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松纵坑切梢小蠹虫风险分析

2016-10-21 08:39杨振学灯塔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辽宁灯塔111300
林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蠹虫辽阳油松

杨振学(灯塔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辽宁 灯塔 111300)

辽阳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松纵坑切梢小蠹虫风险分析

杨振学
(灯塔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辽宁灯塔111300)

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切梢小蠹属,国内分布广泛,主要危害油松、樟子松、华山松、黑松、马尾松等松属植物。在北方地区1年1代,以幼虫钻蛀皮下、成虫蛀梢为害,致使枝梢枯黄、脱落,严重时可致林木大面积死亡。鉴于其可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应加强防控,防止其传播蔓延[1]。

1 风险评估

1.1分布情况及控制措施

1.1.1分布情况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辽宁省的辽阳、鞍山、铁岭、本溪、抚顺、丹东、营口等地有发生。

国外分布于法国、德国、瑞士、荷兰、波兰、挪威、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美国、蒙古、朝鲜、日本和前苏联等国[2,3]。

1.1.2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

营林措施通过实行抚育间伐,清理次等级活立木,可增强林分抵御蠹害的能力,降低虫口密度。实践表明,在辽阳地区通过采取营林措施,可使被害梢减退率平均达73.6%,有较好的持续控制效果[2,3]。

生物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天敌主要包括捕食性天敌蠼螋、蛇蛉、郭公虫等,寄生性天敌金小蜂、矛茧蜂、举腹姬蜂等,以及啄木鸟等鸟类[5]。

人工防治采取饵木诱杀、伐根清理等方法后防治效果明显。在辽阳地区利用饵木诱杀,越冬虫口减退率可达56.3%;采用伐根清理方法,越冬虫口减退率可达47.9%。

信息素诱杀在辽阳地区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杀松纵坑切梢小蠹扬飞越冬成虫,平均每个诱捕器可诱杀成虫367头。

化学防治在越冬成虫扬飞前,在树干基部喷施绿色威雷200倍液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其防治效果可达97.6%[1,4]。

1.2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1.2.1寄主植物及其分布

该虫寄主植物广泛,国内可危害华山松、云南松、马尾松、高山松、油松、赤松、红松、黑松、樟子松等松属的树木,其中以云南松受害最为严重。在辽阳地区主要危害油松,在欧洲主要危害欧洲赤松,在美国主要危害西黄松(P.ponderosa)、扭叶松(P.contorta)、西部白松(P.strobus)等多种松树。

1.2.2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分析

松纵坑切梢小蠹虫是以幼虫蛀食皮下、成虫蛀梢为害,一般在被害树干基部落叶层或土层下越冬。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严重的既有油松纯林,也有樟子松、油松混交林。受害严重的油松纯林,其被害症状表现为当年生新梢因被小蠹成虫蛀食而枯死脱落,一般被害株率大于70%,新梢被害率大于20%。

1.2.3传播渠道

自然传播成虫的迁飞能力较弱,借风力可从枝梢向低处滑翔数十米[3]。

人为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皮原木远距离运输实现。所以,人为传播也是该虫最危险的跨区域传播方式。

1.3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

1.3.1在国内的危害情况

该虫隐蔽性较强、危害期长,大部分时间在树干和新梢内隐蔽生活。其危害程度南北差异较大,北方较轻,南方较重,其中云南危害最为严重[2,3]。

1.3.2潜在的经济影响

松纵坑切梢小蠹在辽阳地区的寄主植物主要为油松,而辽阳地区生态公益林中的油松林面积约占公益林总面积的60%以上。由于辽阳地区生态公益林多为兼具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多种功能的林分,所以其危害对于辽阳地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较大。

1.3.3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

目前,应用化学方法防治该虫较为普遍,所使用的有机磷及菊酯类农药会对生态环境和安全构成威胁。

1.4检疫和铲除的难度

在辽阳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虫5月下旬至6月初出现新成虫,新成虫羽化后蛀入树梢,整个生活史的大多时间是在枝干内部,一直为害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隐蔽性极强,既不便于检疫,又极难根除。

1.5定量评估

参照《辽宁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6]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传播风险评估指标P赋值(表1),并计算出R值。

表1 松纵坑切梢小蠹风险性分析指标体系

对表中P值计算如下: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危险程度分为4级:2.50≤R<3.00为特别危险,2.00≤R<2.50为高度危险,1.50≤R<2.00为中度危险,0≤R<1.50为低度危险。松纵坑切梢小蠹的R值为1.48,表明其具有低度危险性,是辽阳地区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

2 风险管理

2.1加强监测预防

加大监测工作力度,发现疫情及时防控。对疫区要实施生态控制技术,降低危害。

2.2加强植物检疫

加强检疫工作,狠抓源头管理,防止人为传播。对清理的蠹害木(包括原木和枝条)必须立即进行除害处理;严禁调运蠹害木。发现蠹害木要及时进行药剂或剥皮处理,以防止扩散。

2.3加强营林管理

加强营林措施,创造有利于林分健康生长的生态环境,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及时进行卫生伐及修枝,清除林内严重的被害木、濒死木,改善林内卫生状况;伐区内严禁存放带皮原木,所有新伐原木必须运出林外;贮木场应远离林地。

2.4保护和利用天敌

天敌在控制松纵坑切梢小蠹种群数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积极保护、利用,创造对其有利的森林生态环境条件。林内严禁滥用化学农药,提倡无公害防治,避免大量杀死天敌。

3 结论

通过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危险性综合评估,表明其在辽阳地区的寄主植物经济价值高,且分布广泛;种群存活率高、根除难;对林业生态建设构成较大威胁,是一种重要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1]许庆亮,杨振学,周健,等.松纵坑切梢小蠹发生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及防治技术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9,38(4):26-31.

[2]李丽莎,刘宏屏,周楠,等.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4(1):62-71.

[3]赵杰,宫淑琴,雷艳华.纵坑切梢小蠹的危险性分析[J].中国森林病虫,2002(4):7-8.

[4]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5]张凯鹏,许海峰,樊巍,等.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3,42(4):53-54.

[6]杨庆寅.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2015,43(10):130-131.收稿日期:2016-06-30

(责任编辑:王岳)

1001-9499(2016)05-0061-02

猜你喜欢
蠹虫辽阳油松
油松小蠹虫生物防治技术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辽阳雷锋纪念馆
橡胶小蠹虫理化诱控技术为热带地区橡胶产业保驾护航
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油松小蠹虫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黄葛树小蠹虫危害的发生及防治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