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研究与对策

2016-10-21 00:07刘宁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权力监督对策

刘宁

摘 要:在企业,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是纪检监察部门从中发现腐败线索的重要渠道,也是维护和实现职工民主权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权力制约对于加强党内监督、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提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措施方法,以期进一步加强监督合力,化解矛盾,实现企业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权力;监督;研究;对策

一、企业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权力制约不力,监督方式偏软

一方面,自我监督不严。存在个别单位执纪不严,只重业绩,对本单位党员干部的监管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存在做老好人、怕得罪人思想。个别单位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作为,认为监督检查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依赖思想严重。另一方面,“再监督”还需加强。由于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力量有限,加上涉及部门单位多,监督工作量大面广,特别是对部门单位干部履职上的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等问题的监管查处工作涉及范围广,光靠纪检监察一个部门来进行监督,力量明显不足。

(二)权力监督受制,监督缺乏保障

尽管近年来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并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监督制度。但对照新形势的要求,制度的系统化、具体化程度还不够。比如针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度不多,操作性、实效性还不强;对公车使用、各类福利发放、各类奖励机制的执行落实等方面,目前还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硬性规定或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导致存在责任追究无依据、执行难等问题,造成制度缺乏约束力,执行效果不佳。

(三)权力监督不强,监督渠道有限

目前,个别单位存在厂务公开、区务公开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对一些重大事项、重要决策、重点问题公开范围不广,公开程度不够,甚至搞有条件有选择的公开。信息公开不及时,使纪检监察部门、职工群众获悉信息的渠道较为狭窄,只知结果不知源头与过程,客观上剥夺了职工和监督机构的知情权,使监督者对单位的重要决策和执行情况无从知晓,影响了职工群众和监督部门作用的发挥。

(四)权力运行程序不明,监督失之过宽

目前,权力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清晰、严密的程序性规定,未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在时间和功能上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权力和责任网络,权力主体行使权力时自由裁量权过宽、过大。有的虽然规定了权力运行程序,但是刚性不足,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可随意取舍。有的实施细则不具体,没有细化到权力运行过程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其工作程序和规则中。

二、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不顺畅是根本原因

企业现行的权力制约体系包括党内监督、内控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应该说监督的抓手比较多。但从目前运行来看,监督合力还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发挥,客观上造成了监督网络出现缝隙和漏洞。

(二)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方向单一

就目前企业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状况来看,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自下而上的监督则相对比较薄弱,对“一把手”和重点岗位的干部监督比较困难。

(三)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存在机制上的障碍

目前,企业对权力运行机制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主要存在三种,即: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制度制约权力。目前这三种方式都存在机制障碍的问题,影响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四)权力运行的程序还需进一步规范

科学合理的权力运行程序应该是公开、公正、透明的,但实践过程中,偏重于对被监督者的事后监督,忽略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三、企业对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

(一)明确监督职责,构建大监督格局

一是充分利用业务监督、民主监督、专题调研监督、巡视检查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消除监督的“空白点”,构建长效监督机制。制定惩防腐败五年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工作任务分配至责任部门和单位,实现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二是落实“两个责任”,执纪监督作用明显加强。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细则》,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腐败易发多发风险点进行不定期巡视、检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防范风险。三是制定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实施办法,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部门、责任范围和重点防范领域,制定《业务职能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管责任的实施意见》,梳理业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监管责任内容和保障措施,确保责任落实。

(二)突出执纪问责,提升监督实效

一是对企业年度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合规监察中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责任追究,责成责任人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全面负责问题的整改工作,剖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二是认真开展核查联合监督信息系统疑似问题。对应招标未招标、规避招标及结算金额有异的问题进行核查落实,及时整改,对涉及到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进一步规范了企业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

(三)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

探索整合纪检、内控、组织人事、工会等各种监督力量,加强协调配合,从“单一监督”走向“立体监督”。一是加强对干部,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监督,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否到位,监督“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否执行到位,监督廉洁从业规定是否遵守到位。二是持续开展“三公”、“三超”和“小金库”的专项治理和自查自改,规范程序,严格标准,杜绝违规违纪。三是规范在招投标活动中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管理,规范选商和采购程序,推进进入姬塬油田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四是开展合规管理专项监督检查。五是开展投资项目、招投标合规管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擅自变更建设方案、肢解项目规避招标、虚假合同、虚假结算、违规分包、违法转包、挤占或挪用投资等问题。从源头上把控,以此构筑起全面覆盖企业的立体监督网络。

四、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增强干部的廉洁从业意识

一是实行跟踪式教育。把权力观教育贯穿到干部培养、成长、成熟的全过程和考察、提拔、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制定长期的和阶段性教育规划,有的放矢地抓教育,使权力观真正入心入脑。二是拓宽廉洁教育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组织、机关、家庭和社会一体化权力观教育格局,把党纪国法以及道德规范对权力观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三是实行分层次教育。根据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干部所处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教育、警示教育,增强权力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源头防范,拓展领域,有的放矢开展监督活动

一是清晰权力流程。对岗位职能设置中存在的流程不科学、衔接不紧密、职责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缺陷和漏洞,实施流程再造和权力流程固化。二是强化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届中经济责任定期审计制”,防止权力异化,实现由“离任审计”向“全程审计”的转变。三是提高接受权力制约对象的综合素质。企业中权力往往掌握在一些领导手中,要使各级领导自觉接受监督,纠正他们往往把来自上级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工作的不信任、和自己过不去,把班子内部的监督看成是“拆台”,把不同意见看成是“杂音”,更把来自下级的监督看作是找麻烦、丢面子等思想,自觉接受监督。四是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力度。作为监督主体,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被监督者,又是监督者,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监督者的责任感,让监督主体正确行使监督权力、大胆行使监督权力。

(三)制度约束,机制创新,强化对权力的管控力

抓住权力运行中容易导致腐败的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有针对性地完善规章制度,着力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一是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创新。围绕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完善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尤其是对关键岗位,要保障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二是要通过法律严格规定各权力主体的权力合法性和强制性,使各权力主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要使纪检监察机关有相对的独立性,实现权力制衡,使各权力主体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置于各种监督的视野之内,防止暗箱操作和权力交易。

(四)转变作风,树立形象,营造大监督的良好环境

一是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制约功能,切实加强纪检监察与组织、人事、审计、信访、职代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合作,整合力量,加强配合,增强监督合力,督促各级领导和干部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二是行使权力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将规范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工作纪律作风等建设情况的日常化、常态化监督检查。整合党风廉政考核、审计、财务监督、制度检查等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对存在的问题亮“黄牌”,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三是对企业内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对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及时严肃惩处,处罚一个警示一片,促使达到权力行使者因畏惧揭露和惩处而“不敢腐”的目的。

猜你喜欢
权力监督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对策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