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路部门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6-10-21 05:12肖文修
财会学习 2016年6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公路

肖文修

摘要:作为经济制度的公路部門会计制度与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若制度落后于经济发展,必然会拖社会经济的后腿,所以,适当的领先于社会经济的公路部门会计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论述了我国公路部门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在不同经济水平下的制度制定,分析目前公路部门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公路会计集中核算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公路部门;会计集中核算

一、我国公路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每一个时期的规章制度都和同时期的社会大环境有关,我国的公路部门会计制度在新中国建立至今有着多次改革。

(一)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社会的各方各面都在规划和调整。建国之前的公路事业基础差、管理混乱,通车里程极小,甚至没有建立相关的公路部门会计制度,财产账目不实。建国之后,我国的公路部门事业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建立整个公路管理体系。最开始,面对基础为零的公路管理,前后颁布各项规章制度。在管理部门的设置上,参照苏联的模式。同时在政府的提倡下,积极培训财会人员,面向社会招生,缓解人才缺乏的现状。参加培训的会计从业人员学业结束之后,就被计划地分到不同的公路部门单位担任会计。

(二)计划经济时期

经过建国初期的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国家也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在公路建设与养护等经济活动中,尤其在公路建设投资和公路管理方面,按照会计原则和核算方法进行经济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其目的是为整个工程建设进行精准的资金分析和准确的公路事业的会计信息。这个时期,政企不分,存在严重的大锅饭思想。造成领导和职工的竞争意识薄弱,人员冗余,存在大量不必要的人事支出,也造成了公路部门工作不力,公路部门资金管理不善。分配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实行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

(三)市场经济时期

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公路管理模式逐渐向市场经济靠拢。公路商品市场出现,公路事业走向商品市场,同时进入的还有公路管理部门。换句话说,公路可以作为一项资产参与到价值分配当中,不再仅仅是公益性和社会性。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公路管理与建设的公司。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牵扯到多方利益。同时公路路面的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对公路部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公路部门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一)关注市场需求不够

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市场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高。照理说,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实际上,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找工作的压力不比其他传统专业或冷门专业小。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市场需求增大的同时,就读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的学生也在急剧增多,造成就业竞争大。所以,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过时的或者普遍化的知识,在与其他就业者竞争中,就无法脱颖而出,不能满足招聘公司的特定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院校的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教学工作要关注市场动向,分析当前或者近几年市场上需要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毕业生具备哪些特殊的能力。按照社会需求安排课程,才能够针对社会需要,教授学生特点鲜明的课程。当其他竞争者还是能力相当,知识储备相同时,这时候,具备符合公司要求的具有特殊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学生才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二)传统“政企校”合作模式落后

旧有模式在理念、管理机制方面不能适应公路部门发展。一是旧有的观念不能适应公路部门的发展。在公路部门发展过程中,社会认识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没有把公路部门放在市场经济建设和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规划。尤其是在现如今市场经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没有及时地引进市场化管理模式,建设具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二是各方职责没有充分明确,造成运行效率低。传统的“政企校”模式中,作为高校,不能发挥自身所具有的特色,被千篇一律的合作模式掩盖了自身对市场的需求,与其他高校孤立,不能相互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政府部门则不能整合高校及企业的资源优势,发挥不了作为国家职能部门的统筹规划、宏观调控能力。没有市场的吸引,企业参与积极性低,不能用好政府和高校提供的公路岗位优势。

三、公路部门会计集中核算的可行性

(一)重新设计会计报表体系

为了提高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质量,公路部门单位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应注意借鉴或参照事业单位支出明细表等会计报表的编制;为了进一步反映公路部门单位的特定支出,还可以对其增设项目支出明细表。除此之外,公路部门单位在年终时应根据本行业管理的特定要求,还要进行养路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公路大中小修保养成本表等的编报工作,以全面、真实、合理地反映其本年度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实践教学中重视培训后后的审查与考核

评价体系中应该包含对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表现的考核,包括职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职工通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包括职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价值观念、决策能力和信息综合分析能力等现代职业人的行为能力。这种多方面的评价体系促进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为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各项潜能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这种方式, 才能将事业单位与学校区别开,使公路部门会计从业人员意识到公路部门事业单位的重要性,积极向社会人转变。

(三)制定反映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

在对公路部门单位固定资产的界定上,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的需要,扩大固定资产界定的范围,提高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标准。公路建设属于公益性的投资,为社会提供服务,只讲社会效益,不求利润和回报。虽然几十年都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形式组织会计核算,但其主要特征属于预算会计的范畴,应实行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由于公路行业情况特殊,又不能照搬现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必须在现有的公路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制度的基础上,修订一套适应公路部会计核算的准则和制度。第一,必须修改会计恒等式,按照预算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五个会计要素准则,将资金占用等于资金来源,改为资产减去负债等于净资产;第二,会计核算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公路小修保养,公路大中修、水毁抢修、公路改造、改建、新建等项目的相关支出,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给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公路会计核算也不例外。在国家人才资源较为短缺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分配人才资源,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方便、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道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互联网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学校、教育机构等,做出调整,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形成人才资源的基地和输出口。使更多公路会计从业人员可以学习国外优秀的高校、学习辅导机构的高品质课程,使国外财会专业的新理论和技巧进入我国,使国内的公路财会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翔.GIS/GPS技术在高速公路部门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9(11):45-46.

[2]郭靖.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2):21-22.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公路管理局)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公路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播放”音乐的公路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家乡的彩色公路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