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粗心”现象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2016-10-13 02:11浙江遂昌县教研室323300廖凤标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6期
关键词:真性读题审题

浙江遂昌县教研室(323300) 廖凤标

学生作业“粗心”现象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浙江遂昌县教研室(323300) 廖凤标

学生作业粗心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读题解答习惯而造成的“真性粗心”。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出发,运用圈一圈、标一标、补一补、添一添、想一想等策略,强化学生的习惯,从而减少“真性粗心”的发生。

小学数学粗心成因矫治策略

在数学学习中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告知学生在独立作业或检测中出现的错误,他重新做一遍就对了。于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总爱把学生的此类过错归结于“粗心”,粗心仿佛成了学生的通病。笔者以为,粗心形成原因多种多样,细究起来,粗心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知识理解不透、运用不熟造成解答错误,可称为“假性粗心”;第二类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完全可以解题,但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时读题不细,审题不严,从而造成解答错误,可称为“真性粗心”。这类“粗心”看似相关知识点都懂,故常被教师和家长忽略,以为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笔者以为这恰是一个大问题,很难通过短期内的训练就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种“真性粗心”的原因,才能找准矫正的策略。

一、拨开现象探原因

1.缺乏正确的作业动机

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在调查94位学生一周的作业后发现,有19.15%的学生经常抄错题,仅有3.19%的学生从未抄错题;很大一部分学生把做作业看成是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只管完成,不管做得好不好;学生做作业时见题就解,做完不验算,只求做快,不求精确;没有明白做作业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提升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不能精确地感知题目的意义

学生的感知比较笼统,不够精细,低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更为严重。

例如,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常常把56误抄写65,有时从草稿上抄到作业本上就变了样,如把0.231抄成0.123。

3.引起学生注意的范围比较窄

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也不够广,要求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他们往往容易“丢三落四”。

4.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式的干扰

【案例1】填空:7个一,1个十组成()。

错因分析:由于上节课学生刚做了“()个十和()个一组成()”的题目,很多学生能很快做出“(1)个十,(7)个一组成(17)”,但受到思维定式的干扰,题目变换一下顺序学生就出错了,究其原因,学生不是不会看数位表,而是受思维定式的干扰。

二、寻得策略求矫治

虽然真性粗心在日常学习中随处可见,然而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只说一句“只是粗心而已嘛,下次小心点就是了”。

殊不知一个概念,从无知到有知的改变是很容易的,我们不怕“无知”,因为不会的可以学会,而“真性粗心”就可怕了,它是会不断且重复地发生。为了有效减少此类粗心,提高学习质量,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了各种策略来帮助学生纠正作业中的“真性粗心”的问题。

1.画一画

审题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一步,而学生仅凭“经验”审题的现象比比皆是:读题不完整,没读完就急于动笔;易混淆相似题型;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视而不见;对题目中数量关系缺乏思考;等等。为此,要求学生在审题时,首先要一个字一个字读完整道题,并圈出重点信息和需提醒自己的地方——运算符号、特殊数字、单位、关键字等,然后和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获取有效信息,找出解题的思路。

【案例2】

分析:该学生通过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字,写明用一个字母a替代这个数,标明了需要提醒自己的地方,这样一画一写帮助自己理清了思路,使原本复杂的问题清晰化,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

2.标一标

【案例3】

分析:在图中标出“三轮车”所行的路段和出租车所行的路段后,能够清晰地看到三轮车所行路程是6千米,所行时间是20分,得到算式:6000÷20=300(米/分)。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而这样“标”出信息,就能帮助学生减少需要注意的对象。

3.添一添

【案例4】

分析:学生用“添”的方法,数得又有序又整洁。可见,这一“添”帮了这位学生大忙,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只能靠密密麻麻地画梯形来数了。当然,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画线段图、示意图等,都可以帮助学生降低由于审题不清而导致的粗心错误。

4.想一想

①想提示,解题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以及教师对该知识点所强调的地方。

②想策略(是口算还是笔算等)、想方法(画线段图或示意图帮助理解)、想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案例5】

分析:这些题目对于优等生来说是小儿科,但对于学困生,这样写出文字公式就是帮了他们大忙。

通过“文字的外在表现”把精加工的内容表现出来,能够“迫使”学生认真审题,从而降低粗心带来的错误。当然,如果学生已经能够把这些策略“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这个看似繁琐的“支架”就可以撤了。

(责编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6-042

猜你喜欢
真性读题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建筑原真性探微
“三招”学会审题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紧箍咒,我爱你
真性,真孝,真才子——为丰坊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