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2016-10-20 15:28吴俊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习探索创设

吴俊

【摘 要】 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要积极参与创设探索情境,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注重探索学习,让同学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其数学成绩。本文分析了三个方面:创设故事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创设;探索;情境;学生;学习

在义务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合理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奇妙,形成数学的基本观念。更要引导初中生们体验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实践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社会、技术、经济等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数学的本质。积极为初中生们创设探索情境,让同学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那么如何创设探索情境呢?

一、创设故事情境

初中生们的年龄还不算太大,还有着小孩子的率性和天真。很多初中生热衷于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许多数学方面的故事也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并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同学们积极投入到探索中去,在探索中收获知识。因此,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例如下面这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临终时,三个儿子围在床前。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勉强说完这几句,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执行遗嘱时,一致认为这些马是父亲生前心爱之物,决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几块瓜分。但是遗嘱又要完全照办,如何是好呢?

因为希望每人得到的马都是整数匹,所以根据遗嘱,在分马的时候,马的匹数应该是三个分母的公倍数。分母2、3、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因而在分马时的马匹总数最好能成为18的倍数。老人留给儿子们的马是17匹,老娘舅把自己带来的一匹马临时借出来凑数,共有18匹马参加分配。这样一来,大儿子9匹马,二儿子6匹马,三儿子2匹马,剩下一匹正好还给老娘舅。

二、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尤其是初中数学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数学的教学,更加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学习的动机。与此同时,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既可以让初中生们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还能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方便学生掌握。

生活中能够体现数学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说八年级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轴对称图形,比如说蝴蝶、京剧的脸谱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在探索中发现其共同特征。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举出一些轴对称的物体,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从而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外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出一些轴对称图形来。做教材中的“剪纸”活动,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观察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并与同伴交流。作“印墨迹”实验,在纸上滴几滴墨水,把纸张对折,随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于折痕对称?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呢?观察探究、相互交流。类比观察,发现区别,再向学生展示几组图案,如:两扇门、两只小脚印等,观察每组图案,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并与大家交流。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就是在探索,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活动,鼓励同学们亲身参与实践,并且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并且要致力于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三、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工作。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在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时,要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说明初中数学在学习、生活中的价值,能够帮助初中生们准确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例如在讲到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现实情境,让同学们统计班级人数,然后按照性别、年龄、所在地等因素分类,将教学的重点落实在求这些分好类的数据在总体中所占比例是多少。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颖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知识脱离了情境就没有活力,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赋予情境,让核心知识在情境中,而且要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概括、理解、领悟知识,从而使知识迁移能达到去情境化。

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是一种担当,教师要积极参与创设探索情境,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注重探索学习,从而提高其数学成绩。而教师,也应该由原来的教育者转变成引导者,把精力放在检查学生知识的学习方面上,并且要把重心放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上,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在“探”中“学”。

【参考文献】

[1]程慧卿.对初中数学学业不良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2]周志远.数学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及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杭文韬.对中学数学教材情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张力琼.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7

[5]张祎.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 2006

猜你喜欢
学习探索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分离的社工干预行动项目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