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汉语语义词典》的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研究

2016-10-13 02:25尚芬芬顾彦慧戴茹冰李斌周俊生曲维光
关键词:语料正确率类别

尚芬芬 顾彦慧,† 戴茹冰 李斌 周俊生 曲维光



基于《现代汉语语义词典》的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研究

尚芬芬1,2顾彦慧1,2,†戴茹冰3李斌3周俊生1,2曲维光1,2

1.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 210023; 2. 江苏省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 210023; 3.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 通信作者, E-mail: gu@njnu.edu.cn

基于《现代汉语语义词典》, 首先建立不同语义层次的词典, 根据词典分别构建模型并进行语义预测, 然后将各个模型进行集成, 通过集成模型再对未登录词进行语义预测, 得到较好的预测性能。利用预测模型对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进行未登录词语义预测和标注, 最终得到带有未登录词语义义项标注的语料资源。

汉语未登录词; 语义预测; 语义标注; 集成学习

语义问题一直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文本内容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文本中每一个词语的语义理解基础之上。然而, 由于大量未登录词的存在, 其语义未知, 文本中没有标注未登录词的句法和语义类别标记, 因此很难做到获取所有词语的语义, 这对很多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术和其他以语义为基础的研究是一个挑战。汉语未登录词的语义预测研究可以为未登录词提供语义预测, 从而为研究者提供语义参考, 对许多NLP应用, 如机器翻译、信息检索、语义分析、词典编纂等有重要意义。

汉语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的研究难度较大, 因此相关研究工作较少, 除使用基于知识的模型和基于语料的模型及其混合模型外, 很少有新的模型提出。在已有的研究中使用的词典资源也比较有限, 使用较多的是《同义词词林》(Cilin)。本文通过构建多种语义预测模型, 利用《现代汉语语义词典》进行未登录词语义预测, 并对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中的未登录词进行语义预测和标注。

1 相关研究

在对汉语未登录词的语义预测研究中, 学者们先后提出不同的模型方法, Chen等[1-3]、Lu[4-5]、Tseng等[6-7]以及Qiu等[8-9]等都为汉语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有研究指出, 对于一个8万词的词典而言, 大约有3.51%的未登录词存 在[1]。这些未登录词中包含复合名词51%, 复合动词34%, 专业名词只占15%[3]。目前对专业名词已有大量的研究来确定其语义类别。与只占15% 的专业名词相比, 占85% 的复合词语的语义类别预测研究显得更为重要[10-13]。因此, 近期的研究更多倾向于未登录词中复合词语的语义猜测, 比如Chen等[3]和Lua[14]的研究。

关于汉语未登录词语义预测,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基于词语结构信息和基于规则的方法, 也有利用未登录词上下文信息, 通过计算与已知词类词语上下文的相似度来进行预测。依据模型和算法的不同, 归纳为以下3种方法。

1) 基于知识的方法。大部分学者对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的研究是基于知识的模型, 最早使用该方法的研究者之一是Lua[14], 目的是把双音节中文词分类到同义词词林中的大类或者中类, 使用三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模拟双音节词的语义类别与其两个组成字的语义类别之间的依赖性。此后, 又发展出基于实例的方法[3]以及基于相似度的方法[2]; 文献[4-5]的研究涉及重叠字模型、字-类别关联模型以及基于规则的模型。此外, 还有基于《知网》的模型[15-16]。

2) 基于语料的方法。Lu[4-5]提出的基于语料的模型是根据未登录词出现的上下文预测其语义类别, 从语料中抽取出《同义词词林》中每个语义类别的广义上下文, 再计算未登录词的上下文与每个候选语义类别的广义上下文之间的相似度, 通过相似度的大小来确定未登录词的语义类别。

3) 基于知识和基于语料的混合方法。Lu[4-5]提出基于知识和基于语料的混合模型, 使用基于知识的模型为每个未登录词提供候选语义类别, 然后从语料中抽取《同义词词林》中每个语义类别的广义上下文, 再计算出未登录词的上下文与每个候选语义类别的广义上下文之间的相似度。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知识的模型, 随后出现加入上下文信息的模型研究, 但效果不是很好, 接着使用基于知识的模型与基于上下文信息松散结合的混合模型, 效果也不理想。近期的研究将未登录词的知识与上下文信息更紧密地结合成混合模型, 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2 语义资源及词典构建

汉语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研究使用较多的语义资源是《同义词词林》, 少部分研究使用《知网》(HowNet), 几乎没有相关研究使用《现代汉语语义词典》(The Semantic Knowledge-bas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KCC)[17-18]。《现代汉语语义词典》拥有丰富的语义义项分类, 并且各个义项下有充分的成员词语, 因此, 本文利用该词典进行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的研究。

2.1 语义资源介绍

本文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研究使用的语义资源是《现代汉语语义词典》,这是一部面向NLP的语义知识库,收录6.5万余条汉语实词。作为综合型语言知识库(Comprehensive Language Knowledge Base, CLKB)的一部分, SKCC广泛应用于计算词汇语义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SKCC采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实现, 其中包含全部词语的总库1个, 每类词语(实词)各建一库, 每个库文件中都包含词语与其语义的关系。由于名词库的分类较为详细,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名词库的词语。

根据SKCC名词库的语义分类, 可以分五级对语义词典SKCC名词库中不同语义层次的词语数目进行统计, 如表1所示。

表1 语义词典SKCC名词库中不同语义层次的词语数目

2.2 词典构建

利用SKCC进行未登录词语义预测, 属于基于词典的方法, 是根据词典中词语的信息构造预测模型, 需要词典中词语位于词典树型结构的同一语 义层次, 便于统计每个语义类别中的词语信息。SKCC的语义体系呈现树型结构, 但是语义词典SKCC名词库中的词语并不是全都划分到树型结构的最底层, 而是划分到不同的语义层次(如图1所示), 这样不便于语义分类。因此, 先构造出语义类别的树型结构, 再将所有词语都归为第一级来构造词典。由于划分到第一级语义类别粒度较大, 因此再将词语尽量(当词语无法向下级语义划分时, 则将该词去除)归为第二级和第三级, 由第二级和第三级词语信息构造词典。本文分别构建3个SKCC词典。

2.2.1 第一级语义类别SKCC1

将SKCC中所有词语都归为第一级语义类别汇总, 记为SKCC1。第一级的各个语义类别所包含的词语数目如表2所示。

表2 SKCC1的各个语义类别词语数目

2.2.2 第二级语义类别SKCC2

语义词典SKCC的词语划分到第二级语义类 别中所构造的词典, 记为SKCC2。构造语义词典SKCC2时, 语义词典SKCC的词语语义类别向上划分, 可以全部划分到父节点(也就是第一级语义类别中), 但是如果划分到第二级语义类别中时, 所有归属于第一级语义类别的词语就无法向下划分到第二级的语义类别中。因此, 基于SKCC2词典的研究只包含属于二级及以下类别的词语, 并且将这些词语都向上划分到第二级父节点上的词语。

第二级语义类别分为16个。SKCC名词库划到第二级的16个语义类别的词语数目如表3所示。

表3 SKCC2的各个语义类别及类别下词语数目

2.2.3 第三级语义类别SKCC3

语义词典SKCC的词语划分到第三级语义类别中所构造的词典, 记为SKCC3。将词语划归到第三级语义层次时, 所有归属于第一级和第二级语义类别的词语由于所属语义节点层次高, 难以向下划分到第三级的语义类别中。因此, 基于SKCC3词典的研究只包含属于三级及以下类别的词语, 并且把这些词语都向上划分到第三级父节点上。

第三级语义类别分为17个, 具体语义类别和词语数目如表4所示。其中, 语义类别“非生物构件”的词数为0, 原因是词语划分到其祖先类别中, 该类别没有词语和子类别。

表2 SKCC3的各个语义类别及类别下词语数目

3 模型构建

根据词典词语信息, 分别构建基于重叠字的模型、基于字-类别关联的模型(Character-Category Association Model)和基于规则的模型。

3.1 基于重叠字的模型

根据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则, 大多数新词的语义都与其组成词素相关, 两者之间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语义, 不同词语共享相同的组成词素极为常见, 因此利用词语组成词素相重叠的知识可以更好地预测新构成词语的语义义项。重叠字模型通过计算未登录词与每个语义类别成员词的重叠字个数来预测未登录词的语义类别。

对于Cilin中的每个语义类别, 抽取其成员词的所有不重复的字, 并且统计每个字现在词头、词中、词尾的总频数。根据这些信息, 提出3对变式。在每一对变式中, 变式a通过计算类别和未登录词的重叠字的数目, 计算出未登录词的一个类别的得分。相应地, 变式b计算上述分数的一个带权值的或归一化的副本。这些变式中, Score(Cat,)表示分配类别Cat为未登录词类别的得分;代表未 登录词的长度;c代表未登录词的第个字;P表示第个字c在词中的位置, 包括{词头, 词中, 词尾};(c)表示类别Cat中第个字的全部频率;(c,p)表示在Cat中位于pc的频率;表示在Cat中的字的总数;N表示在类别Cat中, 位于位置p的字的总数;N表示在类别Cat中词的总数。

变式1: 变式1a中, 类别的得分是这个类别中未登录词的每个组成字出现次数的总和; 变式1b中, 每个次数都由类别中字的总数加权得到。

变式2: 变式2a中, 类别的得分是这个类别中未登录词的每个组成字在未登录词的相应位置出现次数的总和; 变式2b中, 每个次数由类别中字在未登录词相应位置出现的总数加权得到。

变式3: 变式3a中, 类别的得分是这个类别中未登录词的尾字c在未登录词的词尾p出现的数的总和; 变式3b中, 得分是由类别中所有词总数加权得到。

变式1用最直接的方法得到重叠字语义的预测, 变式2与每个组成字在未登录词和类别的成员词中出现的位置相关, 变式3只考虑未登录词的最后一个字和每个类别成员词的最后一个字。每一个变式, 得分最高的类别被推荐为未登录词的类别。

3.2 基于字-类别关联的模型

字-类别关联模型采用多种复杂的信息理论模型来估算词语组成字与语义类别之间的关联, 再估算词语与语义类别之间的关联, 为未登录词预测合适的语义。字-类别关联模型计算字与语义类别之间的关联值, 使用的统计量包括互信息和2, 如式(7)~(9)所示:

其中, Asso(Char, Cat)表示字符Char与语义类别Cat的关联,()和()分别表示的概率和频率。

计算出字-类关联后, 词-类关联就可以通过对类别和词的每个组成字的关联加权求和计算出来, 如式(10)所示:

其中, Char表示词的第个字符, ||表示词的长度,表示Char与Cat之间关联的权重,的和为1。

3.3 基于规则的模型

基于规则模型的原理是观察未登录词的组成结构信息, 对之进行归纳总结, 获得可以匹配到更多未登录词词语结构的规则。通过设定的规则模式进行未登录词语义的预测, 实际上是依据未登录词组成字的句法和语义类别来预测未登录词子集的语义类别。基于规则的方法是对不同长度的未登录词分别设计不同的规则集。例如: 对于三字长的未登录词ABC, 如果BC与“学家”相同, 猜测ABC为SKCC1的类别“具体事物”, 如表5所示。

表5 三字词ABC规则A+“学家”举例

4 模型实验

4.1 实验语料与预处理

实验中使用1998年1月的《人民日报》语料, 该语料主要用于抽选测试词。测试词抽取条件是: 分别从构造的语义词典中随机抽取; 存在于1998年1月的《人民日报》语料中; 词语长度为2~4个字; 词语词性为名词。对1998年1月的《人民日报》语料做如下的预处理: 1) 处理为包含词语、词性标记和词频信息的格式; 2) 过滤掉停用词和命名实体; 3) 抽取出词性标记为n的词语。

4.2 实验与分析

从SKCC1中随机抽取3000个测试词, 这些是已知语义类别的词语, 再从SKCC1中去除这3000个词语。然后, 基于去除测试词的SKCC1, 利用构建的模型进行语义预测, 并对比其正确的语义类别, 计算语义分类的正确率。

实验1 基于重叠字模型的6个变式的未登录 词语义预测正确数和正确率。抽取未登录词的总数为3000, 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结果显示, 这些模型的正确率都较高, 其中最高值是变式2a得到的77.0%。

表6 基于SKCC1词典的重叠字模型预测结果

实验 2 基于字-类别关联模型不同统计量的未登录词语义预测正确数和正确率。抽取未登录词的总数为3000, 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结果显示, 统计量MI与2相比,2得到更高的语义预测正确率, 为74.3%。

表7 基于SKCC1词典的字-类别关联模型预测结果

实验3 基于规则模型的未登录词语义预测正确数和正确率。所抽取的未登录词总数为861, 即在3000个测试词语中, 模型预测出语义的词语共 有861个, 实验结果如表8所示。可以看出, 正确 率很高, 但是召回率很低。

表8 基于SKCC1词典的规则模型的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结果

实验4 多模型的集成。由于基于规则的模型得到的预测正确率较高, 但召回率较低, 因此本实验设计基于规则的模型与其他模型的集成。集成模型的预测语义由以下两条确定。

1) 如果能够由基于规则的模型预测出语义, 则将这个语义作为混合模型预测语义。

2) 如果基于规则的模型不能够给出预测语义, 那么对基于重叠字模型和基于字-类别关联模型的语义预测进行投票, 并对投票结果进行排序, 取票数最高的语义类别作为该未登录词的混合模型预测语义。

集成模型对所抽取出的3000个未登录词进行语义预测, 得到的正确数和正确率如表9所示。可见集成模型得到较高的正确率(77.9%), 同时也克服了基于规则模型召回率较低的问题, 获得较好的未登录词语义预测性能。

表9 基于SKCC1词典的集成模型语义预测结果

5 汉语未登录词语义预测应用

在基于不同词典和不同模型对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的未登录词标注中, 基于规则的模型得到的预测正确率较高, 但是其覆盖率较低。比如词语“股东会”, 在基于规则模型中, 基于SKCC3得到预测语义“人”; 该词在字-类别关联模型的预测结果为SKCC3 “人, 人”; 在重叠字模型中, 该词语的预测结果为SKCC3 “人”。预测语义都与对应人工标注相同。集成模型结合了基于规则的模型与其他模型, 得到较高的正确率, 可见集成模型对基于SKCC3的语义预测性能较好。本文根据基于SKCC3的集成模型所获得的未登录词预测语义标注到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中, 所得到的语料示例如表10所示。

表10 基于SKCC3标注未登录词语义语料示例

表10的语料示例中共有3个未登录名词, 分别是“主景”、“凹版”、“凹凸感”。其中, 词语“凹凸感”语义预测有误, 正确语义应该为“意识”而不是“情感”, 其余两个词语语义预测正确。

在基于SKCC对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的研究中, 未登录词的语义可以划分到SKCC第二级和第三级。但是, 由于尚无对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未登录词语义标注的标准语料, 无法确定未登录词预测语义的正确性。针对这个问题, 本文取基于SKCC已标注的第二级语义和第三级语义进行分析。

假设未登录词预测出的第三级语义为GuessThirdCat(), GuessThirdCat()在SKCC树型语义结构的上一级语义为SecondCat(), 预测出的在SKCC中第二级的语义为GuessSecondCat(), 如果GuessSecondCat() = SecondCat(), 那么认为该未登录词所预测的二级语义为正确的。使用该评估方法可以判定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中12162个未登录词的预测语义正确, 正确率为72.2%。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次使用《现代汉语语义词典》进行汉语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的研究, 通过构建的模型对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的未登录词进行语义预测和标注, 得到具有未登录词语义标注的语料。在未来的工作中, 我们将探索改进语义预测方法, 并尝试将未登录词语义预测拓展到实际应用中。

[1]Chen H, Lin C. Sense-tagging Chinese corpus // Proceedings of ACL-2000 Workshop on Chinese Language. Hong Kong, 2000: 7‒14

[2]Chen C. Character-sense association and compoun-ding template similarity: automatic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compounds // Proceedings of the 3rd SIGHAN Workshop on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Barcelona, 2004: 33‒40

[3]Chen K, Chen C. Automatic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for Chinese unknown compound nouns //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OLING). Saarbrücken, 2000: 173‒179

[4]Lu Xiaofei. Hybrid model for Chinese unknown word resolution [D]. Ohio: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6

[5]Lu Xiaofei. Hybrid model for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unknown words // Proceedings of North Americ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Human Language Technologies. Rochester, 2007: 188‒195

[6]Tseng H.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unknown words // Proceedings of the Student Research Work-shop at the 4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CL). Sapporo, 2003: 72‒79

[7]Tseng H, Chen K J. Design of Chinese morphological analyzer //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SIGHAN Work-shop on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Stroudsburg, 2002: 1‒7

[8]Qiu Likun, Wu Yunfang, Shao Yanqiu. Combining contextual and structural information for supersense tagging of Chinese unknown words // Proceedings of CICLing, PartⅠ, LNCS 6608. Tokyo, 2011: 15‒28

[9]Qiu Likun, Zhao Kai, Hu Changjian. A hybrid model for sense guessing of Chinese unknown words // Proceedings of 23rd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PACLIC). Hong Kong, 2009: 464‒473

[10]Cucerzan S. Large-scale named entity disambiguation based on wikipedia data // Procedings of the 2007 Joint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ational Natural Lan-guage Learning. Prague, 2007: 708‒716

[11]周俊生, 戴新宇, 尹存燕, 等. 基于层叠条件随机场模型的中文机构名自动识别. 电子学报, 2006, 34(5): 804‒809

[12]陈钰枫, 宗成庆, 苏克毅. 汉英双语命名实体识别与对齐的交互式方法. 计算机学报, 2011, 34(9): 1688‒1696

[13]冯元勇, 孙乐, 张大鲲, 等. 基于小规模尾字特征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电子学报, 2008, 36(9): 1833‒1837

[14]Lua K T. Prediction of meaning of bi-syllabic Chinese compound words using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al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 ges, 1997, 11(2): 133‒144

[15]张瑞霞, 肖汉. 基于《知网》的词图构造.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 29(3): 53‒56

[16]张瑞霞, 杨国增, 闫新庆. 基于《知网》的汉语普通未登录词语义分析模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 29(8): 126‒130

[17]王惠, 詹卫东, 俞士汶. 现代汉语语义词典规格说明书. 汉语语言与计算学报, 2003, 13(2): 159‒176

[18]Bai M H, Hsieh Y M, Chen K J, et al. Translating Chinese unknown words by automatically acquired templates //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IJCNLP). Nagoya, 2013: 839‒843

Research on the Sense Guessing of Chinese Unknown Words Based on “Semantic Knowledge-base of Modern Chinese”

SHANG Fenfen1,2, GU Yanhui1,2,†, DAI Rubing3, LI Bin3, ZHOU Junsheng1,2, QU Weiguang1,2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2. Jiangsu 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 Privacy Technology, Nanjing 210023; 3.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210097;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gu@njnu.edu.cn

Based on the research issue of sense guessing of Chinese unknown words, different levels of semantic dictionary were introduced by applying “Semantic Knowledge-base of Modern Chinese”. Models have constructed for sense guessing by using these dictionary. Each model was intergrated to predict the unknown words and obtained better performance. Based on each model, semantic predic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unknown words in People’s Daily which published in 2000 were evaluated. Finally, corpus resources with the sense annotation of unknown words were obtained.

Chinese unknown words; sense guessing; semantic annotation; ensemble learning

10.13209/j.0479-8023.2016.009

TP391

2015-06-19;

2015-09-03;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9-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2221, 6147219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YY030, 10CYY02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2YYA002)和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4KJB520022)资助

猜你喜欢
语料正确率类别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论陶瓷刻划花艺术类别与特征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一起去图书馆吧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生意
生意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选相纸 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