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因素在慢眭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

2016-10-08 09:49陈贤忠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相关性

陈贤忠

[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影响作用。方法筛选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窦螺旋CT检查,并采集患者Lund-MacKay评分,根据患者有无变应性鼻咽及变应性因素分为非变应性因素组与变应性因素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Lund-MacKay评分、嗅觉功能以及鼻阻力指标等。结果60例慢性鼻窦炎息肉患者中合并变应性因素者26例,无合并变应性因素者3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VAS评分、嗅觉功能、鼻阻力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因素组患者前组筛窦CTLurid-MacKay评分与非变应性因素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因素对于慢性鼻窦炎伴息肉的发病中并不起主导作用,同时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嗅觉功能、鼻阻力等影响较小,但变应性因素可与前组筛窦的病变程度具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变应性因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相关性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慢性鼻窦炎的具体发病机制,但普遍认为环境因素以及免疫功能、遗传因素以及细菌、病毒等致病菌的慢性感染是导致慢性鼻窦炎发病的高危因素。而变应性因素对目前常见呼吸道疾病如哮喘、鼻炎等疾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证实慢性鼻窦炎息肉患者合并变应性因素风险程度为10%~60%,因此变应性因素是否对慢性鼻窦炎伴息肉发病产生影响,在提高慢性鼻窦炎临床诊治能力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影响作用。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鼻窦开放性手术证实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5岁,平均(40.9±5.2)岁,病程时间6个月~9年,平均(2.5±0.5)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明确为慢性鼻窦炎伴息肉,符合1997年海口会议关于慢性鼻窦炎息肉分型、分期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先天性免疫功能障碍、凝血机能异常。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鼻窦螺旋CT检查,常规鼻窦轴位、冠状位扫描,根据影像结果进行鼻窦CTLund-MacKay评分,对前组筛窦、额窦、上颌窦、后组筛窦、蝶窦和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炎严重程度及累计范围进行评估;采用我院ATMOS 300鼻阻力计测量所有患者鼻阻力指标,选用适合患者鼻孔大小的鼻塞,以前鼻主动测压法分别测得左、右两侧鼻腔阻力;依据患者有无存在变态反应的症状、IgE水平以及鼻腔黏膜苍白水肿情况将患者分为非变应性因素组与变应性因素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Lund-MacKay主观评分、鼻窦CTLund-MacKay评分,嗅觉功能以及鼻阻力指标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慢性鼻窦炎息肉患者疼痛程度,常规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重,患者病情越严重;Lund-MacKay主观评分规则,以无息肉表现记为0分,鼻息肉下端未超过中鼻甲者1分,下端超过中鼻甲而未超过下鼻甲者2分,鼻息肉超过下鼻甲,占据总鼻道者3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标准:以鼻窦内无病变记为0分,CT下鼻窦腔内有阴影但为完全阻塞者1分,鼻窦腔内软组织完全阻塞者2分,评估范围包括双侧额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上颌窦、蝶窦和窦口鼻道复合体;嗅觉功能评分采用常规T&T标准试嗅法测量。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表现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鼻阻力、嗅觉功能可知,两组患者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嗅觉功能、鼻阻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比较

变应性因素组患者前组筛窦CT hmd-MacKay评分与非变应陛因素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鼻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鼻窦炎息肉合并变应性因素患者与不合并变应性因素患者在疼痛程度、鼻阻力、主观Lund-MacKay评分以及嗅觉功能等临床症状比较中无显著差异,但在CT Lund-MacKay前组筛窦评分比较中非变应性因素组明显低于变应性因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验回顾分析可知,变应性因素是呼吸道疾病常见合并症,多指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且以血清总IgE水平升高>60 IU/L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作为变应性因素的典型指征,而本组实验直接表明变应性因素对慢性鼻窦炎息肉的发病无影响,由变应性因素IgE水平的变化推论认为IgE介导的变应性反应不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这可能与非IgE介导的变应性因素参与发病有关。

临床研究显示,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负面作用,而变应性因素特别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可能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并可能影响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手术疗效。而对于本组实验结果中仅前组筛窦CTLund-MacKay存在差异性分析可知,IgE高浓度水平虽不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但其可产生高反应黏膜炎症导致黏膜严重水肿充血,而前组筛窦由于生理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以及鼻窦气流动力学的原因,前组筛窦引流通道更为复杂,往往前组筛窦更先、更易接触致病源导致前组筛窦病变程度更为严重,进而导致有无合并变应性因素的慢性鼻窦炎息肉患者仅前组筛窦CTLund-MacKav评分存在差异性。

综上所述,变应性因素对于慢性鼻窦炎伴息肉的发病中并不起主导作用,同时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嗅觉功能、鼻阻力等影响较小,但变应性因素可与前组筛窦的病变程度具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相关性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