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

2016-09-29 06:47牛百文李依畅
现代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关联理论三国演义

牛百文 李依畅

摘 要:《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恰当地译介了原著中大量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向西方读者传达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象及内涵。结合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明示、推理、认知语境、关联原则等内容,从罗慕士英译本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语句进行分析,以期在具体语境中探讨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具体策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进程。

关键词:关联理论 《三国演义》罗译本 文化负载词 明示推理 认知语境

一、引言

受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活动方式。在语言体系中,那些体现着鲜明文化个性,蕴含着浓厚民族色彩的词组、短语或习语被称为中国文化负载词。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见证着璀璨的华夏文明,如何恰当译介典籍中诸多的文化负载词,向世界展现华夏文化古典而富有活力的一面,成为我国翻译界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堪称是中国文化传递与学术上严谨追求的典范(郭昱、罗选民,2015:103),其中译介的大量中国文化负载词向目的语读者传达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西方读者渴望了解华夏文化。然而鲜有学者从语用认知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古典小说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范例,在具体语境中探析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与方法。故此,基于关联理论视角,有必要对《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展开分析研究,借以启发推动其他文化典籍的译介,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传播与交流。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首先由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1986)在其著作《关联性:认知与交际》中提出。他们认为交际的成功不以规则为基础,而取决于交际双方的“互明”和最佳认知模式“关联性”这两个条件。关联理论提出的言语交际、认知语境、关联原则等观点促进了语用认知与翻译的互相结合及实践应用。

首先,“言语交际”奠定了关联理论的理解基础。言语交际被认为是按一定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译语接受者”这样一个三元二轮的推理关系,并包含有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Sperber & Wilson,1986)。在明示过程中,说话人向听话人表达交际意图,改变听话人对认知环境的假设。在推理过程中,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进行解码,结合说话人所提供的话语新信息或新假设了解说话人的意图。

其次,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揭示了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的认知心理依据。认知语境曾被定义为“关于世界的一系列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所构成的集合”(Sperber & Wilson,1986),在明示—推理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所运用的认知语境恰是二者互为重叠显映的认知心理部分。受交际主体、情景、心理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认知语境的假设及推理判断会随着交际条件的调整而变化,进而影响到交际中选择的对象与结果。(邹照兰,2009:47)

最后,关联理论的“关联原则”是评测翻译交际实践效果的重要标准。Ernst August Gutt(1991)曾主张“寻求最佳关联”作为译者翻译的指南和落脚点。实际上,关联性是个相对概念,包含“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两部分内容,并由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处理努力”和所得到的“语境效果”这两个因素决定(何自然,1995:23)。虽然从听话人角度出发“最大关联性”与人类的认知倾向相吻合,但是在实际交际中,目的受众只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即让听话者为理解话语付出必要的努力后可获得的最佳语境效果。

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原著作者、原文本、译者、目的文本、目的读者等核心因素。译者首先需要通过阅读原文的交际线索体会原作者想要传达的真实意图,对交际意图进行假设、推理和判定,然后结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与交际期待,努力使译文与目的语读者产生“最佳关联”,让目的语读者无须付出过多的努力即可获得对译文的充分理解。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翻译既然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涉及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原文作者、译语接受者、认知环境等因素,那么译者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协调原作的意图和目的读者的期待,在最佳关联性原则指导下,适当调整译文表达方式,综合采用如下翻译策略与方法,实现交际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一)异化

译者在做出明示行为时,不能仅仅以自己的认知语境为中心,还应该看到自己作出的各种假设对译语接受者认知语境的影响。当译者认为目的读者的认知语境、知识结构和自己有重叠,且有能力处理话语时,可选用简洁直白的文字来表达原文本的话语信息。例如:

(1)“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第四十三回)

译文:“You are mistaken”,said Xue Zong.“The Hans have outlasted their allotted time and the end is near.Cao Cao already has two-thirds of the empire,and people are turning to him.Your master has not recognized the fateful moment,and to contend with a man so strong is to try to smash stones with eggs.Failure is certain.”

“天时”与“以卵击石”都是中国文化的特色负载词,前者义为“自然运行的时序”,后者表示“自不量力,自取灭亡”。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军事实力空前强大。东吴谋臣薛综是力主降曹派,对诸葛亮“联吴抗曹”的主张持拒绝与排斥态度。罗慕士在把握目的语读者认知与语境的基础上,完全保留并直译阐述汉语文化意象,让目的语读者透过简短的文字,不仅感受到中国古人的天命观以及薛综对诸葛亮主张联合抗曹的不屑和鄙夷,而且清晰领略到译者传达出的浓厚异域文化色彩及内涵。

然而,有时汉语文化负载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采用直译归化的方式意味着目的读者将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处理所获得的信息,对人们期待中的最佳关联产生破坏,这时就需要采用明示的方式来阐明隐含的文化信息,创造出恰当的易理解语境。例如:

(2)张飞听了,瞋目大叱曰:“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等人,敢称我哥哥为贤弟?你来!你来!我和你斗三百回合!”(第十三回)

译文:The moment Zhang Fei heard this,his eyes widened and he shouted,“Our eldest brother is a prince of the blood,a jade leaf on the golden branch.Who are you to call him younger brother? Come out now and fight three hundred rounds with me!”

“金枝玉叶”原形容花木枝叶美好,后多指皇子皇孙。选句是张飞对吕布称呼刘备“贤弟”的不满与义愤,表现出对吕布身份的鄙夷及对刘备高贵身份的恳切维护。罗慕士在分析西方读者的认知境况的基础上,假设推理出单纯从“a jade leaf on the golden branch”的意象中,西方读者很难领会到刘备身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身上具有汉朝皇室血统这一事实。因此需要译者明示语境信息,并补充额外的文内解释“a prince of the blood”,以移除目的语读者理解的障碍与困难,有助于其对文章含义的理解和识读。

(二)增减

当译者认为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不同于源语作者的知识结构时,可以选用尽可能详细的文字对原文化负载词加以描述,增补更多的背景信息,引导目的接受者对译介内容做出与自己相同的理解与判断。即从方便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简要点明不易理解的文化意象,以帮助其获得必要的明示信息。例如:

(3)“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第三回)

译文:“You are mistaken,Illustrious Sir”, said Lu Zhi.“Of old Emperor Tai Jia of the Shang Dynasty was unenlightened.Wherefore the sage Minister Yi Yin immured him in the Tung Palace till he reformed.Later Prince Changyi ascended the throne,and in twenty-seven days he committed more than three thousand categorical faults.Wherefore Regent Marshal Huo Guang declared in the ancestral temple that Prince Changyi was deposed.”

董卓欲废幼帝自立为帝,卢植知悉后,便援引了上述话语来驳斥董卓的缪论。由于太甲、伊尹、昌邑王、霍光等都是中国古代的君臣,在不具备相应历史知识的情况下,即使国人也未必能够知道他们所属朝代、职位等文化信息。在罗慕士看来,完全采用信息直译,无疑会破坏交际的完整与关联性,因此对上述人物的朝代与身份进行增译处理,将交际和认知中的文化碎片串联起来,保证了译文受众对于宏观语境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译者在处理某些特殊文化认知语境时,考虑到一些语言文化负载词在语境中的作用与功能,为了减轻目的语读者的阅读负担并实现最佳关联,在不影响目的语受众整体认知的前提下,译者需要经过假设和推理判断,有针对性地采取删减的方法,对于某些文化负载词译介进行省略。例如:

(4)于是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玄德不胜悲愤。又将义状出示,上止有六位:一,车骑将军董承;二,工部侍郎王子服;三,长水校尉种辑;四,议郎吴硕;五,昭信将军吴子兰;六,西凉太守马腾。(第二十回)

译文:At this Dong Cheng drew out the decree he had received and showed it.His host was deeply moved.Then Dong Cheng produced the pledge.There were only six names to it,and these were Dong Cheng,Wang Zifu,Chong Ji,Wu Shi,WuZilan,and Ma Teng.

曹操位高权重,挟天子以令诸侯,董承受汉献帝的意旨,前往刘备处密谋如何除掉曹操,面对刘备的试探,董承不得不拿出义状来展示其真实性。划线部分即为义状上书写的朝中几位密谋诛曹重臣的官衔。如果直译这些官衔,不仅会增加文章表达的长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覆盖想要表达的关键信息,不但冗长累赘,而且会对读者信息的理解造成干扰。因此罗慕士经过一定的假设判定后,选择保留促进语义和语境理解的关键,对选段中的官衔文化词采取略译的方式,令目的语读者无需绞尽脑汁,即可准确获得关键信息。

(三)注释

汉语中有很多复杂的文化负载词,无论使用直译、意译还是增译的方法,均无法使缺少相关认知背景的目的语读者获得最佳理解,而采用文内增译或减译的方式,又会破坏或削弱原文本真实语境的表达,无法准确传达出原作的内涵与含义。因此就需要使用加注的方法,来扩大原作的语境域界,使文化负载词话语与语境之间形成最佳关联,保证目的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作者传达的意图。例如:

(5)伏后告曰:“贬于冷宫,待分挽了,杀之未迟。”(第二十四回)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关联理论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三国演义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探析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