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心理特征的数学作业设计

2016-10-13 02:11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江溪小学214000吴蕾磊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6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两位数课外书

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江溪小学(214000) 吴蕾磊

基于学生心理特征的数学作业设计

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江溪小学(214000) 吴蕾磊

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从数学作业的“课堂化”“多样化”“分层化”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例,阐述怎样的数学作业会成为学生喜爱的数学作业。

作业设计心理特征

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各种技能,但不少学生讨厌做数学作业、不喜欢做数学作业,于是笔者针对这种现象对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数学作业“课堂化”,帮助学生内化本课知识

教育部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教师放弃题海战术式的作业布置方式,首先要求教师注重作业的“质”,主张凸显重点,突破难点,设计符合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数学作业;其次要求教师控制作业的“量”,规定了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书面作业量控制在60分钟内。因此,数学作业“课堂化”,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后,为学生设计作业:

1.请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需要精算。

商店里货物的价格如下:牛奶68元/箱,果汁75元/箱,巧克力278元/盒,饼干136元/盒,水杯52元/个。(1)购买前估计,爸爸买5盒巧克力带1400元够不够?(大估)(2)付款前估计,购物388元以上可抽奖一次,爸爸买3盒饼干能否抽奖?(小估)(3)收银员收款,爸爸买6箱果汁一共要付多少元?(精算)(4)付款前估计,妈妈买3个水杯大约需要多少元?(近估)

2.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①大估;②小估;③精算

(1)岸边停着43条船,每条船能坐5人,一人一座,三年级200名同学能过河吗?(小估)(2)学校组织抛圈比赛,每人投5次,得150总分就可以进入决赛,小明投了5次,每次得28分,他能进入决赛吗?(大估)(3)每个蛋黄派26克,小明买了8个蛋黄派,电子秤上显示多少克?(精算)

这样的作业以不同的生活情境为载体,综合了估算的方方面面。课堂上完成这项作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反映学生对估算内容的掌握情况,还为教师后续教学提供了方向。

二、数学作业“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单调的作业形式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采用不同的作业形式,可以布置口头作业,也可以布置书面作业,还可以是实践互动的作业。

如,教学“统计”后,设计了以统计为背景的实践性作业:双休日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十字路口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的情况,根据统计到的实际情况绘制统计图,分析通过车辆的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教师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设计和布置丰富多彩的数学作业,既能让学生产生对作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数学作业“层次化”,让不同学生各取所需

不同的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层作业的形式让不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作业。

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后,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

A组(基础题):列竖式计算。

37+11=12+73=21+38=55+23=

B组(提高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二年级有两个班,二(1)班有42人,二(2)班有45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新华书店第一次进货22本课外书,第二次进货53本课外书,两次一共进货了多少本课外书?

C组(拓展题):数字谜。

A组基础题主要检查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掌握情况,要求人人必做;B组题主要是检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方法解决问题,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要完成;对于C组拓展题,要求学生能用倒推的形式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且能灵活地找准数字谜的突破口,要求优等生尝试练习。

总之,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和布置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数学作业,布置时要适量,体现作业的“精”,还要多样、分层,体现作业的“趣”,让学生真正愿意去完成数学作业。

(责编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6-045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两位数课外书
巧算两位数加法
爱看课外书的我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课外书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两位数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