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识形态的有效性

2016-10-13 20:44王喜国冯艳梅
党政干部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

王喜国 冯艳梅

[摘 要]意识形态的传播何以有效?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从意识形态的产生入手,着重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利益指向性、实践性和生活性特征,为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提供了与传统不同的思路和视角。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三个系统的建设:“认知——宣传”系统,“信任——回报”系统,“信仰——意义”系统。

[关键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有效性;意识形态的传播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12-05

意识形态的传播何以有效?这是思想者和领导者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多集中于意识形态的政治意蕴,忽视了对其内在特性和传播规律的把握;多集中于意识形态自身理论的创新和传播媒介的更新,轻视了对于意识形态传播对象认可度的把握。这就出现了当前意识形态的地位在强化,而意识形态的影响却在弱化的现象。到底什么是意识形态?其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内在特性和传播规律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意识形态传播掌握群众,服务群众?这是意识形态研究必须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意识形态何以产生?

意识形态一词出现于19世纪初,学术界公认是由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哲学家德斯图德·特拉西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但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现象,其出现由来已久,从初民社会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古希腊时期在城邦广场基础上产生的最初的民主制度,为当时多数人所接受并形成的“共识”,用以调节彼此相处的基本准则,就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意识形态”。又比如,中国古代的周公制礼,以及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也都是在当时人的生活习惯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最初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并被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共处准则。尽管意识形态表现为理论形式,但它的来源并不是一种理论说教,而是实践模式。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活模式和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内生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本身,不是任何外界强加给这个民族的,也不是任何主观臆想的产物。

同时,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比较稳定,农民几千年来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手工业者可能几代人都重复做着同一件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阶层特有的意识,如匠人精神、士大夫精神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比较稳定,在启蒙运动之前,知识是由圣人、先知或超凡的智者来揭示和提供的,普通人只需接受这些知识并照着先知的教导去行事。在信仰方面,人们依靠宗教、宗教性的训诫或形而上的命题来为厄运提供解答,并且是毫不怀疑地信仰、奉行。社会是由精英来治理的,一般老百姓并不被允许参与到政治系统中,即使是发生战争,也只是小部分人参与的。正如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所说:“战争之为事也,与民无涉”。黎民百姓的任务,就是用辛苦的劳动来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以物资和税收来支持国家。在这样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中,意识形态形成了惯性的维系,即使是改朝换代,那种维系人们精神世界的意识形态也很少发生变化,或是变化极少。

然而,进入近代社会以后,这一切都随着“人的解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启蒙时代实质是向人们灌输一个理论:“人们可以用积极的行动来改善他们的处境,而不必消极地接受命运的摆弄”。[1]2也就是自己解放自己。在这一理念的推动和影响下,首先是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急剧的变迁。人们在物质方面的成功刺激了人们在其他方面也开始了全面尝试,这种物质的刺激进而也促使了人们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变。同时,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引起了政治的变迁。

当工业化把人们从乡村推向城市,从熟人社会推向完全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时,看似庞大的人类群体却以原子化的个体形式存在着,日益孤寂,心理疏离,人们从最初“对神的叛逃”和“人的解放”时的惊喜万分变成了惊恐万状。为了对这一现象及其后果进行合理化解释,并把人们以新的形式组织起来,这便产生了近代意义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近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是为了组织、动员而产生,我们所熟知的不同团体、政党,就是因为这一组织动员功能而产生的。

二、何为意识形态?

自从“意识形态”一词产生以来,提出的定义就达数十种,却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

“意识形态”一词的提出者特拉西认为,意识形态是对理念形成过程的研究,是“理念的科学”。但他同时也指出,思想和理论的产生来自物质的刺激,理念的产生是物理过程,而不是精神的或玄秘的过程。

美国人萨金特认为:“意识形态为其信仰者提供了这个世界‘是如何及‘应如何的图像,并借此将这个世界惊人的复杂性,组织成极简单且可理解的事物。”[2]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具体的意识形式,如道德、宗教、形而上学、法律等,它们都是人的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同时,马克思指出,我们所理解的意识形态,不是“从天国降到人间”,而是“从人间升到天国”,“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3]73马克思曾盛赞希腊神话是“发育健全的儿童”。他认为希腊神话的出现和流行,是有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性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一直延续到现在。”[3]104。在马克思看来,独特的城邦经济发展、城乡之间、精神生产和体力生产之间的落差,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达、人口的集中,这些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希腊的神话艺术得以保存和光大,产生神奇的魅力。戏剧的盛行,通宵的演出,观众自带干粮,看得如醉如痴,牵肠挂肚,已成佳话。那些分身有术、腾云驾雾、水火不惧的不同凡响的神话人物,都是能克服时空和距离难度的无敌将军,表达的是人们对征服客观世界的向往。这就把意识形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在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基础上,这是历史观上的唯物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