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

2016-10-17 04:29马金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4期
关键词:疗效

马金辉

【摘要】 目的 观察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74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抽签分为对照组(单纯椎弓根内固定)和观察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 各37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223.65±6.35)ml、手术时间(130.29±4.70)min与观察组的(225.66±5.72)ml、(132.96±5.5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2.50±0.62)分、椎体高度(28.39±7.88)mm、内固定物的稳定性(10.54±3.78)均优于对照组的(4.58±1.40)分、(17.60±7.65)mm、(8.12±3.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接受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疗效佳, 建议推广。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74

骨质疏松发病率高, 骨微观结构发生退化, 骨量减少, 骨脆性增加, 易引起骨折, 为常见骨骼疾病, 好发老年人。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 且骨代谢减退, 骨生成量明显减少, 破坏增加, 极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 如腰椎骨折、胸椎骨折等。此文研究2015年1月~2016年2月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总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4例, 抽签分为对照组(单纯椎弓根内固定)和观察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 各37例。对照组中女15例, 男22例;年龄56~74岁, 平均年龄(66.23±2.59)岁;

其中腰椎骨折20例(54.05%), 胸椎骨折17例(45.95%);Denis分型:A型12例(32.43%), B型13例(35.14%), C型7例(18.92%), D型5例(13.51%)。观察组中女16例, 男21例;年龄56~75岁, 平均年龄(66.20±3.11)岁;其中腰椎骨折22例(59.46%), 胸椎骨折15例(40.54%);Denis分型:A型12例(32.43%), B型13例(35.14%), C型8例(21.62%), D型4例(10.8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椎弓根内固定, 观察组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给予全身麻醉, 摆放俯卧位, 手术前, 使用C型臂给予骨折椎体定位, 选择后正中切口, 使骨折椎体和上下相邻的椎体关节突、椎板等暴露, 椎弓根定位进钉点, 取开路器, 并与正中线呈5~10°, 刺进椎弓根, 仔细探查内壁, 术中C型臂透视, 明确孔道后, 取骨水泥1~3 ml, 缓慢注入, 并防止骨水泥外漏, 取椎弓根钉拧入。按照个体骨折对于椎管的影响, 后移>1/3者, 给予椎板减压, 取连接杆, 安装, 撑开给予复位固定, 并实施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融合;后移<1/3者, 借助后纵韧带紧张度及完整性进行骨块复位。对比两组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 并评定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椎体高度和内固定物的稳定性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情况 对照组术中出血为(223.65±6.35)ml, 手术时间为(130.29±4.70)min。观察组术中出血为(225.66±5.72)ml, 手术时间为(132.96±5.5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术后情况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2.50±0.62)分、椎体高度(28.39±7.88)mm、内固定物的稳定性(10.54±3.78)均优于对照组的(4.58±1.40)分、(17.60±7.65)mm、(8.12±3.53),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主要方法, 经手术操作骨折复位, 使脊柱正常序列得到恢复, 稳定性重建。椎弓根内固定为传统手术, 操作简单, 且稳定性佳, 对周围椎体造成较小影响, 固定效果满意[1];但由于个体脊柱骨质差, 不能提供较牢固骨支持, 无法承受内固定压力, 造成植入界面破坏, 内固定物发生脱落或松动等, 对疗效有极大影响。为保证效果, 减轻骨质疏松影响, 应不断改进手术方式, 加强内固定物设计。另有研究认为, 适当增加螺钉的长度, 能有效加大椎弓根把持力, 但对操作要求较高, 易损伤椎体前方脏器和血管等, 危险性高[2]。PMMA骨水泥是椎弓根内固定术中常用材料, 对螺钉稳定性起到强化改善作用, 在椎体的松质骨中易扩散, 增加骨接触面, 大大提高骨水泥界面与螺钉连接强度, 促进稳定固定。实施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能显著增强脊柱固定强度及稳定性, 效果确切, 且益于术后康复[3]。本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为可行治疗, 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治疗需注意, PMMA聚合极易损伤周围组织, 如神经根、脊髓等, 故手术前, 应对椎弓根角度予以仔细测量, 术中彻底探查内壁;骨水泥界面异物反应也可导致骨溶解, 使螺钉松动, 加上PMMA没有生物降解性, 不能被新生组织所取代, 毒性极易引发肺栓塞等, 因此, 可在内固定同时实施植骨融合术, 融合后如有并发症情况需将骨水泥取出, 但在以往文献报道中也可见没有并发症也予以骨水泥取出处理, 皆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有效方法, 疗效满意, 宜推广。

参考文献

[1] 秦超, 佘远举, 熊健, 李志浩, 等.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12):2286-2288.

[2] 杨岱青.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4):393-394.

[3] 聂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4):113-114.

[收稿日期:2016-05-16]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