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2016-10-10 02:37张立群
经济 2016年27期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

张立群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GDP增长率从9.5%持续降低到2015年的6.9%,今年上半年为6.7%。经济增速回落主要由于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外部看,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受其影响,我国出口增速持续下降,外需低迷;国内看,长期积累的城镇化矛盾对消费、投资需求形成明显制约。由于城市间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导致大城市人满为患,中小城市则缺少人气。从消费方面看,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大城市交通拥堵,引起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采取汽车限购政策,抑制了汽车市场发展;大城市的落户难、看病难、上学难等诸多问题,也限制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从投资方面看,大城市土地紧张导致日益严重的“拿地难”,中小城市人气不足则导致“卖房难”,使房地产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严重制约了房地产投资增长;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也制约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的增长。在出口、投资增速持续下降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必然很大。

客观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在使经济增速下降过程中,会形成螺旋下降的循环。其过程是:投资、出口等需求不足,会使企业订单不足,销售困难,进而使企业资金流缩小,财务收支困难加大;这会引起减薪裁员,拖欠银行贷款等行为,会减少职工收入,减少就业,抑制居民收入,抑制消费需求;也会引起银行放贷的谨慎,引起金融紧缩,市场预期不好和金融紧缩,则会抑制投资需求。当企业困难开始抑制消费、投资需求后,就会出现螺旋下降的循环。这表明经济增速下降不会自发停止,存在失速的风险。

中国的经济稳定、民生稳定需要一定水平的经济增长。据有关分析,“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数量超过1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还有1000万人左右,需要安排的就业每年在2500万人左右,与“十二五”期间大体相当。从稳定就业出发,即使考虑结构调整和经济规模扩大的因素,也必须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速下降,今年以来农民务工收入增速开始下降,局部就业压力也在加大。此外从控制金融风险,稳定财政收入和赤字水平等多方面看,经济增速都不宜继续下降。

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具备保持长期平稳增长的能力。第一,结构变化仍有巨大潜力,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尚未完成,劳动力和人口在工农、城乡之间的转移规模仍然巨大,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升级的潜力仍然巨大。生活水平、生产水平提高的空间广阔。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仍处在具有高成长性的历史阶段。第二,改革深化所推动的市场化、国际化蕴含的红利仍然巨大。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的发展进步潜力巨大。中国仍处于社会较快发展进步的历史时期。第三,中国仍然有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不断增强的技术保障条件。当前劳动年龄人口超过9亿人,国民总储蓄率超过47%,技术交流、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从生产要素供给看,完全可以支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第四,中国已经有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多项产品生产能力居于世界之首。综合这些条件及前面的分析,可以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城镇化矛盾双重制约的结果,是阶段性调整。它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增长的能力。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政府持续有力的宏观调控,当前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趋于明显。二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6.7%,与一季度持平;1-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6%,与上半年持平。从需求数据看: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9.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增速较6月份提高1.9个百分点,出现了由负转正和止跌回稳。尽管受大范围强降雨影响,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较大幅度回落,但预计不会持续。第一,与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联系,城市公共设施、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任务大量增加;今年大范围强降雨凸显了水利系统、城市地下排水设施仍有严重不足,需要大力补齐短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明显增多。第二,今年以来地方债置换进展较快,地方发债规模明显扩大,财政、银行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目前各类准政府基金平台的资金较为宽裕。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仍有回落,但未来不会持续。主要因为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加快,继一线城市人气度持续提高之后,一批二线城市人气度开始加快提高;同时在城市群发展布局的推动下,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人气度也有所提高。这些将是支持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基础性力量。1-7月份房地产销售形势总体活跃,存量房减少2134万平方米,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同比增长15.3%。这些都将推动房地产投资趋向平稳增长。此外出口低位企稳态势也渐趋明显。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应加快巩固经济增长企稳的态势。要继续落实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时机、灵活调控,把握好重点、节奏、力度,尽快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猜你喜欢
城镇化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