亲历C-NCAP成长的许多见证者来说,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所以对C-NCAP这10年的经历自然也是感触颇深。会上,曾在2006—2014年任C-NCAP管理中心副主任,现担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李洧回顾了C-NCAP的10年历程。以下为文字实录:

10年前的2006年3月2日,对于C-NCAP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中汽中心正式发布了2006年版,也就是首版的C-NCAP评价规则,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新车评价体系。同年8月29日,随着一辆贴有“2006-01-1”标识的试验车以50km/h的速度撞向刚性壁障,C-NCAP测试正式拉开帷幕。转眼间,C-NCAP已经运行了10年,共对327款车型进行了评价,碰撞试验近千次。一路走来,我们要特别感谢在座各位领导、专家,代表了从政府、行业、企业、媒体以及消费者等不同的层面,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让我们来一起回顾C-NCAP十年成长的历程。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有个客观事实是我们所有从事汽车安全的人必须要面对的,那就是交通事故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危害人身安全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重特大事故数量和死亡重伤人数一直十分突出。尤其是我国近10几年来汽车产销量、保有量迅速增长,导致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更加严峻。反观10年前的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整体安全水平不高,只停留在满足法规阶段。我们的自主品牌出口产品屡次遭遇“碰撞门”事件,那时候我们的产品刚刚走出国门,大家只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不知道外面的江湖很凶险。出口产品在国外一些机构的测试中出现0星、1星的情况,被称为“铁皮罐头”,这让整个自主品牌陷入信任危机。与此相对应的是,有些国外汽车公司看到中国尚未建立NCAP评价体系,他们为了降低成本而“钻政策的空子”,对出口中国的产品或在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配,这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无疑是极不公平的。

同时,一些汽车工业先进国家,如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先后推出NCAP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这样的评价对于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和降低事故重伤率和死亡率有明显效果。另外在当时,还有一个急迫的情况,那就是有国外的汽车俱乐部想在中国进行NCAP评价,想主导中国的评价体系。

正是基于上述这些背景,中国建立符合国情的NCAP评价体系显得刻不容缓。中汽中心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央企业,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我们义不容辞要把这副重担挑起来。

大家知道,要顺利完成C-NCAP评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得准备承受各种非议,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再难,我们也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中汽中心顶住层层压力,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充分保障了C-NCAP平稳有序地开展。

在组织机构上,中汽中心专门设立了C-NCAP管理中心,下设综合事务部、试验评价部、信息媒体部,各司其职。中汽中心的负责人就是C-NCAP的掌舵人。2006年,C-NCAP管理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就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赵航主任;第一任常务副主任就是当时中汽中心标准所吴卫所长,他们两位领导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C-NCAP的奠基人。另外还有,中汽中心主任助理及工会主席文宝忠曾任C-NCAP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汽中心副主任高和生也曾担任C-NCAP管理中心的副主任。让我们对这些为C-NCAP、为中国汽车安全事业曾经付出过辛劳的管理中心历任领导们表示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如今,在现任C-NCAP管理中心主任于凯、常务副主任冯屹以及副主任周华、王玮楠的带领下,C-NCAP又开启了新的篇章,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继续发挥其行业引领作用。

自2008年起,中国人保财险(PICC)一直做为C-NCAP第一战略合作伙伴,多年来与中汽中心共同致力于汽车安全理念的推广,为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C-NCAP的核心,《C-NCAP管理规则》及其贯彻执行,是行业最为关注的内容,也决定着C-NCAP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下面就《C-NCAP管理规则》的技术特点和管理流程,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首先是深入研究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包括交通事故的构成和特点研究、机动车辆的构成和使用情况调研、国内外产品技术状况试验分析等。尤其是2011年,由中汽中心牵头的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项目正式启动,为C-NCAP提供了更加全面、详实、准确、客观的数据支撑。

二是充分考虑国际的技术发展和中国汽车行业实际。基于国内标准法规、车辆及道路现状、汽车技术及评价方法,我们的评价体系做到了平稳起步、循序渐进、求同存异、独立自主。在广泛征求全行业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集全行业之力制定C-NCAP评价规则。具体技术层面来讲,C-NCAP规定的整车碰撞试验形态较美国、欧洲增加一个;加分项根据中国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同时,基于中国乘用车人员乘坐的特点,C-NCAP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将后排乘员安全性纳入评价体系,走在国际前列。

三是大力开展汽车安全前沿技术的试验方法研究。10年来,C-NCAP试验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碰撞试验室启用,为C-NCAP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高标准的硬件条件保证了试验的精度和结果的准确性,超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试验经验让我们有条件开拓更多新项目。2014年的世界NCAP大会上,我们勇于挑战,在400余名世界专家、行业和企业领导、媒体朋友面前,完成了中国首次公开的车对车15°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实现了碰撞点位置偏差±0.0mm的完美结果。今天,碰撞试验室还将公开进行车对车不等速垂直碰撞试验,这是对我们试验能力更高层次的挑战,让我们一起翘首以待。

四是规范的管理流程和严格的评价试验程序。为了使C-NCAP健康、有序地运行,中汽中心每年都会从自身业务收入中划拨2000万元专项科研资金预算用于C-NCAP管理中心购买试验车辆、进行相关试验评价以及相关的信息发布和交流活动等日常运行。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从购车、试验准备、试验过程到结果发布的各个环节,都有媒体的跟踪报道,全过程公开透明,向社会公开。

五是持续改进提升。10年来,C-NCAP不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评价规则紧跟国际技术发展和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使其能持续发挥应有的技术引领作用。10年间,C-NCAP已经历经了3次改版。2006年首版规则,C-NCAP提出了基本的100%正碰、40%偏置碰和侧碰三个测试项目;2009年第一次改版增加了儿童座椅和儿童假人,首次提出儿童乘员保护理念;2012年第二次改版除了增加鞭打试验、偏置碰撞提速、定量评价后排乘员外,还增加了对ESC配置的鼓励加分,主动安全概念体现;2015年第三次改版又对星级划分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对高星级车辆产品的要求。目前,管理中心正在加紧2018版规则的研究,将新增加行人保护、电动汽车测评以及更多的主动安全内容,再次推动中国汽车安全技术的提升。

10年间,C-NCAP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也得到了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充分认可与尊重。从2006年9月,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局长率代表团来中汽中心访问,到2008年、2010年C-NCAP与J-NCAP的两次中日NCAP研讨会,再到2014年中汽中心承办Global NCAP大会。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坎坷风雨,也见到了彩虹。C-NCAP不仅引领了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中国汽车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且唤起了整个社会对于交通安全的关注、提升了大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还极大地争取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话语权。

10年,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然而对于C-NCAP来说,10年代表了一种坚持,代表了一种不忘初心的信念。未来,我们更要有打造百年老店的理念。“提高车辆安全性能,降低道路交通伤害”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未来的路还需要我们共同携手前行。为了汽车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

C-NCAP未来展望

有句话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上一个10年已经结束,但是下一个10年即将开始。C-NCAP仍将持续发挥汽车行业的技术引领作用,始终用更高的标准去带动汽车产业的整体进步。在C-NCAP十周年成果分享会,C-NCAP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冯屹对C-NCAP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下是文字实录:

安全是C-NCAP的使命,也是汽车社会永恒的主题。虽然C-NCAP始于被动安全,却不会局限于被动安全。未来,被动安全将日益精细化,更为严苛的碰撞形态将根据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结果引入C-NCAP,构成全方位的车辆乘员安全防护体系;而快速飞跃式发展的主动安全技术则将无疑会体现在C-NCAP评价体系中,成为C-NCAP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主动安全技术,我们不只要研究ESC、研究AEB,还有很多先进的主动安全装备和技术也是我们关注的目标,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包括它们所能发挥的安全效果、社会的关注度、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等等。另外,所有的技术的升级也要重点关注,每一项技术都有它的更新换代、优胜劣汰,因此,必须不断地完善、不断地进步。

未来汽车将从“零死亡”向“零伤亡”再向“零事故”的终极目标不断迈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快,尽管完全的自动驾驶尚需时日,但区域性的、部分工况下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不会太久远。未来,被动和主动安全技术的融合将更加明显。同时,这些安全技术将与语音识别系统、数据信息交换系统以及IT网络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信息安全也将成为安全体系未来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大胆的畅想一下,再过一个10年,未来的C-NCAP可能不再是现在这种多个试验项目的叠加,而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更加综合的、也更加简洁的新型车辆安全评价体系,继续引领中国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打造未来汽车安全新境界。

未来,是个广阔的舞台,为了汽车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梦想能够实现。

C-NCAP十周年颁奖

积跬步,至千里,聚小流,汇江海,踏实做好每一步才能铸就辉煌的基石。C-NCAP发展至今已成长为国际知名汽车安全评价体系,是汽车安全研发设计风向标,这和汽车企业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正是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才使得中国汽车安全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为了表彰企业为汽车安全领域做出的贡献,经C-NCAP管理中心专家组评选,特别设置了C-NCAP十周年奖项,分别为C-NCAP十周年安全成就奖、C-NCAP十周年安全技术进步奖、C-NCAP十周年安全研发团队奖、C-NCAP十周年安全技术支持奖和C-NCAP十周年安全技术推进奖。具体奖项包括:

一、C-NCAP十周年安全成就奖:表彰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拥有较强实力,有众多车型参加过C-NCAP评价试验,并获得较好成绩的汽车生产企业。

获奖企业: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从榜单中可以看到获“C-NCAP十周年安全成就奖”的共有10个企业,这些企业有众多车型进行过C-NCAP评价试验,并有不错的成绩。从2006年至今,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共有12款车型进行过C-NCAP测试,其中有10款得到了5星级评价。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共有15款车型进行过C-NCAP测试,其中有13款得到了5星级评价。上汽大众有限公司则有14款车型进行过测试,除了2006年第一批测试的领驭获得4星,其余车型都得到了5星级评价。长安福特共有6款车型进行过C-NCAP测试,全都获得了5星。广汽本田有10款车型进行过测试,8款车得到5星级评价,第八代雅阁更是在2008年获5+星的好成绩。一汽大众共有10款车型进行过测试,除了2006年速腾获4星级评价外,其余车型都得到了5星。东风本田有9款车型进行过测试,7款车得到了5星级评价,其中CR-V在2007年的测试中获得5+星的优异成绩。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荣威和名爵品牌车型共有9款进行过测试,其中有8款得到5星级评价,表现突出。一汽丰田有9款车型进行过测试,全部获得了5星级评价。广汽丰田进行测试的8款车型也都获5星级或以上的评价,第7代凯美瑞在2012年获5+星级评价。

二、C-NCAP十周年安全技术进步奖:表彰近10年来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步,参加C-NCAP评价试验的车型成绩在10年中显著提升的汽车生产企业。

获奖企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集团、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从获奖名单可以看出,获“C-NCAP十周年安全技术进步奖”以自主车企为主。以奇瑞为例,在2010年以前,很多车型都只获得3星或4星级评价,而近些年,其所进行测试的车型几乎都得到了5星级,包括艾瑞泽7、艾瑞泽5和瑞虎5等。吉利同样是实现了由2星到5+星级的跨越式发展。和其他自主车企相比,广汽乘用车虽然成立较晚,但起步很高,进步明显。比亚迪则是在2011年以后所有进行过测试的车型都获得了5星级评价。

三、C-NCAP十周年安全研发团队奖:表彰在安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自主品牌企业安全研发团队。

获奖企业:浙江吉利汽车集团、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的自主车企都是自主品牌阵营的中坚力量。吉利曾有车型获得过5+星级评价;长安CS75曾以创C-NCAP得分纪录的成绩获5星级评价;上汽乘用车则早在2008年便有车型获得过5星级评价;一汽奔腾X80在2013年得到创纪录的58.9分。

四、C-NCAP十周年安全技术支持奖:表彰产品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较高,且所装配车型在C-NCAP评价试验项目中取得较好成绩的生产汽车安全配置的零部件企业。

获奖企业: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奥托立夫(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获奖的零部件企业都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国内汽车整体安全技术的提升和这些零部件企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对行车安全很有帮助的主动安全配置ESC在2012年被列为加分项,很多车型配备的ESC都来自博世。天合、奥托立夫和延锋百利得也都是顶级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经得起考验。

五、C-NCAP十周年安全技术推进奖:表彰积极与C-NCAP管理中心进行技术交流,为中国汽车安全试验水平的进步起到推进引领作用的国际企业。

获奖企业: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

这些国际企业都十分重视中国市场,和C-NCAP管理中心经常进行技术交流。他们旗下的一些车型也都进行过C-NCAP测试,且成绩不错,显示出这些国际车企应有的安全水准。

AEB体验和先进汽车安全技术展示

近年来,全球NCAP机构纷纷将AEB纳入评价体系。2014年,Euro NCAP正式将AEB纳入评分体系,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也将预碰撞系统(Front Crash Prevention)纳入评价体系。同年,日本JNCAP首度进行了预碰撞安全系统测试,针对AEB系统和LDW系统进行安全评估。C-NCAP管理中心即将出台2018年版评价方案,考虑在主动安全部分新增AEB系统的考核,对配置AEB系统的车辆进行追尾工况和行人工况的测试,并分别评分。

本次安全日活动特意在中汽中心周边的道路上安排了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功能体验活动,为今后开展的AEB测试进行预热。在本次AEB体验活动中,博世和宝马展示了配备AEB系统的车辆所能发挥的作用。当系统测出汽车与前方车辆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驾驶员未踩制动踏板,AEB系统也会启动,使汽车自动制动,避免发生碰撞事故。参会嘉宾和媒体代表纷纷体验了两家公司车型上应用的AEB安全技术,切身感受汽车安全技术对人们行车安全起到的巨大作用。

与此同时,广汽、吉利等企业还在中汽中心园区内展示了他们的汽车安全技术。这些全新的汽车安全技术部分已经应用于现实中,并将会不断改进、普及、推广。

猜你喜欢
星级车型汽车
2022全球期待车型 TOP10
一种高速自由流车型识别系统
“星级联创”促进星光党建的创新实践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车型 (五)
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十款国产车型
光明《留学》诚信星级评选前30名好评机构上榜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