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10-14 10:22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334000王杜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肝部非诺贝特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334000)王杜娟

脂肪肝属于常见肝部疾病,其进一步发展会引发肝硬化疾病[1]。人体肝部脂肪堆积非常多的情况下会使得肝部功能遭到破坏,从而产生脂肪肝疾病。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一般是:乏力、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发病率非常高。如果早期接受及时诊断以及治疗,就可以得到痊愈。本文以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脂肪肝患者产生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33例,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44.7±3.4岁,患者病程为8~21天,平均15.3±3.1天,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予以非诺贝特药物进行治疗。处于治疗初期的时候,患者用药量为每次95㎎,每天服用3次,并且在末次进餐后餐后服用。对其治疗两个疗程,并且血脂得到明显下降后,可以将用药量改成每次80㎎,每天2次,其中早晚分别服用1次。

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调中药治疗方式。中药组成成分:五灵脂、人黄、川芍、大黄以及三棱分别100g,200g山楂核以及1g麝香。将其一起研成细末,并且过100目筛,添入1g麝香均匀混合备用。将其放入60℃~70℃环境里面析出所含水分后研粉,均匀混合上述粉剂。患者口服量为每天3次,并且每次3粒。一个疗效是连续治疗20天,所有患者连服用两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其中显效:乏力、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症状消失,并且CT显示没有异常现象,疾病得到治愈;有效:乏力、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症状有所改善,并且CT显示病情得到好转,患者肝功能趋于正常;无效:乏力、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更加严重。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脂肪肝属于一种非常普遍的肝部疾病,在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人们酗酒量也越来越大,脂肪肝发病率正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只有在肝内总脂肪量大于30%的时候才可以通过B超将疾病检查出来,最终确诊成脂肪肝。对于脂肪肝病人,其肝内总脂肪量可以升高到35 %~45 %,有的甚至超过70%。

非诺贝特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浆TG以及TC水平,发挥的药效大于氯贝特,并且显效也比较决,患者口服24小时就能够见效,一般服用1个月后患者血脂会出现明显下降现象。所以,非诺贝特属于脂肪肝治疗常用药物,可是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发现,其产生的疗效不是十分理想。

综合考虑脂肪肝具体发病原理以及致病因等因素,依据权威治疗脂肪肝相关中药资料,采用有效中草药,其中,麝香、大黄以及山楂核等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并且改善脂肪肝各种病症。联合使用自调中药以及非诺贝特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缓解恶心、腹痛以及乏力等不良症状,并且让患者控制血脂水平,使其肝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5%,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猜你喜欢
肝部非诺贝特
光学活检法可诊断肝部肿瘤
乙肝患者查肝癌应半年做次B超
硫酸氢钠催化绿色合成非诺贝特的方法研究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非诺贝特对人BMEC与小鼠脑微血管组织SOD3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HBeAg(-)/(+)对长期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肝部癌变的影响
最美妙的40%
非诺贝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非诺贝特对凝胶包埋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的毒性
英语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