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2016-10-21 05:40杨永红
财会学习 2016年6期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

杨永红

摘要:谨慎性原则作为企业会计活动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但谨慎性原则本身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主观性,这使得该原则在运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任意调节费用或操控利润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对相关会计人员有所借鉴和参考。

關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主观臆断性

谨慎性原则既存在其合理的一方面,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就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这一方面来说,谨慎性原则能够有效地避免夸大利润和虚增资产,但与此同时,该原则在实务运用中往往伴随着主观随意性,经常与其他的会计原则发生冲突,甚至给企业粉饰财务报表埋下了潜在危险。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之为稳健性原则、审慎原则,指的是当会计环境中有不确定因素与风险、计量的精确度和会计要素的确认受到影响的状况下,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该根据谨慎性原则,尽可能选择最保险、有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一)收入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收入的确认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企业有没有把商品所有权的报酬及风险转嫁到卖方;第二,企业是不是既未保留平时与所有权相关的继续治理权,也未对当前已售产品加以控制;第三,企业所得的收入能否被准确的核算与计量;第四,企业交易所涉经济利益是否有很大概率被企业所获取;第五,对于已经产生及未来即将产生的成本能否予以准确核算与计量。以上五点均符合的企业销售才可以确认为收入,反之则不予确认。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基于谨慎性原则,如果资产表现出明显的减值迹象,则必须予以减值测试,若没有证据表明资产具有减值迹象,则无需采取减值测试。对于企业商誉以及无法预计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不管有没有表现出减值迹象,都要保证最低限度的减值测试,即每年年终一次。此外,现阶段企业普遍采取赊销记账的方式,尽管这一方式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但也令企业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如贷款无法按期回收等。为规避此类风险,我国会计准则允许企业以应收款余额百分比的方式提取坏账准备,以此防范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同样基于谨慎性原则,企业的应收款项要将未来可实现的价值作为标准,将今后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考虑进账务之中。

(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出于谨慎性考虑,企业既不能高估自己的收入,又不能低估其生产支出与成本。加速折旧确保了企业不会在开始折旧时出现低估折旧额度的情况,这也是谨慎性原则的直接作用和表现。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折旧率偏低,难以满足自身在技术更新方面的需要,而引进加速折旧法则可以使该问题得到解决。具体地说,实施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技术发展较快,产品换代较为频繁的固定资产;长时间运行在强振、高腐蚀环境下的固定资产等。

(四)或有事项确认

或有事项即在以往的交易及事项中形成的,且结果取决于未来事项是否发生的不确定事项。基于谨慎性原则,企业需要对预计负债加以确定及计量,但对于事项如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等无需进行确认。另外,出于谨慎性考虑,因为或有事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故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或有负债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以补充和完善财务报告。但对于或有资产,当且仅当其有非常大的概率带来经济利益时,才会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五)借款费用资本化确认

借款费用是否能够资本化,一是看期间界限的界定,二是看借款的性质。例如,将借款费用按资本化期间与非资本化期间进行区分时,对于前者只允许费用化,而不得资本化;对于资本化期间,只有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才能够资本化,其他的则只能费用化,并计入当期的损益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借款费用按一般借款与专门借款进行区分时,对于一般借款通常按以下方式进行资本化确认:一般借款的资本利息=累计资产支出超出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对于专门借款按以下方式进行资本化确认:专门借款的资本利息=资本化期间的资本利息-资本化期间未使用专门借款的利息收益。

三、体会及建议

首先,应从制度设计层面对有关条款加以改进,提高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我国目前实行的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但在实务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资产减值的判定标准不够明确,使得企业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中有可能出现利润操控的情况。其次,应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因为谨慎性原则本身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实务操作中很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甚至得出“因人而异”会计信息。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之在面对一些不确定性事项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更好地将谨慎性原则应用到会计实务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如收入确认、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或有事项确认、借款费用资本化确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效果,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优化,提高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从而为企业会计活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文娟.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5(09).

[2]任莹.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4(24).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
分组分岗协作学习在中职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探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局限性及对策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路径探析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分析
谨慎性原则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浅析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存在的作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