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山东蓝黄经济区农技采用率的对策

2016-10-10 06:53胡保玲王佳璇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9期
关键词:经济区农技农户

◎胡保玲 王佳璇

提升山东蓝黄经济区农技采用率的对策

◎胡保玲 王佳璇

山东蓝黄经济区农业新技术推广效果不佳,只有部分农户采用了政府着力推广的新技术。文章尝试从农户视角入手,在分析山东蓝黄经济区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农业新技术采用率低的关键原因,给出有助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提升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用率的具体对策。

蓝黄经济区;技术采用;人际信任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两大国家战略,两大战略都规划推动循环农业与低碳农业的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科技的跨越发展源自各级政府的推动[1]。多年来,山东蓝黄经济区域内各地市一直把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关键举措来抓,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该区域内农技推广体系依然带有一些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强调执法或行政管理职能,而不是公益性服务的提供者,农技员服务农户的意识与市场意识比较淡薄,其主要精力用于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与指标上,较少顾及农户的实际技术需求和接受能力,采用的推广方式也比较单一,致使推广服务不到位,技术供给与农民技术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契合度不高等,这可能是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尝试从农户视角入手,在分析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特征基础上,指出山东蓝黄经济区农业新技术采用率低的关键原因,给出有助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提升农业新技术采用率的对策建议。

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行为特征分析

1.国内其他地区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特征

国内学者通过对浙江、河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省(区)农户进行实地调查,采用百分比法统计分析了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等新技术的采用行为特征。这些研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一是农户对新技术采用较为谨慎,因为他们更相信眼见为实,只有亲眼看到亲友邻居、种田大户等周围人使用某种新技术效果比较好时,他们才会跟随采用该技术,因此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以模仿他人为主。二是农技推广机构提供服务次数偏少、服务质量较低,已无法满足农户的技术服务要求,因此农户不再将农技部门视为获取技术的唯一渠道,亲友邻居等非正式渠道作用日益凸显。三是地理因素对农户技术决策行为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不同地区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认知、决策与采用行为有显著的不同。因此有必要调查研究山东蓝黄经济区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特征,以判断其行为特征是否与现有研究结论一致。

2.山东蓝黄经济区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特征

本研究选择从青岛市、东营市与滨州市所辖6个县市抽取480个农户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主要询问农户对政府主推新技术的态度及探查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等问题,最后共收回有效问卷459份。数据分析发现:

一是山东蓝黄经济区受访农户技术采用态度趋于保守,容易受到亲友邻居、乡村能人等因素的影响。有50.8%的调查农户表示愿意积极采用新技术,有44.4%的调查农户表示等别人采用后再考虑是否采用新技术,仅有4.8%的调查农户明确表示不愿意采用新技术。二是山东蓝黄经济区受访农户新技术实际采用率比较低,仅有35.1%的调查农户表示至少已采用过一项政府主推的新技术,有64.9%的调查农户表示迄今未采用过任何一项政府主推的新技术。

通过进一步调查影响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因素发现,受访农户主要从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与政策因素三大方面考虑采用新技术与否。经济因素指投入成本与收益水平,技术因素指技术难易,政策因素指补贴数量。投入成本、收益水平、技术难易与补贴数量的占比分别为74.9%、55.7%、39.6%和28%;但农户对技术真假这个因素关注比较少,只有9.4%的受访农户认为该因素影响其技术采用决策。这说明农户对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比较信任。进一步访谈发现,农户采用技术行为不仅受到实际收益及技术本身属性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对新技术本身属性或期望收益认知或内在体验的影响,后者在农户采用技术决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当农户感知某项新技术有用、易用或能给其带来价值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学习或采用该技术。因此,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感知价值是决定农户采用新技术与否的关键因素。

提升农业新技术采用率的对策

1.让农户感知新技术易用、不难

(1)实施“标准化+本土化”推广模式,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山东蓝黄经济区农户文化程度较低,基本上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对复杂技术的接受能力不高,这使得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望而却步。因此,农业新技术推广应该根据农户的社会文化特征,不断提高新技术的社会适应性程度。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一方面要确立主推新技术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操作规则,规定好农户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的具体流程或措施。通过将复杂的新技术简化,易于为农户操作使用,解决了高深的理论知识与技术采用者文化水平的匹配问题。另一方面,农技推广机构不能单向推广新技术,而是要将农户所掌握的经验型、民俗型和实体型等地方性传统农业知识与新技术进行有效对接,实现农业新技术的本土化。这样农户将感知新技术并不神秘、复杂,只是对其已掌握农业知识的进一步优化或更新,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他们对采用新技术的焦虑或担心。

(2)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升农技员服务能力及意愿。一是考虑将原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三权收归县级主管部门,以尽量避免乡镇让基层农技员从事太多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保证他们的工作精力专注于推广工作,同时促使他们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下乡服务。二是建立农户、乡镇政府、县级主管部门三方参与的绩效评价机制,提升农技员的工作热情及其服务意愿。基层农技员经常下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能够增加与农户的交流与互动频率,为双方之间信任水平提升奠定基础。三是重视在职培训工作,提高农技员的服务能力。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县市推广人员的培训计划,使他们真正成为“专家”,可以创造性地解决推广工作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

2.让农户感知新技术有用、有收益

(1)请农技员或农业专家宣讲新技术的推广价值。当前乡村社会中人际信任开始转向系统信任[2],也就是说,农户的行动逻辑除了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受到经济理性的影响,他们更愿意相信规模大、管理规范、科学运营并能为农户带来利益的组织。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可考虑让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向农户详细算笔账,从整体上讲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好处,以及给农户带来的重大变化;让农技员给农户详细地分析讲解采用新技术每亩地需要的每笔投入、政府补贴政策及数额、产量变化、市场需求与价格,以及比较与同类常规农业技术在投入、价格和产量等方面的变化。通过与农户交流算账的方式,让农户认为新技术是有用的,能给自己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 海外树咸 张丽生/摄

与此同时,农业专家与农技员还要深入乡村,在农户家中或田间地头向农户讲解,最好不要在较为正式的场合中进行,因为这样农户可能感到受拘束;交谈可以采用一对一或小组方式进行,交流对象可以是一般农户或者是乡村意见领袖。考虑到农业专家与农技员的数量较少,与每一名农户都进行交流不大可能,一个较为现实的办法是先与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等乡村意见领袖进行交流互动,然后由他们向一般农户进行宣讲。由于意见领袖与一般农户的语言、思维逻辑一致,并且一般农户也比较相信他们,因此这种方式能够让农户更容易接受、理解、信赖低碳农业新技术所产生的价值。

(2)让乡村能人现场展示新技术的实在收益。一般农户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即使农业专家或农技员账算得再细、好处讲得再多,农户对其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怀疑,因为这毕竟还没有成为现实,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还要让一般农户亲眼见到农业新技术带来的实在利益。虽然乡村社会人际信任有弱化的趋势,但是人们依然非常重视关系,关系对人们的行为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户倾向把亲近的个体视为自己人,对自己人非常信任。因此,选择一些农户信任的“自己人”,如村干部、本村的科技示范户或种田大户等“能人”或“意见领袖”,将他们作为实在利益的展示者,由他们在田间现场向一般农户展示农业新技术所带来的新变化、列举农业新技术给自己带来的各项收益,以及政府与推广机构所给予的各项帮助或支持,让农户亲眼见到农业新技术所能带来的各种好处或收益。如果本村没有这样的“能人”或“意见领袖”,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或村干部可以组织选取与本村农户(最好是在本村有影响力的农户)有亲缘或血缘关系的其他村庄的“能人”或“意见领袖”作为展示者。

(3)弱化市场风险,保障农户增收。害怕市场风险也是农户不愿意采用农业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业新技术的投入高,相应的农产品售价也会提高。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价格的提高可能会产生替代效应,因此,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尽力降低农业新技术的市场风险。一方面,建立多元化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引导龙头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其与一般农户签署农产品回收合同,按照约定的价格回收农产品;另一方面,政府出资建立市场信息平台,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合理种植,避免市场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损失。

[1]徐洪盛. 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2): 500-501.

[2]万江红,耿玉芳. 合作社的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2015,(7): 80-87.

★本文系2014年度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4RKB017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胡保玲,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王佳璇,青岛黄海学院管理学院)

F303

A

10.13561/j.cnki.zggqgl.2016.09.017 ■ 编辑:云霞

猜你喜欢
经济区农技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