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伯乐张明旺

2016-10-20 07:16徐建宏
名家名作 2016年4期
关键词:伯乐文坛

徐建宏

文坛伯乐张明旺

徐建宏

《风送鹤声来远谷 山横雨色卷浮岚》张明旺/作

魏文帝有论文之宏言,谓文章乃经国大业,不朽盛事。后世之经营文章诸辈,虽能略解其意,而躬身践行者日益鲜寡。遂使煌煌伟业,渐至式微;士君传承,屡见不堪。文章诸义,仅止乎小众微吟,圈子传播,偶或附庸风雅,甚至晦涩难解,时乖而风下,非止一日矣。

然则文以载道,亘古不变之精义也。当下之文坛,亦恒有担当之辈亦啸亦呼,蔚成风气。所谓文联作协者,即此类众贤汇聚之地也。以晋省而观之,文风之绵延,代不乏人。前有晋军,后有新锐,铺陈错叠,不一而足。余有幸入其协会,亲历亲见之人事沧桑,几三十年矣;而目睹颓风绵延,文气断续之情态,亦与此同消长。壬辰岁初,余签约文学院,频繁出入作协,不期然间,与当政之党组书记张公明旺渐至熟稔。初时,以为不过寻常之厅官,按部就班,略镀其金而已;偶或谋面,仅止于问候寒暄,别无深交。后相见日频,亲沐仁爱,方知张公非常见之庸吏,实乃胸怀丘壑、大有担当之文坛伯乐也。

张公静乐人氏,出生于建国初期,成长于饥馑岁月;艰苦备尝,冷暖自知。年十有七,高中毕业,任辛村乡民办教师;后为该乡补贴制干部,水利技术员。年过弱冠,恰逢高考,奋志一搏,金榜题名,于戊午年进身山西大学中文系深造。自兹勤学精研,承前贤之绝学,养一腔之浩气,奠终生之根基,一如涸鱼游入大海之情状也。

壬戌年入职于忻州,后升调至省委宣传部,旋即复返古邑偏头关任职。乙亥年,晋省大造太旧高速,群情振奋,张公请缨奉调,赴一线襄赞事功。当其时也,余亦数度以采访诸务目睹其盛,亦曾亲见张公风釆,惜乎相遇偬倥,难能一识;余之旧友云中鸿鹄张晓枫者,彼时正效命于张公麾下,得其擢拔,终致后来之扶摇青云也。庚辰岁末,张公以公考优异而升任省出版局新职,甘苦累积,十载有余;辛卯初,履职作协,入主其政,遂有后来之口碑种种及文坛之新气象焉。

《健笔华章 诗意人生》(左图)张明旺/作

《诗情墨韵 风雅人生》(右图)张明旺/作

然作协者,文气馥郁而高雅之地也;当政者无所为,则诸贤受累矣。自明旺公来,重检故例,厘定新规;尊老携新,助推佳作;邀月留云,敷华摛锦,越数年而人气旺相,成果辈出,曩之破败凋敝之南华门,也花木扶疏,楼台焕彩,书香浓郁,清幽雅洁,面貌为之一新矣!余近年所识之青年才俊,文坛新秀,无论事业抑或著述,皆赖作协之新政,而庶几竟有未与张公谋面者。张公揽才任事之心,可见一斑矣。

余尝偶读其散著之诗词,俯仰吟哦,尽见法度与情怀。又尝亲伺笔墨纸砚,观摹其走笔运势,亦尽得古法之精妙;又蒙数度赠书勉励,受益匪浅。张公亦尝自语曰:所作诗文,或可辑之于异日。文坛政界与张公同年齿者皆语余曰:此人之学养,非常人可比拟,即令当红之高才硕学,亦多有不逮者。信哉斯言!余每见张公出席会议及研讨,凡有言论,必自铸新辞,使之精审入微;即令日常小节,亦不草率行事。此正如古语所谓: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殆举轻若重之行止,堪比于史乘之古贤风范也。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张明旺/作

余与张公,常相逢于诗酒宴游之间,每闻其嘉赞之语,辄感慨莫名,于心难解也。癸巳之岁,余幸得数月潜身作协,所见所闻之掌故,又足证张公之襟抱也。作协之宿耆有言,张公近年之所作为,比之于前,诚如天壤也。殆民意者,每于闲谈间偶所闻获,非关官方之定论也!余以此而誉之曰:文坛伯乐—非张公,孰可当此欤?

《春夜喜雨》(右图)张明旺/作

张明旺简介:

张明旺,1955年3月生,山西静乐人,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省作协会员,省书协会员。曾在忻州地区司法局、地委宣传部、山西省委宣传部、省交通厅、省新闻出版局、省作家协会工作,历任偏关县委副书记,省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爱好写作、书法,工作之余以读书、作文、习字为乐,诗词、文章和书法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

猜你喜欢
伯乐文坛
伯乐一顾
马品
车伯乐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马相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