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视阈下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2016-10-10 05:16
关键词:产业结构安徽省升级

潘 团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产业结构升级视阈下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潘团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蚌埠233030)

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动力需求.文章在阐述产业结构升级对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上,首先对三大产业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做初步分析,然后选取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指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一套科学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框架,最后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视角对安徽省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建议.

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本能地朝向生产率高、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方向转移,表现为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国际贸易环境逐步改善.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合理配置资源并且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全要素生产率主要衡量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和产业结构等,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占较大比重.当前安徽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逐渐饱和,经济增速下滑,急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二是产业结构升级促使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各生产部门的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得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约企业的固定成本,使产业结构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加强各产业部门的联系和分工协作,弱化经济系统中的内部矛盾.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因素.

1 文献综述

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就是劳动力增加、资本积累以及科技进步这3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这种观点极力排斥结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之相反,结构主义学派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主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会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更高的部门转移,能够产生一种“结构红利”加速整个经济的增长.李博、胡进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1].李倩通过运用方差分解方法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广东省1980—2006年的经济增长做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均衡的稳定关系[2].赵峰、王鹏实证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的三大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3].林晶通过运用超前系数和More值的测定,认为福建省产业结构落后单一,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观点基本达成了共识[5].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来探索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那么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具体关系是什么?事实上,产业结构升级就是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优化,并保持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2.1安徽省经济增长与三大产业结构的关系

首先根据2005—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安徽省三大产业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作图1,揭示安徽省GDP与三大产业增长之间的变化趋势.

图1 安徽省GDP与三大产业增长率比较

由图1可见,安徽省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增长率变化趋势基本同步,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为了进一步考察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我们构建计量模型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设定安徽省GDP生产函数为[6]:

Y=F(X1,X2,X3)

(1)

(2)

其中,Y表示安徽省GDP增长率,Xi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增长率.对(2)式取对数并加入随机干扰项,模型变为双对数形式:

lnY=αlnX1+βlnX2+γlnX3+ε

(3)

选用2004—2014年安徽省16个市的GDP指数来表示产出Y, 用2004—2014年安徽省16个市的第一产业指数、第二产业指数、第三产业指数来表示X1、X2、X3.利用该面板数据对方程(3)进行参数估计,得到模型结果为:

lnY=0.240lnX1+0.439lnX2+0.322lnX3

(17.384)(22.251)(12.503)

AR(1)=0.750 (T统计量为14.623)

R2=0.872,D.W=1.9198

(4)

从方程的估计结果可知,3个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且通过D.W检验,不存在自相关;R2=0.872,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达到87.2﹪,整体拟合效果较高.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安徽省三大产业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240、0.439和0.322,理论上说明三大产业产值增长率每增加1﹪分别可以引起安徽省GDP增长率增长0.240﹪、0.439﹪和0.322﹪.结合实际情况,安徽省的农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第三位,说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而第二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最大的,说明随着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工业水平大幅提升,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第三产业对推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高达30﹪左右,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拉动作用仍较低,说明第三产业在推动安徽省未来经济发展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就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2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指标的确立

表1 产业结构升级的9个测度指标数据

2.3综合指标评价方法

综合指标评价法给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难以量化的问题.例如,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企业综合实力比较、国民经济效益评价等.本文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从经济发展指标出发测度安徽省在2004到2014年间产业结构程度,分探析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的量化关系.综合指标评价法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8-10]:

设U={u1,u2,u3,…,un}是待评估的n个方案,V={v1,v2,v3,…,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矩阵:

其中:aij表示第j个方案关于第i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1)数据标准化

其中:成本型指标指数值越小越好,效益型指标指数值越大越好.

本文的原始数据中产业结构协调度X3、能源消费比重X8是成本型指标,需要取倒数化为正向指标.各指标的单位也不相同,需要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采用Z-score标准化.经过处理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即均值为0、标准差为1.计算公式为:

(2)各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指标权数的确立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的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9]是研究经济问题中多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将众多变量提取转化为少数几个能较大程度解释指标间差异性的因子,得到一个综合得分并对待评估方案进行排序.

对本文9个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做检验,KMO值为0.678,通过检验.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表2为各指标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前两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7.5﹪,能解释所有变量的87.5﹪,可以选择这两个主因子表达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优化状况.

表2 因子特征值、贡献值和累积贡献率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代表各因子具体的载荷值,充分表达各因子的经济含义.表3中第一主因子在X1、X4、X5、X6、X7、X8、X9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这些变量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产业结构升级评价体系的所有指标.第二主因子在X2、X3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再根据表3中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写出因子分析表达式:

Z1=0.138X1+0.079X2+0.122X3-

0.101X4+0.186X5-0.167X6+

0.175X7+0.176X8-0.157X9

(5)

Z2=-0.058X1+0.497X2+0.575X3+

0.163X4+0.113X5-0.016X6+

0.055X7+0.134X8-0.098X9

(6)

再根据两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0.709 1和0.163 39,即可得到两因子变量的权重,从而得到综合得分计算方程:

F=0.709 1Z1+0.163 39Z2

(7)

将(5)、(6)式代入(7)式,得到的F值即为总的产业结构优化值.

F=   0.088X1+0.137X2+0.180X3-

(3)综合得分结果和排序

对公式(8)进行计算,得到安徽省2004-2014年产业结构升级综合评价得分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态势较好,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好.在2007年以前,产业结构发展较差,得分值低于平均水平,2008年和2009年有所回落. 2008年得分值滞后一年后骤减,之后稳步上升.这得益于近年来安徽省更加重视绿色环保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科学.

图2 安徽省2004-2014产业结构升级综合评价得分

3 结论

由以上实证分析得知,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分别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长拉动的比重为24.0﹪、43.9﹪和32.2﹪.这表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与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密切联系,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推动转变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3.1调整三大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安徽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二是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改造和创新,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支持;对第二产业进行市场化整合,形成第二产业集聚优势,把安徽省的煤炭、火电、装备制造、石化等重大项目进行循环经济改造提高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承接好长三角产业转移,利用好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等平台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利条件.三是目前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比重逐渐提高,但水平不高,因此要大力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渐提高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对安徽省的传统批发零售业、贸易服务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进行改造升级,逐渐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3.2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劳动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布局.要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尤其要加强职业教育,积极培育适应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地推动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提供更好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投资和资本市场.

3.3严控产品质量,减少能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产品质量的得不到保证,企业发展无从谈起.产品的质量是企业占领市场、巩固市场的唯一手段.企业要加强产品的品牌建设,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1]李博,胡进.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和比较分析[J]. 管理科学,2008(2):86-93.

[2]李倩,李红云.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19):9177-9179.

[3]赵锋,王鹏. 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及实证分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 学术论坛,2012(11):141-144.

[4]林晶,吴赐联.福建产业升级测度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41-44.

[5]洪国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J].地理学报,2012(12):1548-1558.

[6]邱晓华,郑京平,万东华,等.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2006(5):4-12.

[7]朱张杰. 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

[8]杨桂元,黄己立.数学建模[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156-160.

[9]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56-160.

[10]倪鹤,周桂荣. 天津产业结构升级测度评析与路径选择[J]. 经济视角(下),2013(3):86-88.

(责任编辑穆刚)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 Anhu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PAN Tuan

(Economics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chang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of Anhui province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ing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motive demand to achiev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from quantitative expansion to qu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xplain of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on the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of Anhui province, firstly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growth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nd the economic one was analyzed primarily, then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measure and stud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 set of scientific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actor analysis

2016-03-31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CYC2015071).

潘团 (1991—),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F061.5

A

1673-8004(2016)05-0143-06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安徽省升级
成长相册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回暖与升级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