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2016-10-13 05:55白永萌胡鲁平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滕州277500
文教资料 2016年17期
关键词:后测语块实验班

白永萌 胡鲁平 吴 磊(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滕州 277500)

语块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白永萌胡鲁平吴磊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滕州277500)

从语言理论的最新发展——语块理论角度,探讨语块对英语的阅读作用,揭示这一理论对于帮助高职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的可行性,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对比控制班和实验班的阅读成绩。结果表明:在采用语块教学法后,实验班阅读成绩远远高于控制班。语块教学法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阅读教学有积极作用,这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语块教学法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1.引言

英语阅读是语言应用的重要方式。在高职院校中,英语阅读教学依然是教学的重点,高职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然而,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暴露出很多问题,大多数学生存在着阅读速度慢、难以把握单词在语境中的意思等诸多问题,这急需改进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来解决这些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的语言学者纷纷展开了语块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实证研究,很多研究的结果表明语块在语言教学和学习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语块理论和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探索语块教学法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研究以下问题:(1)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如何?(2)语块教学是否对受试者的英语阅读成绩有积极影响?

2.语块的定义

W ray认为,“语块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

3.研究方法

3.1实验对象

本研究以枣庄某职业学院2014级会计电算化1班和2班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设定会计电算化1班(以下简称14会一)为实验班,14会计电算化2班(以下简称14会二)为控制班。14会一班45人,14会二班42人,随机选取14会一班男生11人,女生29人;14会二班男生14人,女生26人。这些学生于2014年九月份入学,通过三年系统的高中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有利于本研究试验的实施。

表1 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

(1)问卷调查法:主要用来调查学生的阅读状况、阅读策略的使用状况及实验后期学生对语块教学法的态度。

(2)访谈法:通过与部分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态度及对语块教学法的建议。

(3)实验法:选取实验班和控制班,对比采用语块教学法的实验班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控制班的阅读成绩,从而分析语块教学法能否帮助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水平。

3.3实验程序

在研究实验前期,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探究学生目前的阅读态度、采用的阅读策略及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研究实验后期,笔者根据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对语块阅读教学的态度。本实验的研究工具还包括阅读测试题2套,分别用以开展实验的前测和后测。

根据实验设计,笔者同时担任两个班级的英语老师,两个班级使用相同的教材,每班每周各有四节英语课,课程进度基本相同。考虑到实验的效度和信度,笔者随机选取了14会1班为实验班,14会2班为控制班。在实验班,笔者采用语块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控制班,笔者采用基于语法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涉及针对语块的训练。

3.4实验班教学步骤

笔者把实验班的教学进度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在学期第1周,老师对实验班的学生讲解语块的基本知识。这个阶段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介绍语块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逐渐使学生对单个单词的关注转变为对较大语块的关注。

其次,第二阶段的教学持续2周。此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语块理论应用于课文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示例,展示如何去辨别、分类语块,并借助语块把握阅读材料的结构。此阶段所选用的文章体裁可以广泛一些。教师要指导学生辨别具有话语策略功能的语块,比如表示时间顺序的有afterthat,afterawhile,inthe beginning,inthefirstplace;表示空间顺序的有inthemiddle of,infrontof。

最后,第三阶段持续14周,笔者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把语块教学法应用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指导自己的阅读。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导入环节,笔者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或者指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语块。第二步,笔者指导学生把握阅读材料的语篇结构和一些话题性语块。学生通过这些标示语的引导,从而把握作者的思路。第三步是对语篇的整体把握。笔者指导学生通过关注语篇中的语块,尤其是那些宏观语篇标示语,理解每个句子。最后一步是巩固练习。笔者通过设计一些课后阅读活动来帮助学生们巩固课文中语块的学习,比如完形填空、词语搭配和复述课文等都是比较理想的语块练习类型。

整个实验中,实验班按照以上三个阶段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3.5控制班教学步骤

在控制班,笔者依然采用基于语法的传统教学方法,即针对阅读材料中的生词、短语及复杂的句子进行讲授,通过翻译文章来了解文章大意。首先,笔者介绍与此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要求学生们直接阅读文章,然后完成阅读练习题。笔者通常会先核对练习题的答案,然后讲授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一些知识点和复杂的句型。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翻译篇章的意思。通过与很多同行交流,传统教学方法在大多数职业学校还是普遍流行的。

3.6实验结果

3.6.1前测成绩

笔者在2014年9月下旬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前测,目的是测试两个班是否具有可比性。笔者通过仔细研究高职高专英语能力测试考试历年真题,从中选取了两套阅读理解题作为测试题。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基础描述统计量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2 描述统计量: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成绩组统计量

表3 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结果表明,实验班前测成绩的平均值是24.70,控制班前测成绩的平均值是24.80,两个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当,可以进行教学实验。

笔者对两个班的前测成绩进一步做了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到,p=0.900,因为p>0.05,所以两个班级的前测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这说明可以在这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实验。

3.6.2后测成绩

笔者在实验班采用语块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在控制班,笔者实施基于语法的传统教学法,不涉及针对语块的训练。教学实验所用的教材均为《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教学实验结束后,笔者为了验证语块教学法是否对受试者的英语阅读成绩有积极影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后测。两次测试所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9.0,采用的是独立样本T检验。

表4 描述统计量: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组统计量

表5 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14会1班)的后测成绩平均值是28.20,控制班(14会2班)的后测成绩平均值是25.50,实验班的平均值比控制班的平均值高出2.70分。这与前测中两个班的平均值比较,实验班的均值比控制班的均值增加幅度较大。由前测的0.10变成2.70,说明实验班的阅读成绩比控制班的阅读成绩提高的速度快。

根据表格5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可以看到,t=3.023,p= 0.003。因为p<0.05,说明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语块教学,实验班的阅读测试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的成绩。语块教学法在实验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成绩数据分析

经过5个月的学习,笔者在学期末对两个班进行了后测。学期初的前测成绩数据反映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描述统计结果接近。实验班前测的平均值是24.70,控制班前测的平均值是24.80,两个班的平均值仅相差0.10,其中控制班的成绩略好于实验班。两个班的平均值都在24-25分之间,说明这两个班的阅读成绩一般,中等水平的学生占大多数,阅读成绩有提高的空间。根据两个班前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两个班级的前测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这说明可以在这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实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我们看到,实验班的后测成绩平均值是28.20,控制班的后测成绩平均值是25.50,实验班的平均值比控制班的平均值高出2.70分。与前测中两个班的平均值比较,实验班的均值比控制班的均值增加幅度较大。通过纵向比较两个班的阅读成绩,我们发现,控制班前测的平均值24.80,后测的平均值是25.50,前后相差0.70,这说明控制班的阅读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实验班前测的平均值24.70,后测的平均值是28.20,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高出3.50,这说明实验班的阅读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后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两个班的阅读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阅读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的阅读成绩,语块教学法对实验班的英语阅读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5.结语

在实验班实施了语块教学法之后,该班学生普遍树立了语块意识。学生逐步意识到语块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接受语块教学法。通过对比两个班的阅读成绩,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的阅读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平均分明显高于控制班的阅读成绩平均分。同时,从实验班的两次成绩频数分布图上可以看到高分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明实验班的阅读成绩有很大进步。这些也充分证明,语块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

[1]Anderson,N.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Issuesand Strategies[M].Bosston,MA:Heinle&Heinle,1999.

[2]Beeker,J.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Mass:Boltand Newman,1975.

[3]Biber,D.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99.

[4]Jesperson,O.Livinggramma[A].InD.D.Bornstein(ed.),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Grammar[C].Cambridge,MA:Winthrop Publishers,1976:82-93.

[5]Pawley,A.&F.Syder.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A].In J. Richards&R.Schmidt.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 New York:Longman,1983:191-226.

[6]Wray,A.Formulaic sequ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Principle and Practice[J].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463-489.

[7]常晨光.公式性语言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7-10.

[8]陈美虹.语块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1.

[9]廉洁.词汇短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作用[J].外语界,2001(2):29-33.

[10]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3):24-26.

[11]赵玉民,侯蕊.语块教学:改革英语口语教学的新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1):126-128.

[12]周正钟.语块教学法新探——理论、实证与教学延伸[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课题名称: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课题编号:15SC307。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山东省春季高考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课题编号:15SC3 11;

猜你喜欢
后测语块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诠释学视域中的语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