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山杏上朝鲜球坚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6-10-21 08:39刘玉山迟德富赤峰市林业局内蒙赤峰024000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50040
林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介壳蜡质山杏

刘玉山 迟德富(.赤峰市林业局,内蒙 赤峰 024000;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50040)

赤峰市山杏上朝鲜球坚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玉山1迟德富2*
(1.赤峰市林业局,内蒙赤峰024000;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朝鲜球坚蚧在赤峰北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林西县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蜡质覆盖物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蜇并蜕皮进入3龄若虫期;雌雄成虫出现于5月中旬,雌雄性比为1∶1.25;雌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平均产卵量为714粒。当年若虫出现在6月初至7中旬,到10月上旬以2龄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对1~6年生山杏枝条均有危害,但主要危害2或3年生枝条。5月是该害虫危害严重的时期,应抓住越冬若虫出蛰进入3龄后迁移以及初孵若虫寻找寄生位置的阶段加以防治。

朝鲜球坚蚧;山杏;生物学特性

山杏(Armeniacasibirica)是赤峰市的乡土树种,不仅耐旱、耐瘠薄特性极强,而且育苗和造林都比较容易,是赤峰市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目前,赤峰市的山杏林面积达到60多万hm2,占全国山杏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面积和产量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近年来,赤峰市多地相继出现朝鲜球坚蚧危害山杏的情况,发生严重的林分每10cm枝条上虫口密度可以达到几百头,造成山杏产量大减,甚至整株死亡。为有效控制朝鲜球坚蚧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对该虫在赤峰市林西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野外调查

2015年4月初~11月初和2016年3月底~5月底,在赤峰市林西县选择未喷药、有代表性的林地,采用5点取样法,每7天调查1次,用手持放大镜观察朝鲜球坚蚧的为害习性、生活史、生活习性等。

1.2室内观察

1.2.1形态特征

2015年4月初~11月初和2016年3月底~5月底,采用5点取样法,每7天从杏林中采集5个长度在40cm以上的1~4年生带虫枝条,带回实验室水培保鲜。用解剖镜观察各时期朝鲜球坚蚧形态特征,用显微镜目镜的测微尺测量虫体大小,同时记载各虫态的有无及比例,统计该虫生活史,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1.2.2危害部位

2015年5月下旬和2016年5月下旬,采用5点取样法,在样地中分别采集5个60cm以上的1~6年生枝条(当年新萌发枝条不计在内),带回实验室水培保鲜,在解剖镜下分别观察记录各年生枝条上,每10cm长度上的各龄朝鲜球坚蚧数量(长于10cm的枝条,只检查10cm上的虫数;短于10cm的枝条,不足部分用其它同一年龄的枝条补足),并进行统计。

2)注重提水设备的产业化、系列化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通过产业化运作,可以加快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牧民需要,根据牧区各地井深、出水量不同,提水设备要进行系列化研究。同时,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和新型储能设备的研发工作。

1.2.3性比

在2龄幼虫盛期,采用5点取样法,从样地中采集5个带虫枝条,室内水培。在解剖镜下刮去其它虫态,保留2龄若虫,统计总虫数(A)。待雄虫全部羽化后,统计存活的雌虫数(B)和死2龄若虫数(C),计算雌雄性比,♀∶♂=B∶(A-B-C)。

1.2.4产卵量

雌成虫出现初期,在样地的每个样点随机摘取5个带虫枝条,带回实验室进行水培保湿。14天后,在解剖镜下统计每个雌成虫产下白色的卵壳数和不孵化卵数,计算平均产卵量。

2 结果与分析

2.1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背体壁膨大而成伪介壳,虫体近球形,直径3~4.5mm,高3.5mm左右。初期伪介壳质软、黄褐色,后期硬化并呈红褐色至黑褐色,略具光泽,表面皱纹明显且有2列粗大的凹点,排列不规则。

雄成虫体长1.5~2mm,红褐色。具单眼,触角10节,第4节最长。有发达的足及1对前翅,翅脉简单而半透明,腹部第8节两侧形成突起,腹末性刺发达,性刺两侧各生有1条白色蜡质长尾毛。介壳长1.7~2.2mm,长椭圆形,由蜡质构成,薄而有光泽,背面有龟甲纹状隆起线。

卵椭圆形,长0.3mm,粉红色,半透明,表面附有白色蜡粉。

若虫初孵若虫长约0.5mm,近椭圆形,淡粉红色,腹末有2条细长毛;固定后不久若虫体背覆盖丝状蜡质;越冬后的若虫体背淡黑褐色并有多条黄白色的条纹,体背一层极薄的蜡质。

蛹为裸蛹,赤褐色,腹末有一黄褐色的刺突。

2.2危害部位

调查结果(表1)表明,10cm的1年生枝条上的虫数达74~150头,平均为90.21头;2、3年生枝条上成虫最多可达308头,平均为190.61头和205.26头;4年生枝条上有成虫64~230头,平均为108.79头;5年生枝条上平均64.37头;6年生枝条上平均69.18头。

表1 朝鲜球坚蚧在杏树上危害部位

2.3生活史

调查结果(表2)表明,朝鲜球坚蚧在赤峰市林西县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覆盖的白色蜡层下越冬。越冬若虫于翌年4月上旬开始从蜡堆中出蜇;4月中旬雌雄若虫逐渐开始分化。雌成虫于5月中旬出现;雄性若虫于5月上旬体表分泌一层白色蜡质物形成介壳,在壳内蜕皮化蛹,于5月中旬羽化成虫;5月中旬雄性成虫羽化后便与雌成虫交尾。雌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当年若虫孵化期在6月初,孵化盛期在6月上、中旬。到10月上旬,以2龄进入越冬状态,一直到第二年4月上旬。

表2 朝鲜球坚蚧生活史

2.4生物学特性

朝鲜球坚蚧的若虫期很长,卵期和成虫期仅各占1个月左右。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越冬的2龄若虫于早春蜕皮1次,进入3龄若虫,从越冬的蜡壳中爬出,转移到小枝上,口器固定在枝条组织内吸食汁液,即不再活动;然后雌雄若虫开始分化,雌若虫体上分泌出蜡质,并逐渐膨大,形成球形介壳,初期体软,并分泌蜜质粘液,后期变硬;雄若虫蜕皮1次,然后分泌蜡质,形成介壳,在其中化蛹。成虫羽化后便交尾,♀∶♂=1∶1.25。雌虫交尾后虫体迅速膨大并逐渐硬化成球形,形成伪介壳;5月为3龄若虫期或雌成虫危害期,取食量大,消耗树体大量营养。此时恰为杏树春季萌芽和展叶阶段。受害严重者树势衰弱、开花量明显减少、树叶减少并变小,极大地影响树体及果实生长。卵产于母体下面,产卵期不整齐,持续30~40天,卵期1周左右。产卵量在482~1174粒之间,平均产卵量为714粒。初孵若虫自卵壳内爬出,体淡红色,性情活泼,多分散在1~2年生小枝条上,在爬行1~2天后即固定在枝条、叶片、幼果上固着危害。在固定后从身体两侧分泌白色丝状蜡质物覆盖体背,在其内危害并发育至2龄,直至越冬。

3 结论及讨论

3.1朝鲜球坚蚧在赤峰市林西县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蜡质覆盖物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蜇并蜕皮进入3龄若虫期;4月中旬雌雄若虫逐渐分化;雌雄成虫出现于5月中旬,雌雄性比为1:1.25;雌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平均产卵量为714粒。当年若虫出现在6月初至7中旬,到10月上旬以2龄进入越冬状态。

3.2越冬若虫刚进入3龄若虫,并寻找新的固定取食点的时期,以及初孵化若虫在寻找寄主的时期是其抵抗力较弱的时期,也是防治的有利时期。由于发生于春季萌芽和展叶阶段的危害,正值山杏开花、萌芽和展叶时期,需要大量营养,而山杏受害后,其储存的营养便不足以供应开花、萌芽和展叶的需求,造成树势明显衰弱,抽枝展叶能力下降,新梢生长量小,叶片稀疏且瘦小,并最终影响果实的生长,因此一定要抓住越冬若虫爬行寻找新取食点这个关键的防治时期。

[1]黄保宏,山杏朝鲜球坚蚧的生物学特性[J],昆虫知识,2006,43(1):108-111.

[2]黄保宏,邹运鼎,毕守东,等.朝鲜球坚蚧对8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和取食选择性及其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 (1):12-18.

[3]黄保宏,邹运鼎,毕守东,等.8种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的适合度及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8):3875-3881.

[4]马琪,李宁,马明呈.杏球蚧发生危害及其寄生蜂的初步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6):39-41.

[5]陈国华,陶玫,杨本立,等.二双斑唇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捕食作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3):246-248.

[6]马明呈,刚存武,胡林.树干注射法防治海棠树杏球蚧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4):117-118.

第1作者简介:刘玉山(1961-),男,赤峰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

(责任编辑:王岳)

Research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desmococcus koreanus in Chifeng City

LIU Yushan
(Forestry Bureau ofchifengcity,InnermongoliaChifeng024000)

The 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 of D.koreanus occurring in this area wasstudied.The resultshowed that D.koreanus occurred one generation in a year.Thesecond instar nymph overwintered under waxinesscovering.At the first ten-day period of April,itstarted tomoulting and passing into the third instar nymph.Themale and female adults appeared at themiddle ten days ofmay.Itssex ratio was 1:1.25(Female:male).Female adultsstarted to lay eggs at the last ten days ofmay.The average number of eggs laid by one adult was 714.The new nymph was emerg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June to themiddle of July.At the first ten days of October,those new nymphs developed into thesecond instar nymph and begin to overwinter.This pestcould feed on 1-6 years old branches,but the 2 to 3 years old branches was damagedmoreseriously.Inmay this pest usuallycauseseriously damage to A.sibirica trees.It had been proposed that thesuitable time tocontrol of this pestshould be in thespring.At that time,those overwintered nymphsstart to growth into the third instar nymph,and werecrawling to find new place to feeding.

Didesmococcus koreanus;Armeniacasibirica;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

S763.301,S763.36

A

1001-9499(2016)05-0046-03

迟德富(1962-),教授,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016-07-07

猜你喜欢
介壳蜡质山杏
山杏苗繁殖技术
果实蜡质的研究进展
山杏种子的冬藏处理
介壳虫防治须重视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玉龙油橄榄介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彰武县山杏良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肉肉们de天敌——介壳虫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亲吻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