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2016-10-21 17:01胡燕萍
新课程·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胡燕萍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到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在教学中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人文教育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版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均有体现。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所以,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主动探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何为人文教育?它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呢?笔者就从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起。

我校初中共有18个班级,将近700个学生,其中外来务工子女有大约380名,占了一半还多。在这些孩子当中,有一部分从当地小学升学过来,这些学生相对有一些信息技术基础;但是还有一部分是直接从偏远地区转学过来的,根本就没有使用过计算机,哪里来的基础。但是他们对信息课又是如此的狂热。如此一来,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呢?

一、引导与疏通相结合

铃声一响,只要下节课是信息课,男女生就飞快地跑到机房里来。为什么学生如此疯狂?因为课间这段时间机房的外网是畅通的,他们就要抓紧这个时间。但是有时候在上课时也会发现少数几个学生无动于衷。事后问起缘由,竟然说是机房不能上网不能游戏,那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在操场上吹吹风呢?在平时的网络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不能让学生陷入泥潭,为此我们也很苦恼。我相信目前大多数教师解决的方法,也无非就是采取堵的方式,来切断信息来源;又或者是利用极域等软件对学生屏幕进行监控。其实学生是因为对这个网络感到好奇,但是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才会出现前面那一幕。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下功夫,更要精心准备上课内容,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完全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我曾在初一学生中进行统计,一半多的学生竟然都有QQ号码,他们已经提前享受了腾讯所带来的各种服务。平时学生用QQ这种方式与同学、朋友进行聊天,却很少与政府机关进行信息的交流,所以在《信息的交流与表达》这块内容中,我把“微博的使用”加入到了教学环节中。普通的市民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出面解决或是需要曝光某些现象,会打电话或是邀请媒体,但是这些都需要本人出面。而我们采取新的信息交流的方式——微博。学生发动家长和周围亲戚的力量,搜集那些需要反映的问题,然后找到本地区认证过的公众微博账号。经过多方讨论和验证后,学生把文字材料和图片素材通过微博方式进行发布。经过几天等待最后确实有问题被转发或是初步解决。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掌握微博的信息发布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最关键的是:了解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重要性以及本身言论的重要性。让学生建立科学技术应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二、常规与自主相配合

宁波版教材的前言,提到过本套教材的特点: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使学生知道仅仅掌握现有的知识是不够的,关键是学会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跟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初二阶段学生初步学习了Photoshop和Flash后,学生对于图片处理和动画制作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平时的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自主性。所以,在后半阶段特意留出了6节课的自主创作实践,让学生自定主题进行创作。学生自己搜集图片资料,利用手机拍摄照片,有些还拿来了家里的老照片,然后自己动手借助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他们有些制作自己喜欢的歌星、影星,有些是风景旅游介绍,但是有一半多的学生选择了“我为家乡代言”这个主题方向。这些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不管是离开老家好几年的或是刚从老家出来的,都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处理过的照片加上精心写出的文字,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最后再加上基本制作技巧,简单而富有深意的小电影就这么完工了。最后进行的课堂展示环节,听众格外认真,而制作者更是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萬分自豪。这些作品是非常接地气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在以后的社会课教学中进行展示。这种形式的制作,对学生来讲是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不但熟悉了信息技术的操作,还领会到了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且使人文素养内化,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创新与探究共作用

一直以来学生都是在机房来完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但是偶尔尝试下不同形式的教学,学生会更喜欢。原来学生很多处理的图片都是从网站里下载下来的,太大众化。所以,在图片处理这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专题《最美的榭中》,专门腾出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校园内采风。学生眼中的美与我们成人的标准有所不同,正是这种区别让我们看到了榭中不一样的美。绿树鲜花的校园是一种美,团结合作是一种美,帮助弱小是一种美,勤奋好学更是一种美。最后这些图片都出现在了班级的电子班牌进行轮流播放。这种创新与探究,将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原先一直以为语文才能渗透人文教育,政治课才是人文教育的阵地。其实,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教师,你就会发现有很多机会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做人的意义与态度,实践做人之道。只有这样完美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人。原来,信息课堂也是我们的德育阵地!

参考文献:

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