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探讨

2016-10-14 17:25李帅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跆拳道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李帅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21

摘 要:跆拳道有“世界第一搏击运动”之称,广泛开展与144个国家之中,在高校之中跆拳道运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赢得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通过长期的跆拳道练习,不但可以增强体质,同时可以学习到跆拳道的文化精神,增强自身的礼仪素质修养,正确认识跆拳道的功能价值,积极参与到跆拳道的练习当中,而在教学当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推动跆拳道在高校之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 跆拳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021-02

跆拳道在高校中深受广大年轻学子们的青睐,并在高校中开设了跆拳道选项课、选修课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跆拳道作为一项内外兼修的新兴竞技运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但可以增强习练者的身体素质,同时,可以提升他们的礼仪修养和道德素质。正视跆拳道运动的功能价值,在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兴趣度,推动跆拳道在高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跆拳道运动功能价值

1.1 有助于增强个人体质

跆拳道是一项实战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所有动作都以技击格斗为主,并融合速度、力量元素于一身,所以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也是人体速度、力量练习的过程,通过这些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机体的心肺功能,同时可以将体内的多余脂肪消耗,转换成肌肉,跆拳道练习在提高机体各项能力的同时,可以塑造机体良好的形态,增强体质健康。

1.2 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无论在何种场合下,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以礼相待,秉承谦虚、友好的作风,让习练者在练习之中受到此礼仪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跆拳道运动的精神内涵与我国儒道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对于培养习练者谦逊、友善和忍让的精神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1.3 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团结、友善、互助是跆拳道运动所追求的目标,对于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参与者来说,跆拳道的课堂也成为了他们沟通交流的纽带,在学习过程之中,他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改掉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和缺陷,养成良好的性格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为将来顺利的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当前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高校中师资力量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更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但从当前高校中跆拳道课堂教学中了解到,专业的跆拳道教师仍较少,不能够完全满足跆拳道教学的需求,更有一些跆拳道教师是由其它专业教师改行而来,整体的学历水平不高,多为年青教师,教学经验有些欠缺,另外,跆拳道教师群体是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一个群体,以男性教师为主,这也导致了课堂教学中女性学生占比不高。

2.2 教学方法有待提升

讲解—示范—练习,此类教学方法基本成为了体育教学的最常用,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但使用此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不利于整体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

2.3 跆拳道专业教材较少

教材是教学推广的重要途径,但反观市场中的跆拳道专业的书籍或教材较少,并多数是融合在体育教学当中,作为其中的章节出现,所介绍与涵盖的内容较少,并且没有统一的教材标准,这也是制约着跆拳道发展的一大因素之一。

2.4 大班教学效果不明显

我国高校的招生人數越来越多,高校跆拳道教学的班级人数不断增长,面对大班教学,教师要兼顾每一个学生,难度较大,很容易造成疏漏,引起部分同学的误解,此外,大班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困难,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只能批量进行训练和教学,无法进行因材施教,跆拳道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实际效果不明显,跆拳道教学流于形式。

3 优化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措施

3.1 实现教育观念的改革

素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教学观念的转变。高校跆拳道改革必须要从观念的革新做起,要以学生的需要为着手点,结合每个同学的个性和基础水平,量身定制特定的教育方法。学校要认识到跆拳道项目的功能价值,它不仅能带给学生身体上的健康,更是心灵上的愉悦和文化上的认同。因此,实际的跆拳道教学中,应该减少理论单一动作的传授,而将重点放在跆拳道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培养同学们对跆拳道文化的理解方面。众所周知,跆拳道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我防御能力。因此,在跆拳道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多将跆拳道的讨论和实践防身相结合,不至于让跆拳道沦落为仅供表演的“花拳绣腿”,真正的将这门学科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3.2 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

以往的体育课堂上,总是教师们示范一次,同学们进行相应的自由练习。而跆拳道作为一种非传统体育项目,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搬应用于对其的教学中去。教师的示范要和同学们的练习一起进行。也就是说,同学们在进行实践训练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纠正学生们存在的动作上的错误,不能让同学们形成错误的习惯。另外,跆拳道主要优势在于实际的应用。因此,老师可以模拟不同的实践场景,考验学生们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3 实现课程教材的改革

不少学校在开始跆拳道这个课程的时候,前期准备不足。没有采购到专门的跆拳道专业训练教材,而是用其他相关体育项目,比如自由搏击和拳击等项目的书籍来代替。更有甚者,用的是综合类的体育教材,上面对于跆拳道这个项目的介绍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因此,在教材的采购方面学校万万不能马虎,一定要采购跆拳道专业的课本用于教学。若非如此,学生们怎么能够系统性的理解跆拳道的要领。当然,有了合适的教材仅仅是跆拳道教学成功的第一部。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于每个年级的孩子们制定不同跆拳道教育计划。可以通过不同的课程设置来推进,例如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开设跆拳道的理论课程,二年级的时候开始跆拳道的基础动作课程,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实践格斗课程。合理化的课程设置,可以循序渐进的让每一个选择跆拳道课程的学生都找到兴趣点和自己努力的方向。将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和训练,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革的发展,高校跆拳道教学亦应随之进行转变、革新,要对自身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方法,并从多方面入手,提升高校跆拳道的课堂教学效果,并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于跆拳道运动当中,使其更加喜欢该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体艺[0213]号,2002-8-6.

[2] 王潇洁,张萍.浅谈武德教育与思想教育关系[J].财经界,2006(7):114-115.

猜你喜欢
跆拳道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跆拳道奶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嘻哈跆拳道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