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电影翻拍热原因初探

2016-10-17 11:31陈露露胡铁强
戏剧之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经典改编电影

陈露露++胡铁强

【摘 要】《西游记》在中国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登上大银幕,并在近几年迎来了新一波翻拍热潮,一跃成为中国电影业的超级IP。探究其中缘由需深入到文本内涵中,联系改编背后的文化原因,并综合时代技术特征,分析出经典翻拍中的可行性因素。

【关键词】西游记;电影;改编;经典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49-02

《西游记》有着不朽的生命力,自它出现以来一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活跃在艺术舞台上,同时它也是备受电影创作者青睐的题材。2013年至今短短三年里,先后有《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万万没想到:西游篇》和《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五部西游题材的电影搬上大银幕,改编之盛可谓绝无仅有。

一、文字向影像“转译”的可能性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大俗又大雅。“俗”到街传巷闻妇孺皆知,“雅”到书读五车难言其妙。它庞大且新奇的故事内容赋予了自身博大而百变的特性,这是它成为电影改编重地的原因之一。西游故事包含一个古老的“救赎”母题,而且它是天然的“公路片”素材。公路片的叙事往往以一段旅程为背景,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或者与别人的,与自我心灵的交流。《西游记》与之完全契合,并且内在集结了喜剧、动作、奇幻和宗教等多种元素。

《西游记》里人物众多,背景又接近于半“架空”状态,很多电影创作者只是借用其中的部分元素,讲述的故事已完全不同。玉宇清澄的九天仙境,苦乐参半的浮华人间,变幻莫测的狐魔鬼怪,心生向往的乐土灵山,随着猴哥升天遁地的足迹和他火眼金睛的目光,这些景象如同画卷般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东方魔幻乌托邦,转化成影像,自然是最耀眼最绚烂的视觉呈现。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这一主干事件贯穿整个故事,形成有机鲜明的结构线索。所谓的81难实际上由41个故事组成,运用当代著名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托多洛夫的“叙述范式”理论加以分析可发现,这些故事基本上都遵循着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叙事模式。这使得每个故事既相似又有很大的独立性,带有横向组合的特点。电影创作者选取其中的一个章节便可拍摄一部情节完整的影片,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游电影能够常演而常新。

二、对文化语境的强大适应力

彭吉象的《影视美学》中讲到,影视艺术作为时代的多棱镜,总是要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其表现的思想内涵一定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情感,离不开在观众中引起巨大思想冲击的社会思潮。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便是万氏兄弟取材自《西游记》的《铁扇公主》。这部电影创作于1941年,正值抗战初期,万氏兄弟怀着“以动画为武器”的信念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于是这部作品里孙悟空的斗争精神成了鼓舞中国人民抗战斗志的利器。同一时期,迪斯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正在全球热映。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白雪公主》的主旨是单纯的宣扬真、善、美,《铁扇公主》则自觉的肩负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一个是影射真相的“魔镜”,一个是扑灭焰火的“铁扇”,在动画电影兴起的开端,中国和美国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1955年,动画电影先驱特伟先生在创作《骄傲的将军》时提出中国动画“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在民族情结的感召下,1964年万籁鸣等艺术家创作完成了《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广泛的借鉴了各种民间艺术,从中国传统艺术资源中汲取营养,冲破模仿的牢笼,塑造了孙悟空的经典形象,创作出了真正中国气派的传世之作。

1995年的《大话西游》经历了票房惨淡到被狂热推崇的波折,最终创造了流行文化的奇迹。电影《大话西游》是对经典文本《西游记》的一次戏仿。“戏仿”一词源于后现代主义,指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文本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这种戏仿以互文性为基础,属二次创作的一种。《大话西游》正是通过对原著的戏谑性仿拟,达成了对文本传达的旧有价值、旧有观念的反讽和消解。

2013年上映的《西游·降魔篇》创作于魔幻现实主义的理论背景之下。国际上有《哈利·波特》、《指环王》的强大票房吸引力,国内又有《白蛇传说》、《画皮》相继成功的先例加持,催熟了中国电影导演对魔幻影像的独特偏好。《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就是在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感染下诞生的,电影导演们开始自觉的创作有中国特色的魔幻题材大片。

三、契合网络时代的各种新形式

与时代科技的结合,使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网络时代的种种技术和新形式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电影制作的观念,使电影的制作和想象超越了物质、技术思维。一方面高科技电影层出不穷,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电影观念。另一方面经典作品如果能适应时代和技术的更迭,必然可以产生新的火花。《西游记》以其超强的容纳力和百变的姿态,在当下网络时代依然活力十足。

2014年被称为“网络自制剧元年”,网络自制剧日趋成熟并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就催生了与之相关的衍生电影。电影《万万没想到:西游篇》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脱胎于同名网剧,并在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这部电影延续了《大话西游》的戏谑风格,更像是解构主义在网络时代的重新演绎。与之相对应的是当下VR/VA技术的火爆已经波及到影视行业,西游记以其独特的科幻气质,成了古典小说中唯一可能出大片的作品。对原著颠覆性的改编,憋大招式的特效,皮克斯式的细节处理,好莱坞的熟悉感随时扑面而来。

日本漫画先驱手冢治虫是在看了我国的《铁扇公主》之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动画大师鸟山明在创作《龙珠》时也参照了《西游记》的线索结构和人物设置。可以说,500年前创作《西游记》的吴承恩也是一位有二次元气质的作家。2016年被称为“二次元”元年,二次元正携资本强势席卷影视圈,当下《西游记》在与“二次元”的相遇中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属2015年上映的中国现象级动画电影作品《大圣归来》。《大圣归来》上映当天票房只有2700万,直到找到其核心观众——二次元动漫迷。“二次元”吐槽文化与网络时代的实时评论功能相结合,就成了“弹幕”这一新兴事物,“弹幕”反过来又改变了观影方式和观影效果。2015年7月10日,Bilibili网站与《大圣归来》合作在上海开展弹幕首映专场活动,用这种独特的“二次元”电影交流方式拉近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最终票房成绩9.56亿,问鼎国产动画电影。

四、结语

《西游记》的文本内涵赋予它向影像转译的无限可能性,对文化语境的强大适应力使它经久不衰,而总是能与时代科技相结合则使它得以愈演愈新。一方面影视化改编延续了名著的生命力,但也有人担心众多的改编会消解经典,但是每一代人都会依循现实语境突破既有框架,创造新的经典。而这些全新的解读,亦会渐渐被时代接纳,被年轻人所传唱,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游”这个大IP繁衍出来的新作品,竟然都能换到不错的口碑。《西游记》的博大足以给每一代人提供全新的阐释可能性,2016年会有9部“西游”电影即将上映,相信形式和内容都会更加多样,继续散发它历久弥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乔治·布鲁斯东.从电影到小说[M].高俊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3]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王同坤.《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J].山东社会科学,2006.

[5]吕维莉.《西游记》:纯文本小说在影视文学领域的演变[J].安徽文学,2010.

作者简介:

陈露露(1992-),女,山西洪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传播;

胡铁强(1974-),男,湖南宁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猜你喜欢
经典改编电影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