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雨季造林技术的思考

2016-10-21 00:11官贤讯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造林技术管理措施

官贤讯

摘 要:雨季造林具有很多的优势,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的重要途径。但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树种选择严格,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本文针对雨季造林技术与管理措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供参考和交流。

关键词:雨季造林;造林技术;管理措施

一、雨季造林技术

1.雨季造林技术的问题。(1)整地不合理。整地是雨季造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应格外重视,但我国现阶段的雨季造林在整地的时间和方法的运用上存在一些瑕疵。例如传统的整地时间一般为上一年的雨季,虽然上一年雨季雨水充足,可以提前将土地内的水土保持,得以完善,但经过一年的季节气候改变对于植物的营养流失等会造成影响。中国现阶段的整地通常不经过方案制定,直接进行雨季造林的土地整合,在整合过程中增加了土地破土面,整地的方式也是随机进行,工人们用自己擅長的整地方式进行整片土地的整合,不具备规划性。(2)树种和树苗的选择不合理。树苗的选择是保证雨季造林树木成活率的关键,因为不同的树木适应环境的能力不相同。但我国的雨季造林在进行树苗和树种的选择过程中通常是选用常见的常绿树木,并非是依照不同地域土壤的成分和降雨量进行的树苗和树种的选择。这样造成我国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偏低,成本大,收益小。因此在进行雨季造林时要选择好树苗和树种。(3)雨季造林时间和技术有待完善。雨季造林的时间选择非常关键,特别是无容器的裸根苗,如果种植后并无下雨,或天气比较炎热会造成树苗的死亡,因此雨季造林的时间非常关键。雨季造林的技术也会直接影响雨季造林树苗的成活率。例如中国现有的雨季造林技术,在进行树苗的种植过程中并未考虑到造林的密度,有的雨季造林区树苗的密度较大,严重影响树苗对营养成分的吸收,降低了成活率。而且中国雨季造林的后期抚育方式落后,通常只是进行雨季造林,忽略了后期的抚育管理。

2.雨季造林技术改善措施。(1)合理进行整地。雨季造林技术的改革首先应对土地进行合理的整合。第一,应该制定具体的土地整合措施和整合方案,工人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第二,合理的选择整合时间,可以根据地方雨季降雨量选择土地整合时间,选择上一年雨季和该年春季对土地进行整合;第三,尽量保持雨季造林土地的水土保持,减少破土面,根据不同土地选择合理的整合方法,对于山坡上部或者山坡坡度达到25°以上的地段可以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对于山坡的中部或者山坡的坡度在15°~25°之间,可以采用水平整地或鱼鳞坑的方式进行整地,山坡下部或者15°以下的地段可以采用窄幅梯田方式进行整地。(2)选择合理的树苗和树种。通过对树苗和树种的选择,促进雨季造林的成活率。除了不同地区树种的选择不一样,还要根据具体的土壤进行树种和树苗的选择,或者根据树苗的根系发达程度、有无机械损伤进行树苗的选择,选择出健康的树苗。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容器苗,这样可以加大的提高树苗的成活率。(3)完善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技术可以通过改善雨季造林时间、造林密度和造林后期抚育等方面进行完善,具体措施如下:①根据地方气候对造林时间作出合理的安排,最好选在阴雨天进行造林,如果气候不允许应选在午后太阳直射时间短的时间段进行造林,以减少树苗被阳光暴晒的时间,提高树苗的抵抗力,促进树苗的成活率;②根据土壤含水量和营养成分,对造林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划分,计算出每棵幼苗所需的土地面积,调整好造林的密度;③对于造林的树苗选择,如果选择裸根苗进行造林可以先将树苗进行整体浇灌,出苗时要用撅头一次性、深层次的挖出,以保证树苗根系的完整;如果选择容器苗,要注意保证容器外部干净,保证容器内的土壤稳定,在进行移植时要注意保证容器要在土表面2~3cm以下,保证容器内的营养不流失;④对幼苗进行后期抚育技术处理。首先应用枯枝或碎草等对树苗表面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分蒸腾;其次如果造林后无雨水降落,应采取定期人工浇水的方法进行浇水整穴,如果造林后遇到雨季来临应照顾好树苗的苗穴,避免树苗被大雨冲走;最后,对造林的树苗周围进行松土除草,保证幼苗健康成长。

二、雨季造林管理

1.雨季造林管理现状及问题。(1)封山育林管理不到位。我国实施造林不仅要保证雨季造林技术的先进还应该保证雨季造林管理方式可行性。中国现有的雨季造林后期封山育林的管理不到位。封山育林是加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国家每年强调全国各省份应做好封山育林措施,但总存在一些不法分子,或者不知政府规定的人员,罔顾封山育林标识,进入雨季造林后的森林或封山地带,破坏了树苗的生长和我国的林业资源。(2)林业政策不完善。我国现有的林业政策主要为林业承包和经营管理责任制,但林业承包和经营管理责任制的具体措施不够完善,例如部分地区实施林业承包制,但对于承包责任的分配未进行详细划分,雨季造林后树苗受到损害的责任无人承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雨季造林树苗的成活率。对于经营管理责任制的合同签订也不够具体。我国现阶段的经营管理责任制合同中并未对责任归属进行详细划分。对于造林制度的制定也不够完善,我国现在虽然实行造林合同制,但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且展开力度不够,不能够很好的落实造林合同制,促进林业的发展,保证造林效率。

2.雨季造林管理措施。(1)积极落实封山育林措施。如何能够更好地落实封山育林措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①全国做好封山育林宣传工作,政府部门将封山育林时间发放到每家每户,保证人人都知道封山育林时间;②加强封山育林管理政策,不同的省份可以根据本省的政策进行调整,制定出符合地方特色的封山育林管理条例;③加强惩罚力度,可以实施重罚的管理制度,强制进行封山育林管理;④封山育林工作的展开离不开林区农民的协助,因此可以在雨季造林时期制定临时雨季造林防护队,加强封山的巡查工作,减少树苗的损失和林业原有森林资源的损失。(2)完善林业绿化的各项基本政策。我国林业绿化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有具体的发展计划及详细的林业政策,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中国荒山荒地和土地沙化的面积。通过对我国现有林业绿化的各项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①对承包者进行合同约束,要通过层层签订的方式进行合同签署,明确责任、权利、利益、奖罚等具体项目,从整体上提高林区护理的水平,以保证雨季造林的树苗成活率。②可以实行对城市荒山荒地进行分包到户的方式,通过招标、竞拍、拍卖等方式进行土地所有全的转变,但要规定使用者的使用权限和使用日期,且使用者要严格进行定期完成绿化,保证土地绿化的有效实施。③鼓励社会个行业进行跨行业发展,将土地绿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开展,不仅以国家开展为主要力量,通过社会各界的投资者和机关团体,进行雨季造林的展开,从而加大雨季造林的范围,落实中国林业建设。④政府应加大推广合同造林的政策力度。要通过新闻及网络媒体扩大合同制造林政策的宣传,建立全国统一的造林体制,从整体上对林业进行宏观调控,以保障我国植树造林的有效实施,减少国家土地沙漠化。⑤要增加国家植树造林人员和护林人员的数量,并提高植树造林人员和护林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保障抚育工作的落实。例如,对护林人员进行定期的林业素质培训和管理方式培训;国家增设国家植树造林专业,以保障进行造林人员的专业性,科学、合理进行雨季造林,提高我国雨季造林树苗成活率;地方政府可以设立相应的林业奖惩措施,发动全省人民进行林业保护工作,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林业绿化效率。

三、结语

总之,雨季造林的技术优势多、效益高,同时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因此,我们更应重视雨季造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前细致地做好基础准备工作,选择好良种和壮苗,抓住造林有效时机,合理的采用相关的造林技术,并实施有效的造林管理,认真的做好相关的细节工作,不断完善雨季造林技术和管理,确保在雨季造林中取得更大的效益,从而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增长,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秀丽.雨季造林技术方法及管理研究[J].民营科技,2012(4):154-154.

[2]崔洪林.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措施建议[J].科技研究,2014.

[3]钟丽娟.雨季造林的技术与管理措施研究[J].中华民居.2014(06).

猜你喜欢
造林技术管理措施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