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注意事项

2016-10-19 17:41崔淑玲
水能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标准溶液影响因素

崔淑玲

【摘要】通过分析标准溶液配制中影响因素,来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规范操作,达到标准溶液配制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要求。

【关键词】标准溶液;配制;影响因素

标准溶液是滴定分析和微量分析的常用定量标准,是化验室进行未知样品定量基础,用于主体含量和产品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此配制标准溶液时,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玻璃量器、器具、试剂、溶剂和操作等,都要规范化,以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标准溶液配制的准确性。

1、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以C( )=0.5mol/L硫酸标准溶液配制为例)

MS205DV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力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81g/0.01mg

101-ZN数显鼓风干燥箱: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工作基准无水碳酸钠 分析纯浓硫酸,1.2测定方法。定量取硫酸原液缓缓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均。称取285℃(270℃~300℃均可)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0.95g(精确至0.01mg)左右,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續滴定至液溶再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2、标定硫酸溶液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称取工作基准试剂碳酸钠质量的影响。按GB601-2001标准要求,当称取的试剂质量大于0.5g时也可以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AL204电子天平给出的最大示值误差为±0.2mg,十万分之一天平最大示值误差为±0.07mg,可以看出前者的误差率是后者的3倍。

2.2 滴定至接近滴定终点时,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煮沸2min后,不要等到冷却至室温,稍冷,不烫手就可以滴定,否则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会溶入,导致消耗体积过多,标定的浓度低于实际浓度。

下面做了一组试验,不同冷却时间对浓度值的影响

3、结语

序号1、2、3浓度值用格拉布斯准则验证无异常值,1、2、3四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分别为0.08%、0.12%、0.13%,结果与预配制浓度的相对误差分别是0.03%、0.16%、0.41%均符合配制要求。序号1与3;2与3浓度的相对误差分别达到0.38;0.25%,大于每人四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0.15%的要求,出现问题的关键是接近滴定终点时,加热后冷却的时间、方法不同导致的。序号3冷却时间过长,空气中CO2溶解到溶液中,与水生H2CO3消耗基准试剂,导致体积系统误差,标定出的标液浓度偏低,采用流动循环水快速冷却方法与室温冷却至不烫手后,滴定方法均可以,但是采用流动循环水快速冷却方法最好,室温冷却至不烫手次之,不能放置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后再滴定,这样冷却时间过长,空气中CO2会大量溶入到溶液中消耗基准试剂,造成标液浓度偏低。

参考文献:

[1]GB/T601-2002《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S].

猜你喜欢
标准溶液影响因素
小麦籽粒中氮、磷、钾测定质量控制研究
水中挥发酚分析方法的优化--直接分光光度法
定值痕量溶解CH4标准实验溶液的配制试验研究
环境在线监测设备检定中常见问题探讨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离子色谱分析准确性的几个因素
小议环境监测质量准确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