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争宠”:过多的爱都是害

2016-10-20 14:39
现代家长 2016年8期
关键词:争宠隔代公婆

烦恼:

我生的孩子不能教

赵女士的儿子明明(化名)今年9岁,非常聪明,学习却很差,而且任性、偏激、爱比较,很会在大人之间巧用心思。

明明生活在一个典型的“421”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6个人的爱全部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让他从小就享受到“小皇帝”的待遇。

赵女士说,她小时候姊妹多,孩子们一个比一个表现好,希望得到长辈更多的爱。可是现在情况却颠倒过来了,为了让孩子更在乎自己,长辈们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唯恐被其他人压过。她和老公很想给孩子建立起规则,负起教育的责任,所以会控制自己的“争宠”行为,但是老人们不管这些。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对爸妈有误解和怨言。比如孩子在7岁时想学电子琴,赵女士当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可能是一时兴起,所以犹豫是否要给孩子买琴。可明明的爷爷奶奶听说孙子要学电子琴,立马就给他买了一个。外公外婆听说外孙要学电子琴,也赶快买了一个。姑姑和姑父刚结婚还没有孩子,听说明明要学琴,也给明明买了琴。最后所有家人都觉得赵女士和老公是对孩子最不好的。明明竟然当着爷爷奶奶的面说:“妈,你最坏,你最抠门儿,奶奶给我买琴,姑姑给我买琴,姥姥也给我买琴,就你不给我买!”赵女士当时就感觉很委屈、很愤怒,觉得家里人完全没有对孩子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赵女士很无奈地说:“我在这个家里感觉很无力。孩子是我生的,我却没有教育他的权力。因为干扰因素太多了。公婆、父母到我家,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连个招呼都不打。打个比方,我家像一个四室一厅的房子,每个房间都是连通的,而且室和室之间是没有门的,谁都可以到我的房间里来,我没有办法阻止。我感觉很难受,却无力改变。因为老公是公婆唯一的儿子,我是父母唯一留在身边的子女,不让他们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有老人在,我的教育就没有任何效果。每当我对明明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我妈就在旁边插话:‘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小时候我都没这样对待过你!婆婆更是明目张胆地为孙子撑腰:‘明明乖,待会儿我给你买好吃的,你想要啥就买啥,谁都不能难为我孙子!爷爷奶奶还经常打电话问明明:‘爸爸妈妈有没有难为你?有的话,给我说,我会去给乖孙子出气的!”

赵女士无比苦闷地说:“我现在倒成了家里多余的人了。我学的家教方法越多就越迷茫,因为回家根本就落实不了!唉,我和老公都没辙儿了。”

后果:

孩子性格行为令人忧心

赵女士列举了明明因为长期和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在一起产生的不良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非常任性。因为老人对他的需要都无条件满足,明明渐渐养成了任性、霸道的性格。上幼儿园时,明明经常抢夺小朋友的玩具,别人不给他就打人。小朋友家长找赵女士告状,赵女士还没来得及批评儿子,爷爷奶奶就拿着新买的玩具来“安慰”孙子了。爷爷奶奶的理由是:我们就这一个孙子,不能让他受委屈。明明有爷爷奶奶撑腰,在幼儿园里更加放肆,不仅欺负小朋友,而且学会拉帮结派,命令小朋友们都不要和他不喜欢的孩子玩。被孤立的小朋友家长找老师,老师再找赵女士。赵女士觉得儿子做得太过分了,让老公狠狠地教训儿子。结果公婆严厉地对赵女士夫妇说:“动我孙子一个手指头都不行,明明这是有领导才能,你们当父母的,不欣赏孩子的优点,反而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你们会教育孩子吗?”公婆说起教育来竟然也头头是道,让赵女士夫妇彻底无语。

赵女士发现,明明在上小学之后,人际关系越来越不和谐,不会与同学打交道。别人惹了他,他就打人家,打不过,就找爷爷奶奶寻求庇护。爷爷奶奶被孙子缠得没办法,就尽量不让明明和别的同学玩,而是让他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或玩玩具。其实明明非常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因为他看到小朋友们在小区里追逐嬉戏、捉迷藏,感觉挺有意思的。但是奶奶怕到处疯跑的明明万一磕着摔着,那可怎么得了啊,于是就找各种理由不让明明出家门。明明在家里待得很烦,干啥都没兴趣,变得爱发脾气,摔东西,没活力,孤僻,甚至对交际产生了恐惧。现在,明明万事不想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也不想做,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闹撒泼,缺乏应变能力,很不合群。

公婆的包办溺爱,让孩子失去了独立做事的能力。赵女士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公婆的矛盾不断升级。比如赵女士想让明明改掉马虎的习惯,就要求儿子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可明明嫌麻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趁接孙子时替明明抄题目,并瞒着赵女士悄悄地帮孙子改正错题。明明省心了,可毛病没有改,考试成绩自然不理想。赵女士发火了,奶奶垂泪,家里乱得一团糟。

随着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明明渐渐成了让老师一提起来就头疼的学生。他上课根本就没有专注听讲的时候,不是睡觉,就是骚扰其他同学。下课,他给同学起绰号,还故意找老师的麻烦,搞各种恶作剧让老师或同学出丑,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赵女士通过不断学习,知道问题出在隔代教育上,公婆干预太多,且方法不正确。但是她无力改变公婆的观念,所以只好鼓足勇气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办法:

争回教育孩子主动权

心理咨询师首先给赵女士客观分析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让她了解到,老人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会给年轻父母解决许多后顾之忧。尤其是赵女士和丈夫的工作都非常繁忙,有公婆和父母帮忙照顾明明的生活,省了他们不少时间和精力。同时,老人们有平和的心态,可以为孩子的教育提供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老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虽然明明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也不能抹杀公婆的付出,更不能对公婆抱着敌对的态度。否则,家庭矛盾激化,更不利于孩子成长。但老人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隔代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容易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老人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会使孩子的弱点长期不能得到矫正,还会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形成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老人思想观念陈旧,使孩子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等。

接下来,心理咨询师重点帮赵女士分析了隔代溺爱的原因:老人特别怕孙辈出安全问题,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加上老人开始面对死亡问题,许多老人无法克服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就把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特别担心孙子出问题,因此对孙子过度保护。同时,老人怕失去价值感,因此争着向孙辈表达爱,以此赢得孙辈的亲密感。当然,这种“争宠”的目的是让孩子高兴,却不能让孩子成长。人常说,老变小。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就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总需要儿女们的安抚。同时他们又会觉得自爱有罪,无法坦然面对“内在小孩”的需要,就把它投射到孙辈身上,从而无限度地溺爱,一切以孩子的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

赵女士了解了隔代教育复杂的心理因素之后,理解了公婆、父母的行为。她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争取孩子的教育权。心理咨询师建议她和老公先沟通好,就教育孩子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给孩子建立起规则,然后召开家庭会议,让公婆、父母都参加,给四位老人讲明利害,让他们明白,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老人不宜过多干预。

赵女士和老公做了充分的准备,家庭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当赵女士在理解老人的前提下,表达了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想法之后,四位老人一致表示支持赵女士夫妇教育孩子的方案。老人们都是想让明明有出息的,只是他们控制不住自己隔代亲的冲动。赵女士要求公婆和父母不许再替明明抄作业,要让明明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因为首要的问题是让明明把学习成绩提上去。原来明明习惯了别人替他解决问题,不主动学习,成绩很糟糕,老师和同学都不再关注他。这让他很失落,为了重新成为大家的关注中心,明明就发展出一系列的恶劣行为,比如骚扰同学、给同学起绰号、恶作剧等,之所以不断制造麻烦,都是他“凡事占上风,太想成为关注点”的思想在作怪。明明只有学会了独立学习,在提升成绩中增强自信,才有可能解决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明明没了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当靠山,父母的教育立即见效。爸爸给他定规矩,妈妈负责监督实施。在他表现好时,爷爷奶奶适度地给他加油鼓劲,家庭教育主次分明,分工有序,效果逐日显现。而且赵女士特别给明明讲一些尊老爱幼的故事,教育明明不能凡事都依靠爷爷奶奶,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学会感恩,不要随便对爷爷奶奶发脾气。一段时间后,明明对爷爷奶奶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经常夸奖奶奶做的饭好吃,还陪爷爷奶奶一起散步。一家人其乐融融,赵女士也深感欣慰。

虽然明明的表现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赵女士和老公已经掌握了教育孩子的主动权,而且初见成效。更重要的是,老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太多的爱会坑害下一代。因此,他们开始学会有节制地给予孙辈爱,并且和赵女士夫妇站到同一战线上。赵女士也走在自我学习和提升的道路上,她有信心用爱和正确的教育方式陪伴儿子健康成长。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争宠隔代公婆
恩怨如污垢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真假儿媳“争宠”,家庭分赃引爆2亿受贿案
争宠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