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式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6-10-21 12:37王永章
新课程·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培养能力课堂教学

王永章

摘 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成了部分教师的盲点。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主要就是强调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学互动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学互动;思维价值;培养能力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其实,课堂教学作为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本身就是一个由“互动”作为基本策略的过程。特别是新一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新教材的实验正式启动以后,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从这一课改的精神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教与学的理念与策略上都有了很多重大的改革,这其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显得非常突出、鲜明。笔者认为,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主要就是强调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为使自己的教学符合这一教改要求,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同时,为响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号召,我积极地参加了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导学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教改活动,重新审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积极地进行了导学互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活动的中心、发言的中心。本文仅就一年多来笔者对导学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方法和模式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一小结,以期能对导学互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开展有所启迪。

一、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开放互动

1.课的形式是开放的

这种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淡化了课堂形式,消融了师生在空间上的隔阂,拉近了师生互动的心灵的距离,可依据课文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喜好而变化,有阅读教学中的分组围坐的讨论式,有训练口语交际的通道排列的辩论式,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席地而坐的游戏式、自由组合的沙龙式等,有时甚至不设讲桌,努力实现师生间没有距离的交流。如:我校八年级(2)班,从进校起,学生的座位就采取分组围坐的讨论式,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成效明显好于其他传统排位的班级,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认可。

2.学生思维是开放的

在导学互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设有课堂延伸这一环节,适度地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开放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个性化的开放思维上得到一种成就感。学生头脑里没有了教师填鸭式的框架束缚,加之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个人思维方式去理解课文内容。这时,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蕴含创新意识的思维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

3.答案是开放的

语文新课标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不同,在互动答问的过程中,语文答案也常常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我就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沿着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地思考,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答案的开放与学生思维的开放是息息相关的。

4.互动形式是开放的

导学互动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互动的对象来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要是由教学各要素之间多边的互动交替来推进的。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互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为经常、老师应用最为得心应手的活动。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程在变革学习方式上非常重视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从本质上说,教与学的成人—儿童双边观过低地估计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生关系的重要性。”综观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所倡导的互动观是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它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师生双边互动观的认识水平上,而是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間的互动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种互动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学生充分质疑解疑后,对于一些学生个体无法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放给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还有一些学生一时无法得出一致答案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有时,因为教学需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和同座位之间进行交流,并作相互评价等。上述这些互动,显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仅是一个组织者参与其中而已。

(3)师生与媒体之间的互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种建立在多媒体辅助技术、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这种新型课堂教学,其突出特征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参与教学活动的要素已经不再单纯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还应该包括教学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各种媒体。从媒体的智能化程度来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预想的发展速度和效果。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已经实现了与教学对象的对话功能、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功能和分析功能等。所以,人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4)学生与授课教师之外的交流对象的互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互动的对象是多样的。有时为了一些教学内容的需要,要求学生与授课教师之外的人进行交流。这种互动主要运用于语文综合实践课上,应该说是新课程理念下非常重要的互动模式。比如:在教学七年级《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实践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走上街头,去寻找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学生从街头的广告、电视广告、店铺招牌、人物姓名等多角度观察生活,充分认识到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通过与授课教师以外的人的交流互动,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二、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思维价值

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以全体学生的互动为特征,强调导学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一大突破性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实中少数语文课堂在教学中片面强化了“互动”,走入了认识的误区:一是追求表面的活跃,而不顾教材的内在情感,也不管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什么样的层次上。课堂上一会儿让学生复述,一会儿让学生表演,整个课堂非常热闹,静下来一反思,才发现除了乱哄哄地热闹了一番,学生什么也没得到,所以这种对学生无多少思维价值的表面上的活跃,算不上真正的教学互动;二是认为“满堂问”就是课堂的互动。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学生在讲就是互动,就是活跃,所以不管提问是否必要,不停地问学生,有时甚至是简单的“是”与“不是”的问答,低估了学生能力。其实并不是问题提得越多,课堂效果就越好,关键在于问题本身的价值如何,互动一定要讲究其有效性。这就要求在学生的思维价值上下功夫,因为无价值的思维会导致无效的或低效的“互动”,这样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反而会影响、延误教学的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理想的语文教学课堂应是学生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既导且学的课堂学习中,别人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能产生。因此,这种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思维价值为核心。

三、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不再是强调学生记住了多少语文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终极目标。

1.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多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地增加,特别是为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了发言的机会。有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时,学生为争胜,往往加快语速,提高音量,思维更加活跃,发言的机会更多,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由于学生发言的增多,相应的每个学生听话的机会也大大增多。而且发言学生的频繁变换,更易引起学生听话的注意力,学生为了补充他人的发言或反驳他人的观点,往往专注倾听并能很快抓住他人发言的要点,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提高思維能力

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有时一个较难的问题被提出来了,在大家都茫然不答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学生作答,就会启发其他同学的思维,于是又有同学作答,大家的思维相互启迪、撞击,最后得出科学的答案。即便是单元考试,我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命题的考试方式,让学生自己按照教师提出的考试框架,自己命出单元试题后,再相互交换试题解答,最后相互批改。学生在命题的过程中为考住别人,往往绞尽脑汁地命题,这样更容易提高思维能力。

3.提高朗读能力

在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前读课文时那种简单地为读而读的读法,多采用互动朗读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一个学生朗读后,让学生进行互动式评价,在评价中提出修正意见并示范;或者为提高文言文的朗读速度,进行快速朗读比赛,在朗读教学中安排学生交流朗读的技巧,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和总结。

4.提高写作能力

在导学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作文教学中,我一般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打腹稿。在此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拟腹稿,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完善自己的写作提纲,思考比较成熟后再写作,这样学生动起笔来一般都能一挥而就。作文的批改我也多采用师批生改的形式,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我先设计一些题目,然后让学生去做。学生既找出了作文中的不足,又加深了对作文的印象。实践证明,这样的互动式批改比教师的批语更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导学互动模式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体现,教师角色真正演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站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地位上对话、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了语文学习的亲近感,也培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高效度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Z032。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培养能力课堂教学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