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导学单 助力“泰微课”
——“泰微课+导学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2016-10-13 02:11江苏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225711张晓娟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6期
关键词:导学单导学微课

江苏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225711) 张晓娟

小小导学单助力“泰微课”
——“泰微课+导学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江苏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225711) 张晓娟

由于微课在学科教学中已普遍得到应用,所以我校依据“泰微课”逐步探索出了“泰微课+导学单”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导学单观看微课,并自主完成教师设计的导学作业,教师再根据导学单中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通过实践,以“泰微课+导学单”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泰微课导学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典型问题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制作使用方便等特点,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迅速从认识阶段走向实践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泰微课”应运而生。“泰微课”是江苏省泰州市在全国首先推出的基础教育微课程平台,它从中小学各学科中梳理了近五万个知识点,每个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时间大约为五分钟左右,学生可通过移动设备或电子数码产品等在课内外随时观看。

我校对“泰微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并逐步探索出了“泰微课+导学单”的教学模式,为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进行研究和实践。所谓“泰微课+导学单”,就是学生观看微视频后完成教师设计的个性化作业,或导学、或反馈、或分享、或探索,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并在课前上交。这样课前教师能根据导学单中学生的反馈,弄清学生在“泰微课”的学习中已经掌握哪些内容、存在哪些问题,从而调整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同时,导学单的使用弥补了“泰微课”单向输入的缺点,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无法反馈的问题。

一、导学单既是自学反馈,又是教学主线

例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一课的教学。课前学生自主观看相关“泰微课”的视频,如日出日落、红绿灯交替、四季变换、彩旗按规律摆放等,然后完成导学单。

导学单:

(1)观看微视频后,我还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有( )。

(2)我认为周期现象应具备这些条件:( )。

(3)我是小小设计师(设计简单的周期现象):( )。

问题(1)是让学生带着对周期现象的初步感知重新审视现实生活,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为课堂研究积累经验;问题(2)旨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寻找周期现象的共同点,并进行理性归纳,这样教师教学前可以了解学生对周期现象、特点的掌握情况;问题(3)是让学生用文字、符号、图形等设计简单的周期现象。这样由感性观察——理性归纳——初步运用,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这三个问题为教学主线,围绕导学单中学生生成的问题展开教学。

二、导学单引导自主探究,鼓励个性思维

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的教学(“泰微课”链接http∶//learn. tze.cn/Home/PlayMedia/252329)。

微课截图如下:

导学单:

(1)旧知回顾。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过的问题有。

一组一组地列举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 )。

列举出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 )。

有序地列举出8、1、5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三位数:()。

(2)自主探究。

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怎样理解“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长方形花圃”?(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上述导学单设计了两道作业:一是旧知回顾,用列举的策略解决曾经学过的问题;二是自主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是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课堂上的自主探究往往流于形式,因为课堂上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学生很难真正完成一次深入且有效的探究活动,或者只有少数能力强的学生有所收获,导致大部分学生沦为看客,而“泰微课+导学单”的运用为学生进行真正的探究提供了可能。如上述教学,微视频带领学生回顾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过的问题,唤醒学生的记忆,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做好了铺垫。同时,导学单的设计由旧知到新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且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失败、去发现,使学生进行真正的自主探究。

三、导学单检测自学情况,聚焦典型问题

例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的教学(“泰微课”链接http∶//learn.tze. cn/Home/PlayMedia/212767)。

微课截图:

导学单:

明光小学买了3个篮球和10个皮球,正好用去100元。皮球的单价是篮球的,皮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可以画线段图、示意图,也可以用文字、符号等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这节微课将新授内容完整的展示出来。而导学单则设计了一道类似的用假设策略解决的问题,以检测学生对假设策略的掌握程度,同时暴露存在的问题。课堂上教师一一展示典型错误,让学生辨析、纠错,并引导学生聚焦典型错题,这样能更加关注后进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提出“泰微课+导学单”模式,并在五、六年级各设了一个实验班级,开展课堂实践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跟踪调查,我们认为该模式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尤其是导学单的使用,对学生来说,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就有了引导、反馈、检测,使微课的学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来说,导学单的反馈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又可以作为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依据,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四、对“泰微课+导学单”模式的质疑

在“泰微课+导学单”模式的实践中,也有人提出以下质疑。

质疑1:导学单的使用是否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个人认为,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因为完成导学单其实就是将作业前置,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并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导学单予以反馈。这样教师课前可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程度,课堂上就有时间对学生不理解的、感觉困难的地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从而缩短新授的时间。而且,课堂上使用导学单,课后的练习可以当堂完成、当场订正,课后补差补缺的时间就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质疑2: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已经知道了这节课的内容,甚至知道例题的解决方法,教师课上再讲,学生还有兴趣听吗?

学生有没有兴趣听讲,不在于教学模式本身,而是看教师如何组织教学。一成不变、照本宣科、简单重复的教学,学生怎能不生厌?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通过导学单了解到学生观看视频后对某个知识点已经掌握了,那么自然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教学同样的内容,可通过竞赛、检测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如果只有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那就让这部分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站在讲台上教其他学生,这样也能使这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教其他同学的同时得以内化提升,正所谓教学相长;如果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学习有困难,教师就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泰微课”和导学单的自主学习产生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喜欢和享受数学学习。

质疑3:有了“泰微课”和导学单,对教师的要求是不是也就相应降低了?

恰恰相反,“泰微课+导学单”的模式革新了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正确解读教材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外,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熟练地制作和使用“泰微课”。其次,教师在课前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准备。除准备微视频、设计导学单外,教师还要仔细分析、研读学生完成的导学单,并根据学生呈现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导学单的分析越仔细、越准确,课堂教学就越能够切中要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最后,教师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因为课堂教学不再是拿着教案照本宣科,而是要灵动地把握课堂上生成的各种资源,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实现生本课堂。

总之,“泰微课+导学单”的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不断深入研究“泰微课+导学单”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编杜华)

G623.5

A

1007-9068(2016)26-016

猜你喜欢
导学单导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学单”的运用方法
例谈导学单对思维的引导作用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讨论型课堂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