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土木工程防灾的重任
——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葛耀君

2016-10-21 02:23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5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跨度防灾

本刊记者 王 军

肩负土木工程防灾的重任
——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葛耀君

本刊记者王 军

葛耀君教授荣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所谓大跨度桥梁,是指跨度超过400米的大型桥梁。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在我国备受重视。自1991年建成第一座跨度超过400米的大跨度桥梁后,我国现已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大跨度桥梁,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尤其近十年中,更是建成了55座大跨度桥梁。然而建成不是最终目的,让这些大跨度桥梁安全运营才能实现建设之初衷。今年年初,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揭晓之际,其二等奖获奖项目“大跨度桥梁结构和行车抗风安全的气动控制技术”引起了高度关注。

“我们的项目就是基于我国近十年建设的55座400m以上大跨度桥梁的抗风安全问题,去进行系统研究的。”项目第一完成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葛耀君说。

根据联合国的长期统计分析,每年由各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美国第一、日本第二、中国第三。其中,土木工程灾害在各种灾害中占有极高的比例,而风灾又在土木工程灾害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为了让大跨度桥梁更好地抗风,葛耀君率领团队进行了科技攻关,系统研发了3项桥梁颤振气动控制技术——检修轨道结构、分体箱梁结构和稳定板结构、3项桥梁涡振气动控制技术——竖直风障结构、建筑膜结构和导流板结构。同时,还通过“竖直和水平姿态可变的活动风障技术”,完善了桥面侧向大风行车安全控制技术。这一系列周到的设计,被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既“促进了我国桥梁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全世界提供了典范和借鉴”。葛耀君的设计灵感,也被国内外同行赞誉为“体现了当代桥梁的最新建设理念”。如今,该项目成果已直接应用于舟山西堠门大桥、东海大桥、上海卢浦大桥、润杨长江大桥和肇庆西江特大桥等,树立了一座座大跨度桥梁建设的丰碑。

作为项目的灵魂人物,葛耀君其人,多年来致力于风工程和桥梁结构抗风领域的研究,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多项国家级奖励。但无论何时,他口中都不忘提到背后那支团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同济大学待了半辈子,葛耀君对实验室的一切都非常熟悉。该实验室建设于1988年,1991年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并对国内外开放。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4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土木工程防灾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以地震、强风和火灾等为主要灾害种类,以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大型空间结构和长大隧道为主要承载体,在灾场作用预测、结构效应模拟、损伤演化规律和安全性能控制等方面深入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逐步形成了4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工程结构抗震及控制研究、结构风工程及控制研究、工程结构抗火安全研究和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研究。

“直到2009年,它都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身为实验室主任,葛耀君肩负着土木工程防灾的重任,带领实验室大步发展。1997年和2013年,团队两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了优秀。近3年来,实验室负责承担了国家“97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攻关工作,并积极投身到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南京青奥中心、北京新机场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相关成果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对葛耀君来说,过去的荣誉都将成为新的起点,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他必将带领实验室积极创新、超越自我,为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跨度防灾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静载试验研究
高大跨度钢结构钢框轻型屋面板维修用自制小车安全分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