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肩负神圣使命

2016-10-13 06:21彭佳景
湖南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肩负精益求精教书育人

彭佳景

弘扬“工匠精神”肩负神圣使命

彭佳景

在第32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推出长篇通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向广大读者介绍常德市财经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涂承刚的优秀事迹。在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着巨大转型、全社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的时候,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教师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更好地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宣传涂承刚这个典型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涂承刚是常德财校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近些年来,他立足职业教育的三尺讲台,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对专业的追求上、坚守上、奉献上,在立德树人、教学改革、辅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学校专业设置无缝对接产业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他身上凝聚的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专注极致、追求超越的“工匠精神”,闪烁着时代的灼灼光华,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启迪、以示范、以引领。

“工匠精神”是当今时代的热词,它承接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和传统。一部中华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工匠精神史”,至今“鲁班奖”在建工行业还是最高荣誉,赵州桥和故宫的修建技术还备受世界桥梁专家和建筑专家推崇,足见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魅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引入“工匠精神”,是希望全社会追求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

教育需要培养“工匠精神”,不仅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需要,基础教育同样需要。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特征与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耐心专注、卓越品质的“工匠精神”是一致的。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客观标准。教书育人,像技艺活一样,也要追求完美和极致,绝对不能勉强马虎,也不能有应付过关的心态。涂承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反复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的获得感最强,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严谨细致是“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如果说对待产品不能有投机取巧的心态,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让每个部件都经得起显微镜的检验,那么作为教师,更要在严谨细致上下功夫。涂承刚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无论是“理实一体”的教学,还是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抑或是做班主任工作,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力求做到敬事如仪。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尤其需要在三尺讲台弘扬。

耐心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外在体现。工匠在面对产品时必须心无旁骛,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的质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教育关乎百年大计,如果没有高度的耐心专注,没有一以贯之的坚守,是不可能成就教育的梦想的。十多年来,涂承刚把主要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可以说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他的身上体现了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体现了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

卓越品质是“工匠精神”的价值目标。“工匠精神”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绝对不与平庸为伍,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成就卓越品质。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怎样培养、造就学生的卓越品质,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而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梦想。要让梦想成真,就要像涂承刚那样,专注在育人的技艺里,沉浸在教改的探索中,让自己培养的学生真正做到“德艺双馨”。

当前,我省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势大好,全省教育改革蹄疾步稳,教育发展成绩喜人,教育大局和谐稳定,广大教育工作者功不可没。我们相信,广大教师弘扬“工匠精神”,一定会更好地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一定会更好地写下“中国梦”的湖南教育篇章。

更多文本请扫描上面二维码

猜你喜欢
肩负精益求精教书育人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张海:传承家国情怀 肩负使命担当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安徽省教育系统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篆刻
光影视界
贺文新:肩负使命 服务至上
青年要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