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模型试验及效果检测技术研究

2016-10-19 01:59姚怡文李志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管段模型试验基础

姚怡文, 吴 刚, 李志军, 刘 敏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2.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1;3.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河北 三河 065201)



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模型试验及效果检测技术研究

姚怡文1, 吴刚2, 李志军3, 刘敏3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200092;2.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200231;3.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河北 三河065201)

对某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足尺模型试验进行详细阐述,应用冲击映像法、全波场无损检测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试验模型中不同工况下灌砂前、灌砂过程中以及灌砂后的效果进行测试,对模型试验中不同工况下各项测试数据及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对沉管隧道基础灌砂工艺与灌砂效果进行评价。此外,介绍该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效果现场监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法,基于先期施工各管段基础灌砂现场监测、潜水探摸及管段后续沉降监测结果,对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效果现场检测及处理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冲击映像法可以监测砂积盘的生成及发展过程,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灌砂填充状况和快速检测混凝土底板下部灌砂填充状态,是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效果评价的有力手段,是动态把握灌砂过程、实时追踪施工过程的砂液变化的有力手段。2)已施工管段现场沉降量观测结果显示,沉管隧道E1—E6各管段已灌砂基础的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冲击映像法可以作为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检测评定方法。

红谷隧道; 越江沉管隧道; 基础灌砂; 模型试验; 效果检测

0 引言

沉管隧道基础形式的选取及其处置的成功将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正常使用与运营安全,也是目前沉管隧道施工普遍面临的难题之一[1],故选择一种技术可行而又安全、经济的基础处理方法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如: 陈韶章等[2-3]、赵豫鄂[4]、潘永仁等[5]、黎伟等[6]、莫海鸿等[7]针对沉管隧道及基础处理方法分别从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基础处理技术、砂流法地基处理、压砂法施工技术、砂流法施工致沉管隧道管段竖向位移试验、隧道底板面材质对砂流法地基影响的模型试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国内外大量实践均表明,在地基软弱和回淤严重的水文地质场合使用灌砂法基础的沉管隧道的后期沉降一般不会影响到隧道长期使用,因而该方法在国内外沉管隧道基础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虽然灌砂法沉管隧道地基加固技术是在工程应用中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试验[8-9]与理论研究方面落后于其工程应用[10-12],对灌砂效果的检测与监测方法仍不完善[13-15],没有可靠而系统化的现场解决方案。对于灌砂过程中的监测,现有的方法基本上采用间接法,即根据其他相关指标估算灌砂效果,由此会产生相应的偏差。由于灌砂效果的评判直接关系到沉管隧道基础质量,故非常有必要开展大比例尺基础灌砂模型试验研究,并对灌砂检测和监测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以期更准确地掌握在灌砂过程中基础空隙的充填情况,为施工控制参数指标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更有效地确保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的质量。

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是江西省第1条市政越江沉管隧道工程,也是目前国内内河规模最大的城市道路沉管隧道,其基础灌砂检测及处理等对灌砂施工工艺与监测手段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特殊技术要求。在采用灌砂法进行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时,如何科学合理选取适用的机械设备和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检测及处理方法来确保灌砂施工的实际效果,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沉管隧道工程的建设质量与运营安全。为了给有效地实施基础灌砂施工质量监控与保证基础处理工程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试验参考,本文综合利用理论研究、现场调研与试验测试等研究方法,系统地开展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模型试验方法与效果检测及处理技术的研究。

1 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模型试验方法

1.1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在符合施工工序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多工况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模拟实际工况中管段底板对砂积盘的扩展情况的影响,研究不同灌砂状况下灌砂孔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模型试验设计平台底板尺寸为25 m×23.5 m,厚0.3 m,上翻挡墙高0.7 m,墙厚0.3 m,墙顶另设0.3 m高0.15 m厚挡水板,混凝土等级同管段混凝土。模型试验平台如图1所示。

(a) 灌砂模型试验平台(水池)示意图

(b) 基础模型及试验水池现场实景照片

试验水池深度满足垫层高度与试验平台浮运要求,最小深度为1.471 4 m;水池放坡开挖,坡比1∶2,池底平面尺寸为52 m×30 m,以满足试验平台预制和浮运、试验的要求。试验平台在试验池预制区预制完毕后放水浮运至支墩上安置。试验平台预制区水池底考虑起浮设计,以方便试验平台起浮。

1.2模型试验内容及具体测试方法

1.2.1主要试验内容

1)灌砂施工中的砂积盘扩展半径及灌砂压力。

2)相邻孔之间,先注入的灌砂对后一孔灌砂扩散规律的影响。

3)灌砂施工过程中管段底板压力监测。

4)灌砂过程中的监控方法。

5)灌砂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1.2.2灌砂施工工艺试验

1)灌砂过程中砂泵压力及砂水比量测。在灌砂过程中,对灌砂管入口进行随机取样,获得相应的砂水比。

2)灌砂过程中砂积盘状况。通过观察窗及自制带刻度标杆,对灌砂过程中砂积盘扩展状况及模型外沿砂盘的高度进行量测(见图2)。

3)灌砂过程中模型底板压力监测。利用预埋在模型底板中的压力盒对灌砂过程中的底板压力实施监测。

(a) 观察窗观测

(b) 外沿砂盘高度观测

1.2.3灌砂施工效果监测与检测

全波场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全新检测技术,是引领勘探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新兴技术,而冲击映像法则是一种可用于检测空隙、空鼓、裂缝的有效方法。试验过程中,创造性地将冲击映像法和全波场无损检测这2种技术相结合,首次应用于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大比例尺模型试验检测。

1.2.3.1主要仪器设备

灌砂模型试验检测系统由数字地震仪、外接计算机、电瓶、主电缆、检波器、激发器及其他辅助工具等组成。主要检测设备见图3。

图3 主要检测设备

1.2.3.2测线布置

测线布置以避免外界振动干扰、削弱边界效应,同时又有利于现场试验操作为原则。从灌砂孔1 m外开始,测线呈圆形状向外辐射,以22.5°等角分布,当测线经过较多硬边界(观察窗口)时,适当调整测线方向,使得测线经过的区域内硬边界较少,同时现场操作容易开展(见图4)。

(a) 现场布置过程

(b) 测线布设完成

1.2.3.3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分为灌砂施工前、后,以及灌砂施工过程中。在灌砂施工前、后,采用冲击映像法和全波场无损检测法进行数据采集;在灌砂施工过程中,采用冲击映像法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方法: 波形分析法、频谱分析法。

数据分析步骤: 1)预处理; 2)波形处理; 3)频谱处理; 4)响应能量处理; 5)卓越振幅处理; 6)可视化处理。

模型试验中的测点布设情况,见表1。

表1 测点布设情况汇总表

2 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2.1灌砂参数模型试验

2.1.1灌砂过程中各灌砂孔砂泵压力及砂水比

灌砂孔A、B、C、D在灌砂过程中的砂泵压力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

(a) A孔砂泵压力变化

(b) B孔砂泵压力变化

(c) C孔砂泵压力变化

(d) D孔砂泵压力变化

Fig. 5Pump pressure variation curves of every gravel filling hole

由图5可知,灌砂时各砂泵出口压力为0.1~0.3 MPa。其中C孔因灌砂过程连续,其砂泵出口压力基本稳定在0.25 MPa;B孔灌砂时砂泵出口压力基本控制在0.3 MPa,砂泵提供的灌砂压力大,灌砂效率高;而A孔灌砂时砂泵出口压力变化幅度大,灌砂效率相对较低。

灌砂过程中对灌砂管入口随机取样,获得相应的砂水比。A孔在灌砂过程中的砂水比量测记录情况,见表2。

表2 灌砂过程中A孔砂水比量测记录表

注: 第3组取样位置过高。

由表2可以看出,灌砂中砂水比为1∶5~1∶20。经分析可知,砂水比变化幅度较大的原因除砂水混合不均匀外,主要在于取样位置的随机性。

2.1.2灌砂过程中砂积盘状况

试验过程中,各灌砂孔(编号分别为A、B、C、D)的砂积盘扩展状况,如图6所示。

各孔完成灌砂后,模型外沿不同位置砂盘的最终高度,如图7所示。

从图7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灌砂后砂积盘扩散半径随灌砂压力及灌砂时间持续不断扩展,大多达到7.5 m以上。A孔砂积盘大体向各个方向同步扩散,而其他孔砂积盘扩散受先灌孔的影响,扩散具有明显的特定方向性。B孔和C孔模型外沿部分区域砂盘堆积高度超过1 m。

(a) A灌砂孔

(b) B灌砂孔

(c) C灌砂孔

(d) D灌砂孔

Fig. 6Diffusion curves of gravel accretion disk of every gravel filling hole

(a) B孔灌砂后模型南外沿

(b) C孔灌砂后模型东外沿

(c) C孔灌砂后模型南外沿

(d) D孔灌砂后模型东外沿

Fig. 7Final heights of gravel accretion disk at different places of every gravel filling hole of model

2.1.3灌砂过程中模型底板压力

灌砂过程中模型底板压力监测结果显示: 1)A孔在灌砂过程中不同方位同间距的底板压力呈现完全类似的变化规律,且随灌砂时间的推移,底板压力呈波浪型起伏而逐渐增大,起伏原因与砂积盘形成与消散状况相对应。距灌砂孔近的压力变化更频繁,距离灌砂孔较远处的压力灌砂前期不敏感,而后逐步发生影响。2)先灌砂孔对后期灌砂孔的砂积盘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导致底板压力变化复杂、波动范围大,最终形成砂积盘压力大于前期灌砂所形成的砂积盘。由此可见,预埋的压力盒不仅能够监测所处区域的压力,还能反映砂积盘的形成与消散状况。

2.1.4灌砂后砂积盘检测与密实度情况

灌砂后,在蓄水位80 cm状态下,模型的东、南2方向水面以上均有砂溢出,其部分区域砂盘堆积高度已超过90 cm;而模型的西、北2方向水面以上均未见砂溢出。灌砂后模型的外观形态如图8所示。

(a) 模型东南面

(b) 模型西北面

灌砂后砂积盘的扩展状况如图9所示。

由图9可知,灌砂后的检测结果与移走模型后对砂积盘的观测分析结果相一致,可见由冲击映像法可以判断灌砂填充状况、冲击映像法可以快速检测混凝土底板下部灌砂填充状态,是充填效果评价的有力手段。

灌砂后,模型出现整体上抬,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的状态,被砂积盘覆盖后模型各方位的上抬量见表3。

为了确定基础灌砂后的密实度,采用环刀法对砂盘进行了饱和状态下的现场取样。

2.1.5灌砂参数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各灌砂孔的砂泵压力、灌砂时间及砂积盘最大扩散半径等相关性进行了对比,本模型试验上述参量的关系见表4。

2.2施工效果监测、检测结果及分析

2.2.1波形分析结果(孔A)

如图10所示。

由图10可以看到,灌砂过程中随着砂盘的形成,各检测点的波形逐渐变化,灌砂后波形的持续时间缩短,响应衰弱。

(a) 东部

(b) 东南部

(c) 西部

(d) 北部

Fig. 9Final diffusion boundary of gravel accretion disk after gravel filling

表3 灌砂后模型各方位的上抬量

表4不同工况下的各灌砂控制参量

Table 4Control parameters of gravel filling under different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孔号砂泵平均压力/MPa灌砂时间/(h:min)砂盘最大扩散半径/mA0.1310:459.26B0.303:309.05C0.255:006.83D0.195:407.83

(a) 灌砂前

(b) 灌砂后

2.2.2成像剖面分析结果

如图11所示。

(a) 灌砂前

(b) 灌砂后

由图11可以看到,灌砂后波形的持续时间缩短,响应强度减弱,形象地反映了灌砂过程中冲击响应波形随砂基盘的扩散而变化的状况,并与当时通过观测窗看到的灌砂情况基本一致。

2.2.3平均冲击响应强度的变化

如图12所示。

(a) 灌砂前

(b) 灌砂后

由图12可以看到,随着灌砂量的增多以及密实度的加大,平均冲击响应强度变弱,这种变化与当时通过观测窗看到的灌砂情况基本一致。

2.2.4综合分析结果

限于篇幅,灌砂过程及时频分析部分结果略。

根据波形分析、时频分析和成像处理的结果,对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定量化、标准化的定义,并采用层次分析及拓扑分析等手段对各种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见图13。

图13 灌砂后综合评价图

Fig. 13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iagram of gravel filling effect

由图13可以看出,灌砂结束后整个砂积盘可分为3个区域,其中灌砂孔B周围(右下方)区域,冲击响应强度小,反映灌砂饱满,砂积盘与模型底面耦合良好。灌砂孔C周围(右上方)区域,冲击响应强度整体较小,但存在局部较大区域,判断为灌砂较饱满区域。灌砂孔A和D附近(左边及左上方)区域,冲击响应强度大,且连成片状,说明该区域灌砂充溢度不够。

灌砂结束将模型移走后对灌砂基盘的观察结果,如图14所示。

图14 灌砂后现场效果示意图

由图14可以看出:

1)整体灌砂效果较好,砂积盘达到指定厚度。

2)模型北侧和西侧部分区域没有灌注完整,但砂积盘扩展半径约为8 m,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3)灌砂孔A和孔D区域范围砂的含水量较大,部分区域充盈度不高。

4)灌砂孔B和孔C区域范围内灌砂效果较好。

2.3试验结果分析

1)利用沉管基础灌砂足尺模型试验的灌砂设备,实现了灌砂设计目标,预先设计的灌砂孔间距在实际施工中合理、可行。

2)模型试验过程的监测结果显示: ①灌砂过程中灌砂压力和砂水比对灌砂效率有直接影响;控制灌砂砂水比和灌砂压力对灌砂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但对砂积盘形成、扩散及砂盘密实度的影响不大; ②先灌砂孔的砂盘扩散方式呈孔心向外辐射状,而后灌砂孔的砂盘扩散方式受前期灌砂或边界的影响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③砂积盘扩散半径与灌砂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在砂水比一定下,持续时间长所获得的砂积盘扩散半径更大; ④不同工况下灌砂的各灌砂孔间存在明显分界线。

3)试验前预埋的压力盒不仅能有效监测所处区域的压力,还能反映砂积盘的形成与消散状况,可以作为灌砂施工的有效监测工具。

4)试验选定的基础灌砂用砂,各工况下灌砂后砂盘密实度均能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且采用的3种水泥熟料掺入比对砂盘密实度的影响不大。

5)试验结果表明,灌砂压力在0.1~0.15 MPa情况下,砂盘扩散半径相对最大,而灌砂区域上抬量则最小。若灌砂压力继续增大,则易溢流到已灌完砂部分,极易导致局部管段抬高而超出设计要求。

3 基础灌砂施工效果现场监测与检测

3.1现场监测、检测方法

通过冲击映像法对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先期施工的E1—E6各管段进行了实时监测、成像处理及灌砂效果的实时评价。现场监测及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波形的可视化处理、冲击响应能量及频谱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冲击映像法能够很好地实时监测和反映灌砂过程中砂液的分布状况。

3.2现场监测与检测结果及分析

限于篇幅,以下仅列出沉管隧道E1—E6各管段基础灌砂施工效果现场监测、检测的主要结果,并进行分析。

3.2.1主要监测、检测结果

灌砂过程中,E1管段、E2管段以及E1管段尾部、E3管段以及E2管段尾部、E4管段以及E3管段尾部、E5管段以及E4管段尾部、E6管段以及E5管段尾部分别共实施了30、36、39、36、36、45个孔的监测。由现场监测结果,E1—E6管段各分别做了有效检测88次、155次、127次、159次、159次和182次,平均每个灌砂孔检测3—5次(该工作量不包括灌砂前及灌砂中所做的检测)。

统计表及所有孔的灌砂结果都显示,即使灌砂量、泵压以及升降量显示已经灌满,砂积盘半径仍有可能小于7.5 m或充盈度不达标,需要根据监测结果决定继续灌砂2次以上才能最终达到灌砂合格。E1管段N7和S7孔须检测—灌砂—检测如此重复6次,C12孔甚至须检测—灌砂—检测如此重复10次,E4管段C10孔也须检测—灌砂—检测如此重复10次,才获得圆满灌砂结果,可见通过冲击映像法监测之必要性。

此外,E1管段和E2管段在灌砂过程中未出现堵孔现象,而E3管段和E4管段分别出现了4个和3个边孔的堵孔现象;由于各孔灌注时间与各自邻孔灌注完成时间间隔较长,加之赣江中心水流较急等原因,E5管段和E6管段也分别出现了4个和6个孔的堵孔现象。

3.2.2分析与讨论

1)灌砂过程中发现,在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持续灌砂时,若个别孔所形成的砂积盘过大,超过相邻灌砂孔,则会导致邻孔阻塞的现象。因此,建议在今后灌砂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孔的监测结果,砂积盘半径超过7.5 m时进行严密观测和汇报,最大半径不允许超过9 m。若出现砂积盘在未灌砂一侧已经接近邻孔,而在已灌砂一侧还不能和前孔的砂积盘很好融合的情况,则应调整该孔的灌砂方案以保证砂积盘的融合和不阻塞邻孔。

2)各管段在灌砂施工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堵孔现象,建议在严格控制中孔的扩散半径的基础上,边孔灌砂时除实时监测外,需结合灌砂时间等信息进行调整和控制。

3)建议在江心进行灌砂时,相邻灌砂孔灌注若间隔时间较长,应适当降低灌砂半径或者充盈度的控制标准,充分考虑灌砂的动态变化过程。在严格控制中孔的扩散半径的基础上,边孔灌砂时除实时监测外,需结合灌砂时间(灌砂量)等信息进行控制。

4)灌砂施工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各方信息,包括灌砂状况、测量信息、千斤顶支撑力变化以及灌砂压力的变化和现场实时监测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停泵;特别是边孔,由于水箱的存在,测线大部分在中孔扩散半径内,实时监测结果只能作为判断是否停泵的参考数据。

3.3基础灌砂潜水员水下探摸情况

灌砂后,潜水员对E1—E6各管段基础砂盘翻出情况(外翻宽度、高度)进行了探摸。

各个管段基础灌砂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外侧各灌砂孔的实时潜水探摸结果显示: 各管段砂基外翻宽度大多在1.0~2.0 m,极个别较低如E6-2孔仅0.3 m,但宽者可达2.3 m(E2-10灌砂孔),最宽处3.0 m(E1-10灌砂孔),各管段砂基外翻高度均在0.5~2.0 m,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3.4基础工后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限于篇幅,以下仅列出各管段基础灌砂后的沉降监测结果,如图15所示。

(c) E3管段CJE3X-1监测点

(d) E4管段CJE4X-2监测点

(e) E5管段CJE5X-1监测点

由图15可知: 近9个月以来,沉管隧道E1—E6各管段各监测点的累计最大沉降量大多在10 mm以下,说明沉管隧道基础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证明基础灌砂模型试验、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也验证了相关基础灌砂施工工艺及灌砂效果现场监测、检测和处理技术是成熟可靠与合理有效的,可以为后续各管段的基础灌砂施工及类似工程中确保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的质量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南昌红谷隧道基础灌砂足尺模型试验方法及灌砂效果检测技术,并对模型试验中的主要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此外,阐述和分析了该大型内河沉管隧道现场基础灌砂效果监测、检测内容、方法及主要结果,并结合先期施工各管段基础灌砂现场监测、潜水探摸及管段后续沉降监测结果,对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效果现场检测及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模型试验一系列监测结果均表明,冲击映像法的结果与窗口观测结果吻合较好,能很好监测砂积盘的生成及发展过程,是动态把握灌砂过程、实时追踪施工过程的砂液变化的有力手段。

2)模型试验灌砂后的检测结果与移走模型后对砂积盘的观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灌砂效果良好,可见采用冲击映像法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灌砂填充状况和快速检测混凝土底板下部灌砂填充状态,是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效果评价的有力手段。

3)本文所述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模型试验方法科学合理且适用性好,可以为实施和研究沉管隧道基础具体灌砂工艺、灌砂效果实时监测和验证等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经济的模型试验和监测、检测方法,为南昌红谷隧道工程沉管灌砂基础施工与质量监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并为确保灌砂施工顺利实施及确保工程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4)红谷隧道工程前期基础灌砂施工的E1—E6各管段的实时监测及灌砂效果实时评价结果均表明,冲击映像法能够很好地实时监测和反映灌砂过程中砂液的分布状况。此外,各管段基础灌砂施工过程中的实时潜水探摸结果也显示,砂基外翻宽度和砂基外翻高度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既已施工管段现场沉降量观测结果显示,沉管隧道E1—E6各管段已灌砂基础的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样有力地证明了南昌红谷隧道基础灌砂模型试验、施工工艺及灌砂效果监测、检测技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可为后续各管段的基础灌砂施工及类似沉管隧道基础灌砂工艺选择、施工、监测及相关科学研究等提供较好的借鉴和参考。

由于E7—E12各管段沉放与基础灌砂暂未实施,而后期施工各管段均靠近或通过主河槽,上述后续施工各管段所引起的河道水流及河床冲刷情况变化等因素是否会对先期施工E1—E6各管节的基础沉降、变位以及管身和接头的受力等产生显著不利影响,仍待日后具体施工期间的严密跟踪观测与论证。

[1]钱七虎. 水下隧道工程实践面临的挑战、对策及思考[J]. 隧道建设,2014,34(6): 503-507.(QIAN Qihu. Challenges in construction of underwater tunnels and countermeasures[J]. Tunnel Construction,2014,34(6): 503-507.(in Chinese))

[2]陈韶章,陈越. 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CHEN Shaozhang, CHEN Yue.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immersed tunnel[M].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2.(in Chinese))

[3]陈韶章, 任孝思, 陈越. 珠江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技术[J]. 世界隧道,1996(6): 34-39.(CHEN Shaozhang, REN Xiaosi, CHEN Yue. The Pearl River Tunne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J]. World Tunnel,1996(6): 34-39.(in Chinese))

[4]赵豫鄂. 沉管隧道砂流法地基处理砂盘扩展的计算分析[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2013.(ZHAO Yu’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and deposit expansion in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sand flow method for inmersed tunnels[D]. Guangzhou: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3.(in Chinese))

[5]潘永仁, 彭俊. 上海外环沉管隧道管段基础压砂法施工技术[J].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1): 41-45.(PAN Yongren, PENG Jun. Technology of sand injection for the foundation of immersed tube elements on the external ring of Shanghai[J].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2004,41(1): 41-45.(in Chinese))

[6]黎伟,房营光,莫海鸿,等. 砂流法施工致沉管隧道管段竖向位移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6): 1102-1108.(LI Wei,FANG Yingguang,MO Haihong, et al.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ube segment of immersed tunnels caused by sand flow construc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3,35(6): 1102-1108.(in Chinese))

[7]莫海鸿,房营光,黎伟,等. 沉管隧道底板面材质对砂流法地基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7): 1452-1461.(MO Haihong, FANG Yingguang, LI Wei, et al. Mode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ffect of material of immersed tunnel bottom surface on foundation formed by sand-flow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2,31(7): 1452-1461.(in Chinese))

[8]詹德新, 王兴权, 刘祖源. 沉管隧道及其相关模型试验[J].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0,24(5): 488-492.(ZHAN Dexin, WANG Xingquan, LIU Zuyuan. An introduction to immersed tunnel tube and its model experiments[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2000,24(5): 488-492.(in Chinese))

[9]黎志均. 珠江隧道工程基础灌砂试验研究[J]. 中国港湾建设,2001(1): 18-20.(LI Zhijun. Study and research of sand filled foundation for underwater tunnel crossing Pearl River[J].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2001(1): 18-20.(in Chinese))

[10]袁伟耀. 变截面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2010.(YUAN Weiyao. Research on variational section immersed tunnel foundation treatment model experiment[D]. Guangzhou: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in Chinese))

[11]宋光猛. 沉管隧道基础注浆效果模型试验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12.(SONG Guangmeng. Research on the model test and evaluation of foundation grouting effect in the immersed tube tunnel[D].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12.(in Chinese))

[12]苏勤卫. 海底沉管隧道管段沉降与应变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2015.(SU Qinwei. Study of pipe settlement and strain of undersea immersed tube tunnel[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2015.(in Chinese))

[13]郭铁拴,赵鸿儒,杨导声,等. 工程多波地震勘探在甬江过江隧道水底基础检测中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1998,41(增刊): 376-384.(GUO Tieshuan,ZHAO Hongru,YANG Daosheng,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engieeing multi-waves seismic prospecting in quality test of Yongjiang River submarine tunnel[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1998,41(S): 376-384.(in Chinese))

[14]徐人忠,赵豫生,付中玉. DFR法新议多波检测甬江隧道水底基础质量[J]. 河南交通科技,1997(3): 3-10.(XU Renzhong, ZHAO Yusheng, FU Zhongyu.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ube segment of immersed tunnels caused by sand flow constructio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enan Communication,1997(3): 3-10.(in Chinese))

[15]龚昊. 沉管隧道健康监测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2006.(GONG Hao. Research on immersed tunnel health monitoring[D]. Guangzhou: Jinan University,2006.(in Chinese))

Model Test and Effect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for Gravel Filling of Foundation of Large-scale Inland Immersed Tunnel

YAO Yiwen1, WU Gang2, LI Zhijun3, LIU Min3

(1.Shanghai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Institute(Group)Co.,Ltd.,Shanghai200092,China; 2.UnderwaterEngineeringInstituteCo.,Ltd.,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31,China; 3.ErchuCo.,Ltd.ofChinaRailwayTunnelGroup,Sanhe065201,Hebei,China)

The model test of gravel filling of a large-scale inland river immersed tunnel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gravel filling effects of the model before gravel filling, during gravel filling and after gravel filling are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by impact imaging method and full wave fiel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of model test are analyzed. The gravel filling technologies and gravel filling effect of immersed tunnel foundation are evaluated. The site monitoring items and technologies of gravel filling of foundation of the large-scale inland immersed tunnel are introduced. The gravel filling effect of foundation of the large-scale inland immersed tunnel is analyzed based on site monitoring results of gravel filling, underwater detection and segment settlement.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 1)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avel accretion disk can be detected by impact imaging method. 2) The segment settlement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vel filling effects of foundations from segment E1 to segment E6 are good.

Honggu Tunnel; river-crossing immersed tunnel; foundation gravel filling; model test; effect monitoring

2016-05-15;

2016-06-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5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8617)

姚怡文(1980—),男,江西南昌人,200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下结构工程设计咨询管理工作。E-mail: yaoyiwen@smedi.com。

10.3973/j.issn.1672-741X.2016.09.006

U 45

A

1672-741X(2016)09-1060-11

猜你喜欢
管段模型试验基础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可拆管段拆装系统研究
“不等式”基础巩固
管段沿线流量简化前后水头和流行时间差异性分析
“整式”基础巩固
反推力装置模型试验台的研制及验证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电站配管设计中的旋转角度分析及计算
模拟环道的蜡沉积实验研究
台阶式短加筋土挡墙行为特征的离心模型试验
巨厚坚硬岩浆岩不同配比的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