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景观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内在同一性以巴斯、爱丁堡和伦敦的城市景观规划为例

2016-10-14 06:23赵晶张宝鑫
风景园林 2016年5期
关键词:爱丁堡巴斯景观规划

赵晶 张宝鑫

试论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景观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内在同一性以巴斯、爱丁堡和伦敦的城市景观规划为例

赵晶张宝鑫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的发展,也涌现了诸多矛盾和弊病,城市尺度不再宜人,渐渐远离了自然和乡村。人们逃离城市生活的愿望和对自然的向往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规划者将风景园的规划手法从乡村引入了城市,试图营造一种充满乡村田园气息的风景。本文通过英国巴斯景观规划、爱丁堡新区规划和伦敦摄政规划3个城市景观规划案例,论述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景观与英国自然风景园之间的内在同一性。

景观;自然风景园;英国;城市景观;巴斯;爱丁堡;伦敦

修回日期:2016-04-12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是西方园林历史上的一场革命,它终结了规则式造园的时代,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英国自然风景园寄托了人们逃离城市的理想主义,寄托了对于乡村风景的向往和热爱,并对后期景观、城市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 在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建设中,能探寻到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影子。虽然这些绿地,从尺度到手法,都还谈不上是真正的风景园,但是它们使发展使城市的肌理发生了变化,由紧凑拥挤变的松散舒适,而这些绿地成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期城市发展格局产生了影响。本文以巴斯景观规划、爱丁堡新区规划和伦敦摄政规划为例,试论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景观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内在同一性。

1 背景

自18世纪起,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化,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结构以及物质生产的重点开始从乡村转向城市,乡村人口下降,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的居住形式由具有田园郊野风光的农村开敞空间进入狭窄局促的城市小空间,环境日益恶化,因此人们重返乡村的愿望非常强烈,回归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以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师为代表的社会改良者由此开始探索改善城市生存环境的对策,希望通过有效的方式改善城市环境。他们希望在城市中引入乡村风光,尝试将风景园的规划手法应用到城市之中,进行了风景与城市融合的探索与尝试[2]。

2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造园风格特征

英国自然风景园不再采用规则式造园中的轴线,构图也不再规则对称,而是要求忠实地临摹自然状态,追求与外界的自然风貌相一致的园林景观。风景园中的植物景观多以开阔的草地和疏林为主。大片蜿蜒起伏的草地形成舒朗开阔的景观,并在其上放牧着牛群和羊群。树木采取不规则的孤植、丛植、片植等形式,并根据树木习性,结合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树木配植,以最大程度上接近自然的状态(图1)。水面多以自然态的静水出现,岸线形态蜿蜒曲折,形成宁静宜人的水面景观。英国自然风景园呈现出舒展、自由、开阔、明朗的造园氛围,并与园外的自然风景相融合(图2)。

3 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景观规划的实例

3.1巴斯的景观规划

位于索默赛特郡的巴斯(Bath)是英国18世纪城市景观规划发展的典型案例。巴斯本是古罗马时代的温泉疗养城市,在1-5 世纪时曾利用地下温泉建设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浴室,其城市也因此而得名。18世纪,英国的度假型城镇得到发展。这类城镇往往有温泉、海水等休闲设施,吸引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群体到这种景色优美的地方度假,从而促进了这些城镇的发展。而巴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一个中世纪的罗马城镇扩建为一个当时盛行的温泉疗养胜地,其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得到了发展。

对这一时期的巴斯进行规划的是建筑师大约翰•伍德(John Wood,1704-1754)和他的儿子小约翰•伍德(John Wood,1728-1781)。大伍德首先设计了位于城市中心的圆形(Circus)广场,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开敞空间,四周环抱着一组多层建筑群,并由小伍德建造完成。小伍德建造了皇后(Royal Crescent)广场和新月(Landsdowne Crescent)广场,周围同样环抱多层的建筑,并在新月广场处规划了一处公共花园(图3-4)。这组建筑群中所有的建筑围绕而成的场地中都规划了园林,并通过伍德大街(Wood Street)和欢乐街(Gay Street)等街道进行了有序连接。3建筑群构成了景观的边界,街道形成围抱着景观的双臂,各组建筑之间以整齐的街道相连接,同时又与景观相互穿插(图5)。

伴随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巴斯的郊区也形成了大片的风景园,这些土地延伸进城区,或作为前景,或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在巴斯的规划中非常注重视野规划。人们在建筑中、大道上或者城市的观景平台上可以欣赏山下的草地或田野,其上放牧着牛群和羊群。为了分隔人和动物的活动空间,防止羊群进入到他们活动的草坪上,风景园中的重要要素哈哈(Ha-ha)在巴斯得到了应用(图6)。新月广场上一条哈哈横穿大草地,并且与台阶结合(图7)。整片草坪的地势从环抱着草地的建筑向风景园依次降低,因此由建筑向草地望过去无法发现哈哈,看到的是一片连贯而没有间断的草坪,而放牧的羊群则无法跨越哈哈到人活动的草坪,以此保证视觉效果的完整和美观[2]。1780年一个寄居于此的小说家范尼•比尔内(Fanny Bumey)曾这样赞赏巴斯:“我们可以看到草地、山丘、羊群……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大自然所有的景色。”

如果从整个城市与乡村的角度来解读巴斯的景观规划,城市中,居住区由园林广场所围绕,建筑群和广场环抱的地方规划成了景观,大道被改造成绿带;而在城市外围的乡村,大片的自然风景园包围了城市,并延伸至城市的内部,与内部的景观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景观以一种渗透的形式将建筑和道路等硬质空间包围起来,在建筑之间穿插交融了大量自然形态的绿地。景观在城镇的内部创造了一种乡村的风景,并与城市外围的乡村联系成为一个整体[2](图8)。

巴斯的这一景观规划方式蔚为风潮,盛行于整个英伦群岛,首先是其他的温泉场所模仿它,然后是许多城镇。

3.2爱丁堡新区规划

爱丁堡市(Edinburgh)的新城区规划就受到了巴斯景观规划的影响,将巴斯的规划作为学习的样板。虽然早期爱丁堡是一个首都,但它在18世纪却已丧失其作为首都的最主要的功能。由于1707年《合并法》(Acts of Union)的推行,爱丁堡已没有自己的议会,也很少有政府机构驻扎于此。在商业方面,爱丁堡也无足轻重。在这里留下的市民多是律师、大律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银行家及店铺主,这些人的存在只是因为苏格兰的上层社会及中产阶级需要他们[3]。在18世纪,苏格兰贵族及乡村财主日渐常到爱丁堡来,在此度过愉悦的社交季节,同时也在此会见自己的律师或医生。他们在爱丁堡市购买了公寓或住宅,其中一些有个人收入但拥有土地不多的人在此定居,市长和市议会积极鼓励他们在爱丁堡定居或置业[4]。面对这个日渐衰落的城市,1767年爱丁堡市的市长和市议会依据詹姆斯•克雷格(James Craig)的提案规划了最早的新城区,后来不少的土地拥有者也不断地扩建这一新城区。

到1829年,爱丁堡市的新城区规划有13个新月形建筑群和4个圆形广场,并且布置着大量排列规则的联排房屋的街区。城市中建筑群相互连接,中间穿插着大片的绿地,联排房屋的街区密植着大量的树木,同风景园连成了一体。在爱丁堡新区的规划中,主要的广场、建筑群周边都由绿地所环绕;林荫道串联了建筑群和广场;大片的自然风景园划分了新城区,整个城市都充满了田园气息;主要的广场和建筑群都面向乡村的风景,从四面八方都可以看到周围的山脉,视野一直延伸到福斯港湾[4](图9)。爱丁堡的市民后来评价到:“在爱丁堡市中心散步,你会觉得自己身处于一个绅士的公园之内,而不是在一个大都市的中心”[4](图10)。

爱丁堡城市新区展现了与巴斯相似的规划思路:大量的新月形建筑和广场构成了硬质的基础,而景观主要起到了软化城市的作用,它以一种非常柔和的方式介入城市,就像为城市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改善了整个城市的景观面貌。景观担任了连接各个建筑群的角色,将建筑等硬质空间有序统一在景观中,使农田、绿地和建筑物等都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此外,合理的视野规划使城镇中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四周的田园风景,以此来营造一个充满田园气息的城镇环境。在此后的时间内,到爱丁堡度假和定居的人接踵而至,城市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2]。

3.3伦敦摄政规划

巴斯的影响也延续到了伦敦,许多区域的规划灵感来源于巴斯。伦敦的许多作品由建筑师约翰•纳什(John Nash)与风景园林师汉弗莱•莱普顿((Humphry Repton)合作,将纳什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与莱普顿的风景园风格相结合[5]。

纳什和莱普顿合作的摄政区域的景观规划,包括摄政公园、摄政大街(Regent Street)和圣•詹姆斯公园(St James's Park)、绿园(Green Park)等所形成的区域,并将摄政王的卡尔顿王府、白金汉宫以及建筑附属的广场、园林也组织了进来(图11)。

摄政公园(Regent Park)是伦敦景观规划中重点规划的对象之一。摄政公园位于伦敦的西北部,占地166hm2,曾经是伦敦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园址林木生长茂盛,适合鹿群生活。后来这里由亨利八世(Henry VIII)①买下,兴建了一个占地约233hm2的狩猎场,并在四周挖沟垒墙,在苑内放养鹿群,人们按照附近村庄和农场的名字,命名这里为玛丽尔本林苑(Marylebone Park)。查理二世(Charles II)②复辟后,曾将这座林苑租给佃农们耕种。因此在之后的一个半世纪中,这里始终是远离城市的大农场。19世纪初,伦敦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国王意识到开发玛丽尔本林苑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再将土地租赁给佃农而是由皇家支配。此时,摄政王乔治四世(George IV)③为了提升名望,要求在伦敦北部的皇家领地中新建一座夏宫,由此产生了摄政公园及周边区域的规划[6]。

1812年,纳什和莱普顿将摄政公园规划成为一个自然式风景园(图4)。他们设计了一条环绕全园的宽阔园路,开挖湖泊和运河,将皇宫建在园中,并且围绕花园规划了56栋别墅及一组联排住宅。虽然规划的56栋别墅最后仅仅建成了8栋,内环的联排住宅未能全部实现,花园后来也逐渐挪为他用,但是将规划理念清晰展现了出来,并且为伦敦和其他地区的景观规划做出了良好的表率。规划完成的8座别墅完全包围了公园,公园的中心是一片开阔的湖区,中间星罗棋布的点缀着许多小岛,蜿蜒曲折的步道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联排房屋从外面看上去就像是一座乡村公园(图12)。由于采取了风景园式的改造,许多广场上都可以见到放逐的羊群,形成一种田园野趣的氛围。詹姆斯•埃尔姆斯(James Elmes)④1829年在他的《大城市进化》中写道:“看看这精美绝伦而又变化无常的景色吧,在平静如镜的湖中,小岛和植物编织成的美景,它既体现丰富多样的自然,又是人工艺术的结晶……列于其中的住家真是拥有城镇和乡村的全部优势呢……它拥有乡村别墅的形制,以及环绕其间的美轮美奂的景色”。[4]此外,还有评论认为摄政公园的别墅就像“田中作物一样定距布置,所以每个住户好像成了自己范围内的单独领主”,由此可见人们认为摄政公园中已经实现了乡村的景色和氛围。摄政公园还将原有的农田也纳入公园的范围内,并在后来又加以扩大。

圣•詹姆斯公园同样由纳什与莱普顿改造成为自然式风景园。他们在公园中塑造了风景园常用的造园要素,改造地形成缓坡草地,将笔直的运河改造成了自然弯曲的湖泊,用蜿蜒的园路代替了规则式的林荫道。

伦敦摄政区域的规划策略和灵感大多数源于巴斯,并对巴斯模式进行了自己的改进。总体上,公园呈现为一片大的自然风景园,中间是大量的草坪、花园、林木等开放空间,建筑以联排别墅和独栋住宅为主,如同小品一样点缀在花园中间,成为景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摄政街联系了两端的公园,把伦敦市西部从南到北分为两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摄政街的住宅为联排或新月形建筑,街道也呈优雅温和的曲线。整个伦敦摄政规划的风貌与巴斯及爱丁堡的新区颇为相似。

4 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景观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内在同一性

从巴斯到爱丁堡和伦敦,可以看到自然风景园的发展在不断影响城市。绿地在城市的环境内填补空隙,在建筑交接地带、边缘处、开放空间布满园林。在城市的建筑和广场中间点缀自然风景;城市近郊的乡村则保留着大片的自然风景园,与城市内部的园林相联系,并通过视线的合理规划和引导使人们处处能看到这种自然的景致。风景园开始从乡村影响到城市,使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到19世纪早期,可以看到羊群在卡文迪什(Cavendish)广场散步。而这些要素许多都是由乡村所带来的,并与英国城市景观和英国自然风景园存在高度的内在同一性。

4.1对自然与乡村的向往

自然和乡村的概念往往具有同一性,并被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田园的表达,这种追求为风景园林提供了视觉上的暗示和想象的空间。自风景园发展之初,风景画作为造园的范本,并且在发展的历程中一直传承了对于风景的如画品质的强调。这种田园理想不断发展, 到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英国的城市中,虽然不再有像风景园一样巨大的尺度和完整的空间,更多的是利用城市中的碎片化空间,较集中的绿地则是以大片草地的景观为主。它寄托了对乡村的向往和逃离城市生活的期望,在城市中营造了一种乡村的氛围。

4.2对英国自然造园风格的延续

自然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起伏的地形为主要造园特征,而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英国城市景观规划中依然追求这种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保留造园的主要风格与特征。在城市中塑造了具有风景园特征的风景,采用风景园常用的造园要素,地形为缓坡草地,道路系统蜿蜒曲折,草地上依然放牧着牛群和羊群。哈哈的应用使园林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使园林和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取消了园林和自然之间的界限。为了分隔人和动物的活动空间,风景园中的特有要素哈哈在英国城市的景观规划中也再次得到了应用。

4.3城乡结合的发展模式

早在英国风景园时期,风景园本身就是对乡村景观的一种模仿和规划。随着城市中景观规划的发展,田园城镇中进行了引入乡村风景的尝试,在城市内部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绿地空间;田园城郊则构筑了城市外围的绿色开放空间,再向边缘是大片的农业用地,此时的城市已经初具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的总体结构。霍华德在田园城市理论中构建了一种城乡结合的发展模式:田园城市的内部是大量的菜园、农田以及私人庭园等富有乡村气息的绿地空间;环绕城市外围乡村预留为永久保留的开放空间;沿放射街道布置的林荫道将城市内部与郊区连成了一个整体,这些都展现了一种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发展模式。虽然很难直接指出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英国城市景观与田园城市理论的直接关系,但是却能发现一定的内在秩序和线索指向。

5 结语

英国自然风景园一改西方园林的造园传统,带来自由、舒朗、开阔的造园风格,并寄托了对于乡村风景的向往和热爱,并对后期景观、城市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城市景观可以看作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一种延续,与英国自然风景园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英国的许多城市,包括巴斯、爱丁堡、伦敦等地区都受到影响,在城市中引入乡村的田园风光,对城市和乡村进行结合,并对英国自然风景园的造园风格进行了延续。

致谢:

本文部分内容改写自赵晶的博士论文,如有谬误之处恳请指正。感谢导师王向荣老师和林箐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同事和朋友在写作过程中的帮助。

注释:

①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英格兰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继位。②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1685),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及英格兰国王。③乔治四世(George IV,17621830), 1762年至1820年以王储身份出任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1811年至1820年期间因为父王乔治三世精神失常而兼任摄政王(Prince Regent),1820年1月29日正式继承父王出任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和汉诺威王国国王。④詹姆斯•埃尔姆斯(James Elmes,1782-1862),英国建筑师,土木工程师,作家。⑤图片来源:图1-4,6-7,10为作者自摄.图5引自引自参考文献[2].图8引自(美)伊丽莎白•巴洛•罗杰斯著,韩炳越,曹娟等译.世界景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45.图9引自参考文献[4].图11引自(美)埃德蒙•培根著,黄富厢译,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7.图12引自(英)杰弗瑞•杰里柯,(英)苏珊•杰里柯著,刘滨谊主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262.

(References):

[1]赵晶,刘通.园林历史中的景观规划理念与实践初探——以德绍• 沃尔利茨园林王国为例[J].风景园林,2013(10):99-103.

Zhao Jing, Liu Tong.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Landscape Planning in Landscape History: A Case Study on Garden Kingdom of Dessau Wörlitz[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2013(10):99-103.

[2]赵晶.从风景园到田园城市——18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西方景观规划发展及影响[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Zhao Jing. From Landscape Garden to Garden City: The Developments and Influences of Western Landscape Planning from Early Eighteenth Century to Mid-Nineteenth Century[D]. 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12.

[3][英]吉伯德等.市镇设计[M].程里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Gilbert et al.The Town Design[M]. Cheng Liyao, trans. Beijing: China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1987.

[4][美]马克•吉罗德.城市与人[M].郑炘,周琦,译.刘先觉,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31-279.

Mark Girot. Citys& People - A Social & Architectural History[M]. Zheng Xin, Zhou Qiyi, trans. Liu Xianjue, revise. Beijing: China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8:231-279. [5][美]伊丽莎白•巴洛•罗杰斯.世界景观设计Ⅰ[M].韩炳越,曹娟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44.

Elizabeth Barlow Rodgers. Landscape DesignⅠ - A Cultur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M]. Han Bingyue, Cao Juan et al. trans.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2005:244

[6]朱建宁.西方园林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68.

Zhu Jianning. Western Landscape History[M]. Beijing: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8:268.

Discussion on the Intrinsic Consistency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British Landscape Gardens in the 18th Century--Taking the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in Bath, Edinburgh and London as Examples

ZHAO JingZHANG Bao-x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trengthenedthe urban rapid development, and also brought some contradictions and drawbacks. The city scale is no longer pleasant, having gradually been away from the natural and rural areas. The desire of people to escape from the urban life and longing for nature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With this background, planners had introduced the planning approach of British landscape gardens from the countryside into the city, trying to create a landscape full of rural scenery.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ases of Bath landscape planning, new area planning of Edinburgh and London Regent Planning, discusses the intrinsic consistency of the British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English landscape gardens in the 18th century to early 19thcentury.

Landscape; Landscape Garden;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Urban Landscape; Bath; Edinburgh; London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RW2015-19): The Developments andInfluences of Western Landscape Planning,the Program of the Co-construction with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Beijing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Program of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sual system of Chinese classical Royal Gardens(Z15110000321504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RW2015-19):西方景观规划发展及影响;北京市共建项目“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资助: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艺术特征可视化系统研发”(Z151100003215045)

TU986

A

1673-1530(2016)05-0035-06

10.14085/j.fjyl.2016.05.0035.06

2016-02-25

赵晶/1985年生/女/山东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园林学院讲师/本刊编辑部主任(北京100083)

ZHAO Jing, who was born in 1985, holds a PhD degree and has been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hool. She works in Beiji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she is also the Director of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张宝鑫/1976年生/ 男/ 山东人/ 硕士/ 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筹备办公室园林艺术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72)

ZHANG Bao-xin, who was born in 1976, holds a Master degree and has been a senior engineer. He works in Research Center of Garden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the Museum of Chinese Garden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猜你喜欢
爱丁堡巴斯景观规划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爱丁堡水仙
爱丁堡水仙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七十岁的母亲和她的“百岁女儿”——大熊猫巴斯的传奇故事
英国 爱丁堡军乐节
施飞宁与熊猫巴斯的情缘
Boarding school holds “Failure Week” to celebrate failure Vic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